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开拓荒原的人们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7月 -> 开拓荒原的人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丁文 1960-07-31 00:00

开拓荒原的人们

第7版()
专栏:

开拓荒原的人们
都爱江南风光好,
万紫千红绿荫绕,
过去风景天生就,
如今风景英雄造,
生产战士一挥汗,
江南搬到戈壁滩。
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普通战士写的诗,它反映出战士们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气概;反映出战士们建设祖国边疆的巨大成就。
入夏以来,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河流域一带,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麦海、金黄的菜花和嫩绿的棉苗。一条条长达数十公里的防风林带,保护着所有农田不受风沙侵袭。纵横的水渠,交织在如锦的田野里。水渠的上源,可以看见不少天蓝色的人造湖(水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被人们称为瀚海荒原。转眼之间,已变成一个拥有七十一个机械化农场、播种着四百万亩各种作物的祖国农业基地,它吸引着国内外人士不断前来参观访问,被誉为“戈壁上的江南”“沙漠中的花园。”
带头人
1950年早春,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了毛主席发布的关于军队参加生产的命令,背着行李,扛着工具,怀着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一泻千里、流沙起伏的准噶尔盆地。战士们凭着双手和一把砍土镘(类似镢头的工具),白手起家,开荒造田。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久经战斗考验的“老革命”,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奎屯垦区的老红军高有富就是一个光辉的榜样。1950年最初开荒时,一天用两只手开二、三亩红柳。夜晚一休息,十指肿的合不拢。第二天早晨,他的手握不住砍土镘,便用胳臂夹着下地,一到地里又忍痛握紧砍土镘再干。从1950年到现在,他率领着职工们共开辟出十个农牧场,而又总是将建好的农场交给别人,自己又转战在新的荒地上。有一年,他率领一支部队,深入准噶尔盆地异常缺水的柳沟地区开辟新农场,镢头挖下二十三米,还是干沙土。高有富领导大家顶住难忍的干渴,一边挖井,一边开渠引水,经过二十多天的苦战,终于引下了四棵树河的水,在这滴水不见的地方,当年就开发出两个农场。
这个长工出身的老红军,今年五十多岁了。从刘志丹领导农民暴动起,他就参加了游击队,而后在战斗中又被誉为“贺龙炮手”,在陕甘宁边区南泥湾大生产中,曾出席过“边区劳模会”。现在担任着新开辟的准噶尔盆地七个农(牧)分场的精(河)博(乐)总场的场长。今年春播时,在指挥开荒播种的战斗中,仍和场部的青年干部挑战开荒,比当年南泥湾开荒的干劲。十天内双手打满了血泡,开出七亩荆棘丛生的荒地。在他的带动下,精博各农场的干部,春耕期间共开垦出七百多亩荒地。
征服旱魔
准噶尔盆地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年降雨量只一百七十多毫米,而蒸发量却超过降雨量十倍,气候十分干旱。因为缺水,千百年来居住在玛纳斯河流域各河两岸的农民,只在盆地南缘开垦出五十多万亩农田,还有一部分庄稼年年受旱。一百多年前,清朝的统治者曾经试图把水引入准噶尔盆地中心——莫索湾,以屯垦的军队征服这个地方,可是终因制服不了干旱,被迫退了出来。英雄的人民战士在大跃进的1958年,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把水引到了这个地方。两年来,在这片荒原上,开垦出六十多万亩水浇田,兴建起六个农场。
开发莫索湾的战士们,在这里遇到了夏季沙漠中特有的酷热和干渴,火红的太阳烤得战士们个个挥汗如雨,阵阵热风卷着遮天蔽日的黄沙,找不到水源,战士们只能用一滴水润一润喉咙。但是,征服干旱,改造自然,建设伟大祖国边疆的信念,强烈地支持着他们。不论是干渴的沙哑了嗓子,还是烈日晒得脱了皮,夺水大战却一刻不停。
1958年初冬,渠修好了,玛纳斯河水第一次顺着东岸大渠,流进准噶尔盆地中心。战士们日夜浇灌着新垦的荒地抢种冬麦。正在这时,东岸大渠下游的共青团农场的一条干渠突然被冲垮了,战士们用红柳索索怎么也堵不住水头,贵如油一般的河水直往戈壁滩上流。在这紧急关头,浇水班长共产党员张印,带动全班战士一起跳到刺骨的水中,冰冷的水冻紫了战士们的身体,决口堵不住,战士们又脱下棉衣、衬衣堵。决口修复了,战士们迅速烤干了衣服,又投入浇水战斗。
