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总结抗旱斗争和今年夏收的全面经验,积极准备秋播冬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7月 ->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总结抗旱斗争和今年夏收的全面经验,积极准备秋播冬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0-07-31 00:00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总结抗旱斗争和今年夏收的全面经验,积极准备秋播冬播

第1版()
专栏:社论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结抗旱斗争和今年夏收的全面经验,积极准备秋播冬播
全国各地冬播的夏收作物的收获工作已经基本上全部结束。虽然脱粒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还不能全部统计起来;但是,从已经脱粒过秤入仓的情况看来,冬小麦、冬播的夏收杂粮、油菜籽等作物的收成大部分都是很好的,只有一小部分因灾减产。今年不少地区连续干旱,如果夏收粮食产量大体与去年相平或者稍高于去年,即或略低于去年,这也是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一个伟大的胜利。人们都知道,今年夏季收获的冬小麦有很大一部分是去年秋季抗旱播种的;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在冬小麦生长期间,连续二百多天没有下过透雨。冬小麦最低需要的“八、十、三”三场雨,即八月的播前雨,十月的盘根雨,三月的返青雨,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下或者没有下透。冬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都是人们同干旱作斗争的过程。作了国家的主人的中国人民,从来就不对任何困难低头;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公社的强大力量,抱着人定胜天的雄心壮志,同旱魔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斗争。群众发出了激励自己的斗志的豪言壮语:“抗旱抗到天低头,誓夺小麦大丰收!”“天不下雨人下雨,丰收靠人不靠天!”各地公社社员巧用地上水,大挖地下水,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自始至终加强麦田管理,在几十年来少有的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终于在大部分土地上夺得了好收成。这个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这个胜利的成果。一方面要精打细算更好地安排生活;一方面要更细心更认真地总结经验。我们还要扩大这个胜利的成果,运用总结起来的经验,把今年的秋播冬播准备工作做得更好,为明年夏季丰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手抓现在,一手抓将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方法。现在的胜利都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将来的胜利也都是从现在发展而来的。在革命斗争中,我们总是在上一阶段就预计到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为下一阶段作好必要的准备。在生产斗争中也是这样,今年夏收的胜利结束,也就应该是争取明年夏季丰收的开始。在夏收中,有些地方已经注意了一面收获,一面总结经验,一面进行选留良种等等具体的秋播冬播准备工作,这正是为明年夏收的胜利开辟道路。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说,过去的经验就是未来的粮食。对过去的经验总结得越好,将来的粮食就能收获得越多。为了明年夏季的丰收,为了今后的持续跃进,现在凡是有夏收作物的地区都必须抓紧时机对夏收作物从种到收的一系列的经验进行一次细致的总结。总结经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关键,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纽带。任何科学,都是对过去的斗争经验的总结;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也就是集中群众的智慧、指导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过程。我们近几年来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经验特别丰富,斗争的成果特别巨大,就应该更自觉地通过群众性的总结经验的活动,把我国的农业科学的水平提高再提高,使它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农业生产斗争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工作,同争取明年夏季的丰收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一定要用高度的革命责任心把这个工作切实做好。
