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高度革命热情和实事求是精神相结合 余顺典掌握天时地利发展山区生产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11月 -> 高度革命热情和实事求是精神相结合 余顺典掌握天时地利发展山区生产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0-11-25 00:00

高度革命热情和实事求是精神相结合 余顺典掌握天时地利发展山区生产

第2版()
专栏:

高度革命热情和实事求是精神相结合
余顺典掌握天时地利发展山区生产
湖北远安县城关公社太平管理区党总支书记余顺典同志,是一个善于领导生产的好干部。
太平管理区位于城东南的太平山上。这里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全区的耕地大多数都是傍山打垱用石头码起来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太平山是余顺典的家乡,一家四代人种佃田,老余从小就给地主放牛、打零工,难得吃一次饱饭。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1952年,余顺典从部队转业回到自己家乡的太平山上。骑在人民头上的地主、恶霸被打倒了,山林土地回了老家,但是“天老爷”还欺压着人们,许多人还是愿意在山下,不愿意在山上。土地改革时也给他家分了四亩山下的地。余顺典开始琢磨,到底太平山上有没有出息。他拜访了一些大爷大妈们,哥哥嫂嫂们,有的说:“山下电灯电话,山上灯笼火把。”有的却说:“只要舍得一身汗,崖板上就是一碗饭。”对,余顺典想,山上有人有土、有树有水,为什么没有出息,为什么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他下决心把山下那几亩地退了,一心一意建设山区,领导农民办起了互助组,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他被调到当时的花林乡当治安保卫主任。他五次向党组织申请,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去建设太平山。他的要求终于被批准了。
从拔海两三百米的山下,一直拉到拔海一千五、六百米的高山,不仅地势复杂,山上山下差异很大,而且气候多变,有各种自然灾害。他又由于多年离开家乡,对农业生产和当地的自然变化情况,也不很熟悉了。怎么办呢?当时党支部书记告诉他:“不怕不会,只怕不学。”学,余顺典开始认真地向当地农民学习,刻苦地钻研农业生产。
就在这种非常不利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老余踏实工作,埋头苦干,数年如一日地留心观察和研究当地作物、土壤、天气,从中摸出了一些规律来指导生产。太平管理区在公社党委和管理区党总支领导下,连年获得丰收。去年全管理区粮食总产量比解放时的1949年翻了两番多。历年缺粮的“穷山区”,今年就向国家卖了六十几万斤余粮。
“灵老”的由来
1955年有一天,老余正在太平生产队领导播种苞谷,突然一阵暴雨,四十多亩苞谷田被打坂结了,棵苗没生,损失了种子,浪费了劳力,还误了季节。这些损失在老余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下决心要找出太平山上天气变化的规律,当天气的主人。几年来,老余在研究天气的变化上下了很大功夫。从1955年起,他每天都有简单的气象记载;他从全管理区的老人口中,搜集了很多有关天气变化的农谚和传说,并在实际中把它们加以验证,进行研究和分析;他几乎每天都是一麻亮起床,到山上去观天观地,寻找和研究自然变化的规律;管理区门口几块石头起潮的现象,路旁野草上露水的多少,都成了他测验天气变化的“土晴雨表”。太平山上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终于被他掌握了,使他们能更好地和天气“打游击”。今年6月19日,一些生产队正在抢打小麦,老余从观察的“症候”上发觉,快要变天了。他连夜从下面赶回管理区,用电话通知各生产队第二天打麦要预防暴雨。第二天,果然下了大雨,由于各队事先都作好了准备,全管理区基本上没遭到“场场”的损失。人们钦佩地说:“我们的余书记变成‘灵老’了。”
一次有意义的试验
