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大战嘉陵江 运煤来保钢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6月 -> 大战嘉陵江 运煤来保钢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魏兆鸿 1960-06-30 00:00

大战嘉陵江 运煤来保钢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大战嘉陵江 运煤来保钢
中共重庆市水上交通运输公司委员会书记 魏兆鸿
“塆曲漕道,狭窄的滩,水位降到零下三(尺),运煤保钢要实现,必须攻破枯水关”。这是重庆水上运输工人们提出的战斗口号。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给运输工作带来了繁重的任务。可是今年嘉陵江的水,无情的往下降,降到了二十三年来从未有过的特枯水位,降到了零下三尺。水位越下降,漕口越狭窄,水流越湍急,滩口越险,这给我们水上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和考验,特别是渝(重庆)白
(庙子)线所要经过的十大险滩,更是突出。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煤炭和焦炭运输必须保证,不能使钢厂的生产因为煤炭和焦炭供应不上而受到影响,提出要“枯水投降,险滩让路,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战胜枯水,运煤保钢”的口号,像春风一样吹到我公司各艘轮、驳船上,像春雷响彻在嘉陵江上。与漕窄、枯水、凶滩、恶水开展一场英勇顽强的搏斗,做到矿不存煤,港不留铁,分秒必争,斤两不压,有多少运多少,来多少运多少,这已经是每个工人的决心和行动指南。我公司的职工日夜奋战,忘我劳动,赢得了运煤保钢巨大的胜利,写出了光辉的一页。今年1至5月煤炭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0.63%,焦炭增长284.66%,生铁增长181.03%,钢、钢材增长238.07%,保证了钢厂粮草和钢铁物资的及时运输。
“以钢为纲”,这是改变我国
“一穷二白”面貌的一个伟大的政治任务。我们水上交通运输职工为了赶运煤焦,保证钢铁的正常生产,在战胜嘉陵江枯水的日日夜夜里,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熬过了多少不眠的夜晚。利滩、黄盘石、红沙碛等几个主要险滩的拉滩保钢队的职工们,在要
“难险让路,礁石低头”和“大战红沙碛,猛攻黄盘石,决战大利滩,巧战小鸡冠,拿下桌子角,攻破千吨关”的战斗口号鼓舞下,又提出了“来多少船,拉多少船,转多少船,保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的英雄口号。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驳船上的工人们实现了两人放一重儎的重大创举。在今年第一季度里,光是人力推、拉就达五百余只船。拖轮工人在水枯漕窄不能直航的情况下,就提出了分段接运的办法。水流湍急,拖船少,行驶慢,严重影响钢厂粮草的供应,工人们就采取绞滩机和放碾的办法解决。黑羊石滩险过去一次只能拖三只,采取“放碾”后,一次可拖到五只了。水浅了要打车叶,工人们就用石头压船头,将船尾翘起。在战胜枯水和浅滩中,各路英雄大显奇能。运输八号拖轮职工在“当好运输先行官,不让钢厂缺粮草”的行动口号下,在龙溪河至挂膀山航线上创造了拖带八只五百余吨的纪录;十号轮全体职工,在“战胜枯水,运煤保钢”的战斗口号鼓舞下。做到了“春节期中人人出勤、奋战通宵。在嘉陵江零点二米水位的情况下,发扬了敢想敢干的精神,创造了拖带十六驳,七百余吨的新纪录。全国群英会代表曾华轩同志所在的
九号轮全体职工,在战胜枯水运煤保钢的战斗中,更是气贯长虹,干劲冲天。特别是曾华轩同志,为了保证煤焦运输任务的完成,虚心地向同志们学习,并与市先进生产者徐鉴清同志和八号轮的全体职工创造出了“活动拖绳,上、下滩转拖长拖法、飞蛾纤须”等一套战胜枯水的经验,进一步解决了“灵活,多拖,安全”的关键问题,曾华轩同志由于认真采取了这些先进操作方法,先后创造拖驳十六、十九、二十、二十一只的新纪录。真是
“嘉陵江上巨龙飞,枯水休想困长龙”。由于战胜了嘉陵江的水枯漕窄等困难,确保了钢厂煤焦需要。
高山有顶,生产跃进可没有顶。海宽有边,挖掘运输潜力是无止境的。水上交通运输公司的职工们将树更大的雄心大志,永不骄傲,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再鼓干劲,天天向上,不断地迈进。


查看完整版本: [-- 大战嘉陵江 运煤来保钢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