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深入现场掌握生产关键 一平浪煤矿一个工作面日产量大幅度上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10月 -> 深入现场掌握生产关键 一平浪煤矿一个工作面日产量大幅度上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0-10-30 00:00

深入现场掌握生产关键 一平浪煤矿一个工作面日产量大幅度上升

第3版()
专栏:

深入现场掌握生产关键
一平浪煤矿一个工作面日产量大幅度上升
本报昆明29日电 云南省一平浪煤矿二矿2501工作面,在干部深入小组细致做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用“测定写实”的工作方法,寻找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推动生产大幅度增长。6月份平均日产量是五百二十一吨;8月份上升至六百一十四吨;9月下旬平均日产量为八百零八吨,最高达一千零六十一吨。
这个矿的领导干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后,进一步发动群众解决生产上的关键问题。什么是生产关键,当时各说不一。有的说是电溜子不好;有的说是电机车跳道、车皮不够周转、大巷运输跟不上;有的说是采煤跟不上运输。到底关键在哪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二矿和2501工作面的领导上专门组织了六个人,由副矿长带队。到坑内从采煤、电溜子到电机车等各项工序进行测定写实。经过几天的测定写实,证明当时主要的问题,第一是运输不能适应需要,而运输的主要问题是电机车不能正常运转和车皮调度周转不好;第二是采煤工作面上顶板管理不好,电溜子事故多,采煤与运输不能很好地衔接。找到了这些关键问题以后,他们又进一步进行分析,认为当时比较突出的矛盾是运输跟不上采煤,因此他们就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首先解决电机车正常运转问题。在2501工作面使用电机车是一场先进与落后思想的斗争,过去有些干部曾经认为电机车不如手推车,因为电机车经常跳道,效率不高。经过反复讨论,群众从多方面找原因,一致认为电机车不能正常运转是由于大巷原设计是以人工推车,所以部分地方的弯道过小,坡道过大,高度和宽度不够,铁轨的安设不够稳固。因此,容易造成跳道等事故。领导上分析了这一系列问题,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办法就是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当群众被发动起来,并且认识了主攻方向以后,立即清理了大巷,加宽了弯道,调整了坡道,加固了轨道,并在电机车上加上刹车板、信号灯,千方百计自制电瓶和保险丝,这样就使问题一一迎刃而解。
运输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后,矛盾又在采煤方面突出了。当时每班约有两小时以上不能出煤。要使采煤跟上运输,必须解决采煤工作面上的顶板管理、电溜子事故及储煤仓等问题。经群众讨论,决定在顶板管理上推广双排密集支柱的先进经验,用以代替现有的单排支柱,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安全。他们总结了一些先进小组的操作经验,使电溜子的事故大为减少。在储煤设备方面,他们通过工人自己设计,修建了煤仓,能储煤三十多吨,一定时间内没有车子,工作面上也可以出煤,工作面上不出煤,车子也有煤可拉。这样就解决了采煤与运输的衔接问题,大大促进了生产。


查看完整版本: [-- 深入现场掌握生产关键 一平浪煤矿一个工作面日产量大幅度上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