查看完整版本: [-- 在昆仑山下——和田农村散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在昆仑山下——和田农村散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克现 1960-03-27 00:00

在昆仑山下——和田农村散记

第6版()
专栏:

在昆仑山下
——和田农村散记
 本报记者 杨克现
到了叶尔羌河,横跨河身大桥的两边拱门上出现了八个黑色大字:“南出昆仑、北入瀚海”。那宽荡荡的叶尔羌河,春水溶溶,从桥下曲折流向塔里木大沙漠中。立刻令人觉得,我们此刻已置身于昆仑山下了。
“南疆富饶赛江南”。人们通常这样称赞南疆,赞美开垦南疆几千万亩耕地的三百多万勤劳勇敢的维吾尔族农民。在这一半绕着天山南麓、一半处于昆仑山北的片片绿洲之上,到处都是渠水纵横的田野。我们越向前进,便越发觉得这些绿洲的富饶美丽。昆仑山下的和田专区便是这样一个使人眷恋的地方。
在新疆,春天来得最早的是和田地区,当天山北部还在飘着雪花的时节,和田已是一片鸟语花香。这里的葡萄瓜果最多。我们在3月里,还可以吃到去年储存的西瓜、哈密瓜和鲜美的红葡萄。要问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在公社化一年多的时间有些什么变化?对方的回答是,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这里的每一个人民公社、每一个生产大队、每一个村落,都是活生生的典型。
新型农村
和田农村都是果桑园交织起来的。过去在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植树没有整体的规划,阡陌相连的农田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高低不平。
人民公社成立以后,这里进行着大规模的土地平整、改建旧灌区和建设新村落的基本建设工作。单是去冬今春平整的土地就有七十多万亩,基本达到了园田化的要求。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几乎全都是在园田化标准要求下进行的。维吾尔族农民千百年来都是粗放耕作,今年连纵横田野的地埂也是拉着绳子打出来的,真是地平如镜,埂直如线,看起来心中十分舒坦。在棋盘一般的田野里,农民还正在赶修便于拖拉机行驶的宽阔笔直的道路,建立新的住宅区。
烽火公社盖新房不算是最多的一个,可是光肖尔瓦克管理区三个大队,一次动工修建的就有三个新村落。三个村落四百多间房屋都是砖木土石混合结构。按照设计,都是每三间住一户。有的是两户一幢,有的是六户一幢,整整齐齐排列在公路的旁边。房子墙壁都要刷上黑白的石灰,窗户还要装上明亮的玻璃。
每天,农民上工下工都要绕到新的村落。房基刚刚打好,青年人就来打问什么时候建成?门窗刚刚安上,妇女就来问什么时候搬家?房顶还在上泥,农民就议论在村前种什么花,村后栽什么树。第二大队的房屋尚未修成,几天之内村后便出现了一片五十亩地的果园,几百个青年在这里移植了各种苹果树。
只要看一看农民旧的住宅情况,就能够理解他们今天快乐的心情。原来和田地区旧的农舍大部都是用木条和泥巴编成的,没有窗户,只在房顶开一个洞,仅有一丝光线穿进那又小又矮又黑的房中。
农村有了“夜明珠”
我们到达墨玉县猛进人民公社的时候,立即被河岸旁星罗棋布的社办工业吸引住。这里有农具修配、造纸、淀粉、制糖、酿酒、磨面、轧花、榨油、烧砖等二十多种工厂,公社还可以自造土化肥和土水泥。晚上,工厂里灯光点点,这是水力发电站送来的光明。
