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滦河西岸一片青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滦河西岸一片青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穆云飞 1960-03-27 00:00

滦河西岸一片青

第7版()
专栏:

滦河西岸一片青
穆云飞
沿着河北省滦河下游的西岸,在绵延不断的沙滩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树林,这就是乐亭县长凝公社的社办林场。
过去,这里风沙猖獗,大部良田被河沙掩没。风吹沙旋,严重的威胁着农业生产。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这里的人们展开了植树造林工作,但是因为高级社人力少,土地少,造林工作进展很慢。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1959年春季,长凝公社一次就动员了一万多人,在两天里,就造林二千八百多亩,而且行距整齐,质量很好。当年的秋季又由各生产大队分包任务,连续种树一千多亩。为了更有计划的发展林业生产,巩固造林成果,公社在这里建起了林场。
凡事总是起头难,要迅速的发展林业面积,需要大力发展林木苗圃。但是,这些刚从庄稼地里走来的林场职工,林业知识非常缺乏,经营苗圃遇到很多困难。按照书本的经验介绍,培育桑苗必须在田间搭盖阴棚,但是这样要花钱很多。经过几次诸葛亮会,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畦面表土掺细沙代替了阴棚,保持了表土松软。二十多亩桑苗在没有搭盖阴棚的情况下,用这个土办法培育成功了。到目前,他们利用外地经验和自己试验研究而培育出来的树苗已有二十多种,固定苗圃的面积由过去的四十亩增到二百亩,每年产苗一百五十多万株。育苗技术队伍也迅速扩大了,很多职工由过去的“门外汉”变成了比较熟练的技术人员。全场职工就这样发挥了集体智慧,鼓起了革命干劲,困难一个个被克服了。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树籽到处采,没有水井自己挖,没有水车就利用一些破烂零件凑成两辆。为解决住的问题,职工们白天经营苗圃整修树木没时间,就利用晚上打坯搬运木料,只花了三百元就盖好二十八间房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场生产上的经济开支问题,他们对林地生产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新植幼林区和新植的果园内,间种了玉米、谷子、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只去年一年就收粮十万斤,蔬菜十五万斤,饲草十二万斤,达到了粮食、蔬菜、饲草自给有余。此外林场利用一些空闲地作牧场,饲养猪、羊、鸡、兔等家畜、家禽。1959年全年收入达六万多元,除去生产投资和职工工资外,还上缴公社三万三千多元,扩大了公社的公共积累。
林场的西面,新建了五十多间新屋,这是长凝公社的林业中学的新校址。丰富多彩的长凝林场又增添了一个新内容——林业中学学生们的试验场。


查看完整版本: [-- 滦河西岸一片青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