各地区各公社值得总结的经验多得很。河南偃师县的二十万亩小麦丰产方,今年平均亩产达到了四百斤以上。岳滩大队的百亩丰产田,平均亩产七百五十六斤,其中有十五亩,亩产达到一千一百一十四斤。在同一个地区,自然条件相差不多的其他耕地,平均亩产只有二百斤上下。丰产方内产量最高的耕地,亩产量比丰产方内产量较低的耕地高两倍多。丰产方内的平均亩产量,比丰产方外的许多耕地亩产量高一倍以上。凡是产量比较高的,无例外的都是土壤改良、深耕、播种、灌溉、施肥等等工作都做得适时、适地、适量,而且相互配合得好。至于怎样才是最适时、适量、最合乎因地制宜的原则,同一地区同一年的产量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这里边大有学问,值得更仔细地分析、研究。山西临猗县今年小麦平均亩产二百多斤,而历来被称为全县低产“锅底”的北辛公社双池管理区一带,今年有三千多亩丰产方亩产却达到了四百一十五斤。低产区的产量为什么一下子增长到超过全县平均产量一倍?主要原因是建立了丰产方,把地形高低不平、水利不成系统、种植方式分散零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耕地,在比较高的标准下统一起来进行了改造。具体地说是怎样改造的?这也很值得仔细分析一下。河北唐县山区川里公社一万八千亩水利条件不好的梯田小麦,今年经过抗旱斗争平均亩产二百八十斤,和当地气候条件较好的去年相平,但比1958年还增长了27%;这个公社有一千多亩水源特别缺乏的梯田小麦,亩产比去年低4%,但比1958年还增长了50%以上。几年间的产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其中有自然条件变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更多地掌握了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规律。怎样通过增产、减产的种种因素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主动权,这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在同样条件下单位产量相差一倍或几倍的事实,在丰产方内单位产量相差一倍或几倍的也不少见,甚至有不少自然条件很差的耕地上的单位产量大大超过了自然条件较好的耕地上的单位产量。究竟具体的原因是什么?需要采取极其认真负责的精神,由领导干部、基层干部、有经验的农民和技术人员一起,一块一块地去调查研究,作出结论。每个公社,每个生产队,每块丰产方,每块试验田,都要作出自己的总结。这样的总结,将会成为我国人民的最宝贵的财产。这实际上是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活动,它不仅能够鼓舞起人们更大的干劲,更积极地采取措施,直接推动当前的秋田管理和秋播准备工作,也必然会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科学的最巨大的力量。
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必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肃的求实精神密切结合起来。从总的形势来说,这是对于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的胜利的总结;从各个地区各个单位来说,对于种种不同的情况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要把增产较多的、增产较少的、没有增产的和个别减产的情况,从自然条件、技术措施、作物本身的情况等等方面加以比较。“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产量为什么高,为什么低,一经比较,自然分明。在进行调查和比较的时候,既要注意选择典型,又要注意广泛访问,把点和面密切结合起来,取得既全面又深入、既丰富又精细的材料。同时,对于作物的单位产量各社各队都应该仔细核实,对于作物从种到收全部过程中各方面的变化和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都要有精确的了解。只有从丰富而精确的事实中才能寻出切合实际的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告诉我们的:“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在总结经验的时候,要抓住当地当前的关键性的问题。除了掌握农业“八字宪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寻找出当地不同品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特殊规律,针对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确定翻耕的深度,施肥的种类、数量,灌溉的次数,作物的品种,播种的密度,以及进行这些工作的最适当的方式和时间,等等。对于增产的多种因素,一方面要注意它们的综合效果,一方面要抓住每个地区、每个时期的主要关键。当前,要特别注意播种前后这个时期的主要关键。在冬小麦播种前后,有的地区秋灌、冬灌是决定性的关键,有的地方则要抓紧排涝和降低地下水位;有的地区大量增施基肥是决定性的关键,有的地方则要更进一步注意分期分类合理施肥;有的地方要特别注意播种适时,以利于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或者利于避开灾害性天气;有的地方在品种的选择和搭配方面要特别注意改进,以利于保持和发挥优良品种的优良特性,或者利于预防品种单一化可能发生的风险。这些事情,一般地说,是每个地区都应该注意到的;可是,各个地区、各个单位由于过去的增产措施的基础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也就有各不相同的增产关键。务必把当地最关紧要的增产关键找出来,以便据此立即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全面地做好秋播冬播准备工作。