适时早播苞谷,这在太平山上已成为普遍采用的经验了。可是1958年春天,当老余开始向大家介绍这个经验时,虽然有很多人积极响应,可是也有不少人反对。老余是从实地观察和与一些老农的研究中,总结出这条经验的。他发现,迟播的苗子比早播的就是长得快,可是,产量一般却不如早播的高。照说老余可以用这个事实来说服那些反对的人了。不,他认为一年的事实还不足说服大家,现在不仅应当使人们知道适时早播能增产,而且还要使大家知道为什么能增产,只有这样,适时早播的思想才能树立得更加牢靠。同时,根据太平山的气候条件,早播要早到什么时候最适宜呢?这也值得研究。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第二年,他在太平生产队分三批播种了一百九十棵苞谷:第一批清明前播了六十棵,第二批谷雨前又播了八十棵,最后一批五十棵是在谷雨后下的种。下种后,他对这三批苞谷一样的培育,一样的管理,不断地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收获的结果证明,第一批播种的比第二批播种的产量高。第二批又比第三批产量高,这又一次证明了适时早播能增产。通过试验,他还发现早播的苞谷在地面低温的条件下,种子春化后首先尽量发展根系,到了一定时机,苗子出土了,根基也打足了;迟播的却不同,在地面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种子一落土很快就发芽,发芽后又很快地往上冲,可是根基不足。收获后他仔细数了三批苞谷的主根:第一批每根平均有主根二十一条,第二批十三条,第三批只有十一条。根多吸收养分多,而且增加了防风耐旱能力,这就是早播的苞谷为什么比迟播的能增产的道理。从此,苞谷适时早播种的经验在太平山普遍推广了。
下肥要合田的“胃口”
凡是和余顺典谈过太平管理区生产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对他熟悉全管理区情况的程度表示惊异。那块田是什么土质,它适合下什么肥料,他差不多都背得出来。这里且不讲他曾经磨破过多少双鞋,跑了多少路,才能作到这步,——光跑路,不动脑的人,也是不可能作到这步的。还是让我们讲一个故事吧!
太平生产队第六小队社员王道志的门口,有七亩大的一块田,是生产队干部去年的苞谷试验田。为了试验什么肥料适合这块田的土质,人们把这七亩田一分两开:上面三亩底肥下的是牛栏粪,下面四亩底肥是火土加大粪。秋收的结果,上面三亩单产达到六百一十八斤,下面四亩单产只有四百九十二斤。在全队总结生产的会议上,争执发生了。山上几个小队(包括第六小队)的人说:“火粪就是不好,要坚决革火粪的命。”山下几个队的人反对说:“谁说火粪不好,我们那里下火粪的田比下牛栏粪的田产量高。”双方争执不下,把眼睛直往老余身上溜,希望他出来作个公正的结论。这个结论能马上作吗?不,没有根据的话,老余是不肯乱说的。散会后,他扛上一把挖锄,跑遍了山上山下,到各个小队去访问群众。结论终于被找出来了,原来山下几个队大都是黄石楂子土田,本性松活,不怕坂结,适宜烧火粪;山上几个队大都是白善土田,含水分重,通过牛栏粪的腐烂,吸收一部分水分,也能泡松土壤。他对原来争执的人们说:“田下粪好比人吃东西,合胃口的吃得多,不合胃口的就吃得少,我们施肥也要合田的‘胃口’啊!”
“三道播种线”
最近,余顺典正在和生产队、小队的干部研究“三道播种线”的问题。
所谓“三道播种线”,就是根据太平山的高山低山季节差异很大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把今年的秋种和明年春播的茬口一齐安排。太平生产队社员赵传茂,大家都说他会种田,那块地种什么不种什么,上季种什么下季种什么,都摸得一清二楚。老余去向他请教茬口安排问题,赵传茂说:“种庄稼在于人,有时年成好也有人减产,年成坏也有人丰收。‘山高一丈,水冷三分’,情况不同种的庄稼就不同。山上山下,阴坡阳坡,种些什么,都得顺着土地的脾气。”老余根据这个教训,又和许多干部、社员商量,集中各地的经验,总结出这个“三道播种线”来:第一道线是拔海一千三、四百米以上的高山,一般不种小麦,而实行洋芋田里套种苞谷,洋芋苞谷连作;第二道线是拔海一千米左右的半高山,气候、土壤都适宜种大麦、蚕豆,大麦、蚕豆收割后再赶一季迟苞谷;第三道线是拔海八百米以下的低山区,则大量种小麦,小麦收割后再插红苕、种芝麻,或在小麦田里套种粟谷。这样播种,既能扩大秋种面积,保证明年夏季大丰收,又能使明年春播不误季节,保证明年秋季大丰收。社员们赞扬老余又为大家出了个好主意。
(湖北日报、远安报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高度革命热情和实事求是精神相结合 余顺典掌握天时地利发展山区生产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