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学术界探讨 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法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10月 -> 学术界探讨 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法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0-10-30 00:00

学术界探讨 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法问题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学术界探讨
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法问题
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有丰富的辩证法的内容,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普遍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曾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专门讨论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法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座谈会发言和已经发表的文章初步归纳起来,提出了以下几个论点。
一、农业“八字宪法”是现阶段人们用以正确处理农作物内外矛盾的唯一方法 高明尉和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所写的文章中都认为,农作物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总体,它在生育过程中存在着三类矛盾:第一类是农作物的内部矛盾,即农作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互相依存、互相排斥和互相转化;第二类是农作物和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第三类是人同这个有机自然界的矛盾。
解决以上三种矛盾的方法,就是农业“八字宪法”。高明尉说:“上述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在现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质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农业‘八字宪法’中的八项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为了解决农作物的内部矛盾,加强它内部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就必须改造作物本身,这样就要创造和培养出良种。另一方面,因为作物的同化、异化过程与外界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改造和利用外界条件。而合理密植,则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热能、空气、水分和其他无机营养元素。实行深耕、定向改造土壤、合理施肥、发展水利和合理用水、加强植物保护和田间管理,是充分利用外界条件和防御外界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对作物的危害。至于人同自然有机界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工”(工具改革)。
二、农业“八字宪法”的各项措施,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着的卢哲生和湖北大学农业经济系同学的文章认为,农业“八字宪法”的八个字之间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统一整体。密植是“八字宪法”的中心,但密植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与大量的增肥和增水相联系。肥和水也是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之中的,肥多了水也要增加,否则作物就会烧死。肥、水的措施有了保证,还必须改良土壤和扩大耕作层,使土壤具有能够容纳大量肥、水的空间,以提高肥、水的储存能力。土、肥、水、密只是作物能够高产的外因,这些条件只有通过种子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因此必须创造和培养良种。要使土、肥、水、种、密等农业高产条件充分发挥作用,还必须做好田间管理和植物保护工作,否则,仍然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同时在争取农作物高产的过程中,各项增产措施加强;栽培制度和栽培技术改变;这对生产工具和劳动力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进行工具改革,才能解决劳动力的不足,保证农业新技术的及时实施。
三、农业“八字宪法”的各项措施,不是平列的,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和高明尉等人的文章认为,在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在一对矛盾中也有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之分。在农作物的内外矛盾中,主要矛盾在现阶段也是农作物与宇宙因子间的矛盾,它在所有这些矛盾中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并且认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方法是合理的密植。因此,密植成为“八字宪法”的中心,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卢哲生和东北农学院的文章还认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在秋耕播种小麦时,主要任务是深耕,进行积肥、施肥、灌水、选种等农事活动。第二年3、4月间,小麦返青关、拔节关,同时要积极准备春耕,因而积肥、灌水就成了当时的农业活动的中心。
四、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执行,要从实际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海波等人认为,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时,必须充分根据本地的情况:土地、气候、人力、物力来决定具体措施。也就是说,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而不能死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例如密植,并不是越密越好,有的地方土质好,气候温暖,人力、物力多,种得密一些是合适的,叫做合理密植。另一些地区由于条件不同,条件差些,种得过密就会造成错误。施肥也是如此,必须根据土壤情况而定。


查看完整版本: [-- 学术界探讨 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法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