在总结经验的时候,不只要看当年的情况,还要了解多年来的变化情况,而每年的自然条件又往往各不相同;必须积多年的经验,对各方面的条件作全面的细致的对比研究,才能了解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增产和抗灾的规律,才能了解人们所采取的种种措施的确切的效果。1958年大跃进以来,生产规模、生产措施和外界条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生产斗争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也显露得更加清楚,这几年的经验就特别多、特别可贵。因此,各地区、各公社、各生产队在总结经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回顾一下近几年各方面的变化;在可能条件下,最好再同过去历史上受灾的年份、收成较好的年份的生产条件、技术措施、收获情况作个对比。人们从这中间不仅可以得到更丰富的技术经验,也可以得到更明确的政治经验。
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必须走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毛泽东同志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农村公社社员群众是直接生产者,也就是农业科学知识的泉源。科学技术人员掌握的书本知识,是前人的许许多多直接经验汇合和总结而成的,只有同当前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才大有用处。直接经验的总结和间接经验的应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又必须有坚强的领导和正确的方向。因此,总结经验必须采取领导干部、社员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工作方法,要发动社员群众和各级干部人人参加讨论,个个提供资料,队队都作总结,方方都作总结。这是革命热情和求实精神相结合的保证,是点和面相结合的保证,也是把历年情况和当前情况结合起来、把人的条件和物的条件结合起来的保证。这样,就可以使经验的总结有正确的方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方法,就可以充分地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并且最有效最迅速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凡事预则立”。根据历年的经验,冬小麦和其它越冬作物的播种准备工作,必须在夏收之后立即开始着手进行。群众把麦子叫做“胎里富”的庄稼,就是说在播种前和播种时给予它以充分的有利条件,对于丰收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北部和甘肃东部,冬小麦在9月中、下旬就要播种;山东半岛、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中原地区的冬小麦到10月上、中旬也要播种。时间是相当紧迫的,一面总结经验,一面就要动手为秋播做好各项具体的准备工作。越早动手,就越主动。
秋播、冬播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是制定播种计划。这个计划应当包括各种越冬作物的播种面积、深耕面积、秋灌冬灌面积、播种种子量、基肥量、参加秋冬播种的劳动力和工具、播种时间、丰产方的布局等等。由省发出控制数字,然后由各个生产队根据具体条件作出具体计划,由各个人民公社综合上报到县,由各县综合上报到专区,由各专区综合上报到省。这样由下而上制订计划,达到落实的目的。制订这个计划,应该同总结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一气呵成。总结过去的经验的目的正是为了争取未来的更大丰收。必须充分运用总结起来的经验,把秋播冬播计划做得更好。
根据历年许多地区夏季丰收的经验,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今年夏季不少地区的总产量增长的幅度比单位产量增长的幅度大;有的地区虽然单位产量没有增加,总产量也增加了。原因就在于扩大了夏收作物播种面积。在许多地区,夏收作物的产量比较稳定,扩大夏收作物的比重对于增产保收更为有利。今年南方很多地区冬小麦面积增加了不少,收成也特别好,事实证明南方的自然条件对于种小麦也是适合的,不至于受旱、播种期比较从容、茬口也比较容易安排。南方今年秋播冬播时继续扩大小麦播种面积,是有好处的。有的地方把小麦叫做“小春作物”,现在看已经不合适了。南方扩种小麦、增产小麦大有可为。北方扩大小麦播种面积,也是有利的,并且也还有扩大小麦播种面积的潜力。各地都应该通过群众讨论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扩大面积后产量增加的经验,使今年保证和扩大秋播冬播面积的计划在群众中生根。这是使扩大面积的计划落实的最重要的保证。当然,在扩大播种冬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明年春播面积的安排,把两者结合起来。
根据历年许多地区夏季丰收的经验,高产多收有两个方面都要注意:一是丰产方的扩大和提高,一是低产田的改造和提高。有些地区在低产地区建立丰产方,也有显著的效果。冬小麦的丰产方,已经发展到冬小麦总面积的30%左右。虽然丰产方内的产量也还有很大差别,但一般地说,丰产方的产量都比较高,比较“保险”,既是一般田的榜样,又是生产中的主力。低产田的改造,也是产量迅速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河南清丰县,原来是河南省的小麦低产区;这个县有五十多万亩小麦,去年亩产一百六十五斤,今年亩产二百斤,一举初步改变了低产面貌。这正是从省到专区到县对低产地区加强领导、在低产田上用了较大的力量的结果。在今年的秋播冬播准备工作中,要继续抓丰产方、抓低产田,一方面丰产方要精益求精,真正向园田化发展,一方面也要把一般田搞好,争取大面积增产。人力、肥料、机具、水利等等的分配和运用,都要适应这个方针订出全面规划来,并且立即见之于行动。
