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08-01 00:00 |
吴在群爱粮胜爱宝
第3版() 专栏:
吴在群爱粮胜爱宝 在江苏江都县河南旱谷地区,面对着通扬运河,有一座人人夸赞的好粮库——吴桥公社陆庙大队的陆庙粮库。 参观的人走进陆庙粮库,就能看到仓库四壁粉饰得洁白,找不到一点灰尘。一座座高高的粮囤,排列在一起十分整齐,每个粮囤上挂着简单明了的粮囤卡,一看就知道囤里装着什么粮食,有多少。在仓库门口,分别挂着“种子”、“口粮”、“饲料”、“储备粮”四块牌子,把粮食的用途也分得一清二楚,实行了专粮专用,专仓保管。在仓库里边,还放着三只“太平缸”,缸里满满地盛着清水,此外还有一部“水龙”,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吴在群就是这个人人夸奖的粮库的保管员。 吴在群常这样说:“粮食是命根子,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那怕一两一钱,都不许糟蹋。”他听人说医生看护病人,一天要量三次体温,所以他也一天要查看三次粮囤。在检查中,发现了鼠迹、虫害,一定查究到底,直到消灭为止。发现粮食回潮、发热,立即就通风、翻晒,不合标准决不歇手。在大风大雨的日子,就成夜不眠地检查和保护粮食。有一次,深夜里忽然下雷阵大雨,大得连人都走不出屋子。可是,吴在群仍旧戴着一顶凉篷,拿着手电筒,从屋前跑到屋后,仔细检查打湿了粮食没有?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熬红了眼睛,第二天还坚持工作。 在吴在群管理的粮仓里,地上看不到一粒抛撒的粮食。有一次,他发现砖缝里嵌了一些稻子,就细心地蹲在地下,手拿一根小小的竹片子,把稻子一粒一粒地从砖缝里剔出来。有人见了就说道:“老吴做事真太愚啦!这点点粮食还值得花这样的功夫?”吴在群回答说:“不要小看了这点粮食,都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怎么能随便糟蹋呢?”有一次,第二小队拿来两千多斤脚稻,寄放在吴在群的粮仓里。这批粮食水分很高,热得连手都插不进去。他想不问粮食是大队的还是小队的,一样都是社员的劳动果实,一粒也不能让它坏掉。于是,他整整的翻了一夜折子,把粮食摊开来吹凉。第二天太阳一出来,马上挑到场上去晒,因而两千多斤稻子,一点没有遭到损失。 五年多来,吴在群不辜负党和广大社员的重托,管好了党交给他管理的这份革命家务。因此,扬州专区和公社的领导上,奖给了他两面红旗,获得了公社标兵粮食保管员的光荣称号。 (中共江都县委通讯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