亚瓦河边的水力发电站是这一带农村第一个电站,建站前,农民还不知道电灯是怎么回事情。当1958年秋天动工兴建的时候,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议论。有的人看见一束束电线,他们说这家伙一定是捆在水轮机上点着的。但水轮机如何能点着,共青团员伊明和日吉甫几个人也没有看见过电灯,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发电这玩意弄出个究竟。猛进公社看到这些青年劳动干劲非常大,就把其中五个人留下来学习发电的技术,叫他们在这里当电工。
“亮了!”用什么语言都很难描绘维吾尔农民第一次看到自己房中电灯发光激动的心情,几百户农民高兴得几乎同时呼喊出来。有的人连忙跑出房子,奔赴水电站为他们道喜,说他们是公社中第一批电工。这时候,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好路过这里看见了电灯,非常惊讶。他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顺着电灯的线路,一根电杆一根电杆地找,才找到河对面的发电站。
如今,猛进人民公社已经兴建起了三个小型水力发电站,另外还修建了十一处水力站。用它带动了三十六盘水磨、二十七部轧花机,以及一部分榨油机和锯木料的锯子。维吾尔农民已看到了“点灯不用油,犁地磨面不用牛”的日子了。
妇女地位的变化
在和田农村旅行,给人最突出的印象要算妇女参加劳动之普遍了。在布满田野的春耕春播的人群中,将近一半是维吾尔农村妇女。过去人们认为妇女赶不了大车,现在她们成群结队地赶着车去送粪,她们不仅平整土地,而且也扶犁耕地,驾驶着播种机播种。过去维吾尔农村有一种说法:“妇女下地,庄稼要减产。”现在她们犁地播种的质量,并不比男人差。至于旧社会那种妇女出门要戴面纱,丈夫出门把妻子锁在家中的现象,已经永远都找不到了。
“我们高兴得头快要顶着天了!”一个普通的维吾尔老大娘激动地向我们叙述着妇女地位的变化。参加食堂和托儿所的妇女也经常说:“只要一想到母亲们能够参加劳动,我们就增加了无限的勇气。”
海力其罕是肖尔瓦克第一大队的一个保育员,她一个人照管了二十四个孩子,还兼洗孩子们的衣服,打扫环境卫生。开始时,孩子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又哭又闹,每天下午就挤在门口等待父母来接。海力其罕感到心里难过,她想:这样父母亲哪能安心生产!她想尽一切办法和孩子建立感情,经常把自己园中的水果带给孩子。有一个叫麦合吐木汗的小姑娘溺尿,在家时母亲经常为此打孩子,孩子变得有点发呆。海力其罕每天晚上躺在这孩子附近,不时起来叫她尿尿,几个月后,麦合吐木汗改变了溺尿的习惯,性格也爽朗起来。现在不仅父母亲很愿意把孩子送给她管理,就是孩子们也离不开这个阿姨。
荒地上的婚礼
和田地区七个县共拥有一千二百多万亩荒地,比现有耕地面积大五倍。公社化以前,农民还是在近处零星开荒。公社化以后,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组织几万名青壮年成立远征垦荒队。他们从冬到春,三个月就开垦出六十万多亩荒地,等于去年播种面积的25%。
我们到达墨玉县的夏合勒克乡,这里有一百零九名青年,在十六天内就完成了五百零四亩地的开荒任务,把水引进了沙漠地区,播种上了油菜、红花等早春作物,并且在地头渠边栽种了两千多株果树。为了庆祝开荒胜利,青年们在荒地上载歌载舞。有七对恋人在荒地上举行了婚礼。
结婚的仪式非常简单,他们买了一些糖果和瓜子,就在月下弹起了热瓦甫和独他,唱起了歌。伊敏阿洪在这里是受人尊敬的青年,他创造了牛拉木板整地器,工效比人工提高了四倍,他用三根竿子定点,把渠道田埂修得笔直。他的新婚妻子塔吉汗也总是超额完成开荒任务。他们和其他四对新婚夫妇都分别受到表扬和奖励。
这些青年解放前大都是贫雇农的孩子,他们的父兄过去要在这荒地上拔一株草也要受到地主的禁止。现在他们在这里为自己开垦了良田,他们怎么能够不放声歌唱呢!


查看完整版本: [-- 在昆仑山下——和田农村散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