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贵州工学院创业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11月 -> 贵州工学院创业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萧明 1960-11-30 00:00

贵州工学院创业记

第3版()
专栏:贵州通讯

贵州工学院创业记
本报记者 萧明
贵州工学院筹备于1958年4月,正式建立于同年9月。第一学年就设了六个系十二个专业,招收了七百多名学生。
贵州工学院一开始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教师不够,开不齐课。学院就动员现有教师“亮家当”。教师们把自己所能教的,或经过努力能教的课都“亮”出来,采取一人兼教几门课、教专业课的老师教基础课、边学习边教课等办法来克服这个困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帮助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教好课,他们还实行集体备课,老教师示范讲课,青年教师向老教师进行预讲。这样,不仅按时按需要开齐全部课程,而且保证了教学质量。
贵州工学院在建校过程中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还特别生动地表现在师生参加修建校舍的劳动方面。当学生在借用的校舍里开课以后,学校的基本建设就成为工作的重心。这时贵阳市的工程建筑部门忙于工业建设,抽不出力量来。当时借用的校舍,只够第一学年学生用。如果在第二年暑期以前不修建起部分教室和宿舍,1959年就无法招生。当党委向全校师生提出这问题后,师生们充满信心地表示:工业大学的学生应该学会修建房子,要在学校的基本建设工地上来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自己的双手修建自己的学校。学院党委根据师生们的要求,便决定请几位老师傅作指导,由师生自己动手建筑校舍。教学、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良好风尚,应该从第一批学生里树立起来。
1958年11月间,作为建校先锋的土建系的学生,最先背着行李和书本,踩着羊肠小道来到贵阳城南的小龙潭。他们一到那里,就修桥补路,割茅草,打土坯,盖草棚;树干上挂块黑板,在施工场地上就地上课。现在学院里还留着作仓库用的两座茅草房,四面不遮风寒,便是当时土建系学生的教室和宿舍。
正式建校工作开始以后,第一步是烧砖。他们从书本子上找寻配料方法,又到砖瓦场去向工人师傅请教;没有设备,便找些破木板来自己制造。冷风呼啸着,年青人光着脚踩泥巴。当第一窑砖烧成时,他们第一次体会到劳动者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一边用脚踩泥,一边研究技术革新,先用牛踩代替人踩,不久以后牛也不用了,学院的设备极为简单的机械厂制成了制砖机,把制砖过程完全机械化了,开足马力,日产砖达到五万块以上。
学院党委会为做好基本建设工作,按照各系特长分工负担任务。土建系教师搞设计,地质系打地基,化工系制砖,土建系砌墙,机电系制基建用的大小机具,安装电线,冶金系负责翻砂锤炼,其他粉刷油漆等都有专门负责的。建筑材料也大多数是自己动手解决。从开采石头、和沙子、烧石灰、制水泥到锯木板,全部自己动手。在师生们修建的这幢楼房的旁边,建筑部门也正在修建一座同型的楼房。师生们就以这幢楼房为榜样,暗中鼓着劲:“一定要比得上这座楼。”结果,花了三个多月,在新生入校以前,楼房竣工了。同旁边的楼房比较起来,这座楼房质量更坚固,外形更美观,造价更低廉。全校师生欢天喜地地庆祝这幢楼房的诞生,他们可以自豪的是,在修房子这门学问上,他们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了。
今年暑期,师生们又用三十三天的时间,修建起一幢除门窗外完全不用木材的二千五百平方米的三层楼房,成为贵州建筑业中的试制品。两年来,师生们共为学校建筑了成万平方米房子,解决了学校部分的需要。
贵州工学院的校址同贵阳市之间,隔着一座山,名叫界白关。如果把这山炸开个口子,修一条通道,就可以少走七公里路。这个设想,正符合了采矿系师生物色“三结合”基地的愿望,他们积极向校方要求承担起这个工程任务。对于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和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亲自动手炸开七十米厚的山垭,搞四十吨炸药的大爆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不过,师生们认为越是困难,就越能学到本事。打眼看起来简单,好像有力气就行,实际一干,十锤有九锤打成歪锤。放斤把重炸药的爆破,火还没点着,人就吓跑了。经过一个月后,这些都不成问题了,不但不再打歪锤,而且可以跟工人比赛,还常常占上风。省地质局、铁路局等机关对这些青年学生给予很大的支持。铁路局派了有经验的工程师和老师傅来帮助,借给他们无缝钢管、橡皮管、锻钎机,地质局支援空气压缩机等等。施工方法也渐渐由土到洋,由慢到快了。从手锤打眼到风钻钻眼,从点蜡烛到点电灯。只用了两个月零四天,打成掘进巷道四百多米。装炸药时,全校师生总动员,党委和行政的负责同志亲自指挥。爆破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爆破石方达七万多。界白关打开了一个缺口,通向贵阳市的一条大道修通了。
一个正规大学,没有校舍就开课,确是很大困难。但是,在毛泽东思想教导下的贵州工学院的师生们,善于把困难当成锻炼本事的机会。学校的基建工地成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地,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成了学习和巩固知识、锻炼身体、培植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场所。在工地上,在劳动中,各个系都结合施工内容和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土建系的学生随着施工进度,学习了建筑构造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材料、砌墙的流水作业、大型砌砖种类、薄壳结构、工程的附属企业等等,有些学生已经能够承担一个工程的全套施工组织工作;采矿系、地质系学生在大爆破中,学会了打眼、改装炸药、支架以及放炮前的装药、回填、联结传外线等一系列爆破中的操作技术;电机系的学生结合着基建,学会了安装高压线及各种基建工地用的动力设备,并且保证了工地用电,还为基建工地研究制成混凝土搅拌机、制砖机、锯板机、卷扬机、吊装机等等机具;冶金系的学生为工地制造各种铸件和小铁轨,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使这个原来完全是肩挑背驮的工地,迅速走向半机械化。
经过两年劳动实践,现在电机系的学生,在工地上修理电线,就像拿着普通铁丝一样。采矿系一些最胆小的女学生,也都敢安装炸药、点雷管了。在学院基建工地的劳动队伍中,无论是笨重的劳动或技术性的劳动,如果你不认识他们的话,就无法分辨清那是工人,那是教师或学生。打夯时,工人带头,师生们跟着一起唱雄壮的号子,谁说他们不是工人呢?
两年以来,学生们虽以较多的时间参加了基建劳动,但由于在学习上树立了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的学风,也取得了优良的学习成绩。劳动实践也使学生们更快地树立了科学研究面向生产面向实际的思想。他们不仅热衷于为学校搞基本建设,而且为贵州的厂矿企业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试制新产品,并且把这当成最光荣最迫切的任务。
现在,贵州工学院的校舍和校园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建校流过汗的师生们,在这所学院的创业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在将来的年代里,所有享受这果实的学生们,都将以感激的心情,怀念为他们创下基业的前代师生们。


查看完整版本: [-- 贵州工学院创业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