根据历年许多地区夏季丰收的经验,适时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是丰收的先决条件。在黄河流域冬小麦主要产区,往年冬小麦往往到立冬前后才种完;去年秋播大部分在秋分到霜降之间结束。个别地方通过试验也了解到播种期提前得太多、冬前生长太旺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不利,掌握了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水、肥条件下最适宜的播种期。应当注意的是,往年的冬小麦播种期,一般地说是偏迟而不是偏早。还要注意,适当早种对于下一茬作物的适时播种也有密切的关系。各个生产单位应该通过总结,把当地各种品种、各种条件下的最适宜的播种期找出来,及早作好种子、肥料、工具等物质准备,及早作好每块土地播种先后次序和人力、畜力、动力的安排,保证到了最适宜的日期立即播种,并且力求缩短播种期。也只有播种的时间有了可靠的保证,播种的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证。今年的复种指数比较高,晚秋作物比较多,一方面要把秋收作物收好、尽量多收,另方面要把秋播作物种好、适时播种,两者之间在某些地方可能有一定的矛盾。这就更要早定对策:一方面以夏促秋,利用夏季丰收经验,加强田间管理促使秋收作物早熟多收,一方面力求把秋播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以便随收随耕,及时播种。播种适时,既要看天时,也要看墒情。能做到在天时和墒情两方面都不失时机,不但可以保证苗全苗壮苗齐,还能够节省劳动力。如果失去时机,必须抗旱播种,就要用更多的劳动力。为了保证播种适时和提高播种质量,最要紧的是劳动力的安排。要速战速决,就必须有强有力的优势兵力。集中优势力量抓住有利时机,实际上也是节约大量劳动力的一个好办法。
根据历年许多地区夏季丰收的经验,必须从播种工作开始之前就全面地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对土、肥、水、种、密、保、管、工都作周密地考虑和安排。就一些地区的初步经验看,深翻一尺左右的,比浅耕几寸的增产最为显著,深翻二尺左右的增产效果,同一尺左右的比较,还不十分显著。翻耕的时间也很重要,太迟了也不利于增产。因此,必须根据劳动力、畜力、机具、时间和前茬作物等情况,通盘考虑之后决定深耕的深度、面积和时间。翻耕和施基肥要密切结合。麦子特别需要有充足的基肥,这同麦子的健壮生长和安全过冬有密切的关系。过去由于肥料不足,秋田后期管理往往占用秋播作物的基肥,今年应该大力扭转这种情况。近两年的经验特别明显地证明,水在小麦的丰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在连续大旱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兴修大量的水利工程,丰收和保收都是不可想像的。今年要大抓水利配套,使现有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地发挥效益。目前若干地区气候仍不正常,有的地方开始出现涝情,有的地方旱情仍未解除。对于排涝、抗旱都要密切注意。有些地区还要注意蓄夏汛秋汛以抗冬旱春旱,把不利条件变成有利条件。今春不少地区小麦锈病严重;现在在种子方面特别要注意选用抗锈品种,注意品种的调换和搭配。历年的经验还告诉我们,对于选用当地优良品种应当更加注意,对于引用外来品种必须更加慎重。播种的密度,同各方面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年,不少地方都找出了当地当前一般条件下冬小麦等作物的最合理的密度,这是很宝贵的经验,应当再经过群众讨论研究,把它更广泛地运用到今年的秋播工作中来。
从现在到十月,这三个多月中间,农业战线上的主要任务,除了秋田管理,就是秋耕秋种。既要管好秋,又要种好麦。这两件事情,有关今明两年丰收全局。这三个多月,是最紧要的时期。要夺取今年的丰收,要为明年的夏季丰收打好基础,都决定于这几个月。在总结经验、制定计划的同时,就要从组织上、物质上都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工作都是需要人来做的,因此,关键之中的关键还是人力的组织安排。各个地区是不是确实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几个月用多大的领导力量、劳动力投在秋田管理和秋播工作上。当前整个农业战线的形势是持续跃进的形势;人民公社的组织机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干部作风等都更加改进了,还在不断提高;中央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正在变成广大群众和干部的实际行动,各行各业支援农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许多具体经验也更加成熟了。只要把足够的领导力量和劳动力用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今年的秋播冬播准备工作一定能做得比往年更好。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们在长期的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的情况下取得了农业战线上的伟大胜利,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乘胜前进,在农业战线上夺得更大的胜利。


查看完整版本: [--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总结抗旱斗争和今年夏收的全面经验,积极准备秋播冬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