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 |
1960-08-24 00:00 |
寻师访友 见人就问
第8版() 专栏:
寻师访友 见人就问 刘丰 河北邢台县白云山下路罗公社谢家沟,原来村里没有一个识字的人,可是他们充满了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状况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没有老师,他们就派人翻山越岭去取经,回来教大家,又发动群众寻师访友来识字。一个孩子到外祖母家去串亲戚,也捎回三个字。他们对偶然遇到的一些可以识字的机会也不放过。“见字就学,见人就问”。一位同志到北京当临时工,大家就要他学会打算盘,这位同志没有辜负乡亲们的嘱托,在北京学会了珠算的加减乘除,回来教给了全村。 像这样学文化的办法,从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真是中外少闻罕见的。这说明了谢家沟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于改变自己过去“一穷二白”状况、建设社会主义家园,具有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这种决心和毅力就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他们就能够改变他们“白”的状况,以致不仅仅成了无盲村,并且普及了业余初中教育。 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我国的人民也深深懂得:“共产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我国文盲众多,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是,现在在改变“穷”的过程中,我们也同时在解决“白”的状况。自从农村人民公社成立后,因为经济上的需要,劳动上的需要,人们更迫切地要求学习文化。“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建立后,人民有了集体的力量,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他们可以自己组织学文化。在公社的领导下,各地纷纷成立了民校,识字能写会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谢家沟的人民,真正继承了我国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了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这对许多条件比谢家沟好、同谢家沟差不多、甚或比谢家沟还要差的地方来说,都应该成为鼓舞的力量。这种寻师访友,见字就学,见人就问的学习精神,将在我们走向共产主义、攀登现代科学文化高峰的伟大进军中,永远放着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