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读书札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10月 -> 读书札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阿英 1960-10-31 00:00

读书札记

第8版()
专栏:

读书札记
阿英
关于天津教案的新材料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1870年天津教案的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都没有提到反映此案真实情况的一个主要文献:《同治庚午(1870)年津案始末》。
《津案始末》的作者张光藻,是当时天津府的知府。教案发生后,法国领事丰大业,认为他是指使者,要挟直隶总督曾国藩杀他谢罪。由于群情激愤,清廷不敢这样做,改判他流刑,充军到黑龙江,以“曲全和好”。十年后,他刻印在流放期间写的《北戍草》二卷
(内收《龙江纪事七绝一百二十首》),也把《津案始末》和倭仁关于此案的“密疏”(《遗集》未收)公开了,附印在书末。大概由于印本薄,流传不广,就很少有人知道。
这一文献叙述了天津教案所以发生的一些基本原因。回溯到天津从通商以后,百货都用外国轮船装载,原来的海船营业一蹶不振,造成了大批的失业,引起人民的仇恨。还回溯了自从海禁开后,帝国主义者及汉奸便有残暴无理行为,如轮船进口,碰伤民船,官府不敢查究,民船偶碰轮船,就立刻擒拿船户,关到黑舱里,还得赔偿修价。汉奸往往倚靠洋势,霸占平民妇女,不从,就诬指其夫为强盗,百计陷害。本地商人,如欠洋人债项,被拘到官,并限三日必还,洋商欠本处账目,被控也抗不到案,官府不能追究。至于洋人乘马疾驰,践踏人命一类的案件,更时常发生。文中还提到“城东北一带教民,尤多倚势欺人”。这些,都如作者所说:“民心积不能平久矣!”
对于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的前后经过,《津案纪事》叙述得也比其他书详尽。只要把作者曲解人民及回护同官的部分加以斟别,可以疏理出这样一篇梗概。就是这一年春天,时时有小孩被拐骗事件发生。4月,有人不止一次看见洋人抬小棺,埋葬在东关义冢地内,有的被群犬刨出,竟是一棺数尸,于是“津民哗然”。嗣后,又见官厅捉到拐匪,并不惩处,就更怀疑这类案件和教会有关,所以“县官莫敢查究”。“群情汹汹,将烧天主堂以泄愤”。官厅这时也怕发生大变,不得已重行审问,并将拐匪正法,“群情乃始帖然”。那知继续捉到的匪徒,供词仍然牵连教会中人。于是,“街谈巷议,几有刻不能忍之势”。官厅在这样情况下,就故意在5月23日晨,押解拐匪到教堂内查对指认,“其意盖欲借此以释众疑,借以含糊了事”。
那知查教堂并无结果,聚集在教堂外面的群众不肯散,官厅也不敢“驱逐”。法国领事丰大业大为震怒,和他的仆人各携刀枪,跑到通商衙门,砍破两道门,又进入书房,打毁什物器皿。见到通商大臣崇绮,先是放枪恐吓,接着又叫号怒骂,署中人畏不敢近。一路跟来的群众,目击这样情况,已忍无可忍,就击铜盆聚众,各处人民亦鸣锣相应。后丰大业出署,过西辕门,一眼看见知县刘杰,又对他打枪,没有击中,打死了他的仆人高姓。群众的愤怒,这时已达到了极点,“动了公愤,万眦齐裂,顿时潮涌纷集,一拥而上,把丰大业扯倒,拳脚交下,白挺如雨,不到半刻,竟将这声势赫奕的法领事殴毙道旁。又乘势闯入教堂,放火焚烧,一把火将教堂、仁慈堂、三岔河口洋楼全行烧毁”(《消闲演义》第四十七回)。
这里所谓“三岔河口洋楼”,就是有名的“望海楼”。据吴大廷《津门纪事诗叙》,教会办的学校,也同时给烧掉了。民气这样的旺盛,清廷竟不能用,相反的,还是“坚意求和”,曾国藩、李鸿章、崇厚等把已捕获的凶犯复送还教会,这禀承帝国主义意旨,毫无理由的判处了二十五个人的罪,其中有十六名死刑,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都判了流刑,又赔偿了法国军费四十万,派崇厚赴法国道歉,制《教务章程》以利各国在华教会,等等。
《津案始末》所叙述、所透露的这些帝国主义横行不法的残暴行为,以及各方面的情况及其发展,都非常有说服力的证实了毛主席所阐明的一个真理,就是中国革命之所以发生,“不是什么西方思想的输入引起了‘骚动和不安’,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了反抗”(《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五一七页)。


查看完整版本: [-- 读书札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