十年来,战士们就以这种豪迈的英雄气概,不分冬夏,不避风雪,在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戈壁荒原上,兴修起长达一万五千公里的固定渠道和蓄水达六亿公方的许多大、中、小型水库,制服了东起塔西河、西至古尔图河,包括四棵树河、奎屯河等八条河流组成的玛纳斯河流域,使它形成了一个听人使唤的自流灌溉网。
你追我赶
今年,生产部队在玛纳斯河流域种的庄稼,要比去年扩大近一倍。一开春,辽阔的准噶尔平原上,拖拉机日夜轰鸣,人停机不停,日夜突击开荒播种。就在这个关节眼上,一心超、赶侯正元的徐江林,他的机车上的水泵漏水了,“大修吧,得停两天车,要少种五、六百亩地”。想到这里,徐江林立刻打消了停车修水泵的念头,他和他的五个组员,用两个破水泵轮换着修理,一刻不停的坚持工作,保证了拖拉机正常运转,超额完成了春播计划。
徐江林——这个年青的共产党员,是奎屯垦区车排子农场的拖拉机手,也是这一带拖拉机手中有名的后起之秀。今年前四个月完成的工作量,超过了全生产兵团拖拉机标兵侯正元机车组同期完成的成绩。
侯正元是石河子垦区的一名拖拉机老手,他以爱车如命,完成工作量最多最好驰名。四年多来他的机车安全行驶一万九千多个小时无大修,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二十三年半的工作量,是这一带所有的拖拉机手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今年5月初,侯正元和徐江林一起出席了全兵团的机务英雄跃进誓师大会。会上侯正元听到了徐江林机车组超过自己的消息,激动的彻夜没有合眼。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伙伴们跳舞的跳舞,看电影的看电影,他的思想翻腾着,午夜,同志们睡熟了,他躺在床上翻来翻去睡不着,“不怕慢只怕站的思想使自己落后了,争分夺秒赶上去”。于是,他悄悄起来,借着月光,骑上自行车,连夜赶回自己的机耕队。从那天起,侯正元领导机车组抓紧每一秒钟时间,每天派人把第二天拖拉机要通过的道路检查一遍,清除障碍,每块耕作地事先都按拖拉机的行距插上高高的芦苇,免得机车转弯时为了瞅行距浪费时间。拖拉机喷雾治虫时,增加一倍喷雾器,原先拖拉机运肥时挂两辆拖车,现在增加到四辆。自从抓紧了这每一个细小环节后,工效迅速提高了四倍半。我们离开侯正元那天,他们机车组和徐江林机车组相差半天的工作量了。
向科学进军
英雄的战士,不仅在征服自然的大规模开荒建场中,创造了高速度的奇迹;在攻克农业科学堡垒方面,也创造出出色的成绩。准噶尔盆地位于北纬四十五度,无霜期一般只有一百四十天左右。从前,资产阶级学者一贯认为这里不能种棉花,可是英雄的战士们却几次在这里创造出全国棉花最高丰产纪录。且看他(她)们在生产活动中是怎样攻克科学堡垒的。1954年,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山东姑娘谭淑凤,从家乡来到炮台农场,领导上让她管理棉花,她连间苗也不懂,听说场里有个植棉能手刘学佛,从小没有上过几天学,就是肯钻研、肯学习,积累了一套植棉经验,连续两次创造了全国棉花最高丰产纪录,各地前来参观的农业教授,无不钦佩地称他为植棉专家。年青的姑娘羡慕刘学佛,立志学习他的首创精神。几年来,她凭着自己仅有的初小文化程度,利用一切生产空隙,苦钻植棉技术,反复琢磨刘学佛亲手编写的植棉经验。更重要的是,她把学来的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摸索当地的气候、土壤、地下水位高低、虫害发生时间等自然规律和棉花丰产的关系。去年,她根据每天在棉田中的观察和详细记载,发现地下水位高达一点三米的棉田,浇水期距长的,每株棉苗每隔八到十公分便长一个果枝,果节紧凑,棉铃多。浇水期距短的,棉株长的很快,果枝反倒稀了,每隔十五厘米左右才有一个。由此,她找到了类似这种棉田的浇水规律,控制了棉花疯长。去年,棉花幼苗期,气候极不正常,棉苗发育迟缓,可是地里肥料多,到了中夏时分,气温稳定上升后,棉苗长的又快又旺,按往年的习惯,这时已经是快打顶的时候了。她根据这种新的情况,适当推迟了打顶的时间,这样就避免了打顶后因为棉花生长过旺、四周再生许多新的枝叶、妨碍棉花通风透光,造成下部蕾铃脱落的现象。正是由于她掌握了这一套自然规律,灵活的应用了各项技术措施,去年,她领导的植棉组种植的三百十二亩棉花,平均每亩单产籽棉三百七十斤,其中有八十亩平均单产籽棉八百三十五斤,一点二亩棉花试验田,平均每亩收籽棉一千七百九十三斤,打破了刘学佛两次创造的全国最高丰产纪录。她的老师——现在已担任了阿克苏垦区沙井子良种繁育场场长的刘学佛,还特意写信祝贺她,并表示向她学习。
在各生产部队,像谭淑凤一样勤学苦钻的工农出身的战士很多。正是由于这些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才能在这短短的十年内,将万古荒原,开拓成美丽的绿洲。
飞跃吧,建设准噶尔盆地的英雄们。
本报记者 丁文


查看完整版本: [-- 开拓荒原的人们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