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艺术独创和百花齐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11月 -> 艺术独创和百花齐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谢帆 1960-11-30 00:00

艺术独创和百花齐放

第7版()
专栏:文艺随笔

艺术独创和百花齐放
谢帆
从文学史上来看,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流传得很久很久,艺术生命力很强,阅读和欣赏它的人往往超出它的时代。就当代文学作品来看也是这样。凡是好的作品总是吸引读者一次再次地去看它。构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当然很多,如果简单分析起来,主要的也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作品的内容对读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价值,这是主要的方面;其二,是艺术上的美的享受,这个方面当然和前者有密切的关联,而且是要受前者的制约。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孤立地评价它的艺术上的美的享受,否则就会上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有些政治上根本反动的东西,也可能有某种艺术性。内容愈反动的作品又愈带艺术性,就愈能毒害人民,就愈应该排斥。”但是,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这两方面应该是取得谐和一致的,或者是在一定高度上取得谐和一致。也就是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思想深刻,反映生活有其独到的深度,而且要有相应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上也有独立的创造,给读者以艺术上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新鲜的美的享受。读者对于能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家和作品,往往称赞他(它)们有艺术上的独创性。我想优秀的作品所以能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除去它的深刻的思想内容,这艺术上的独创性,也是使人“百看不厌”的原因。周扬同志说:“人民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采的,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学艺术也应该丰富多彩……新时代的读者、观众和听众爱读反映同时代人的生活和斗争的火辣辣的作品,也爱看舞台上演出的引人入胜的历史和传说的故事;爱听动人心弦的战斗进行曲,也喜欢优美而健康的抒情音乐和抒情舞蹈。新时代需要有更多壮美的革命历史画、革命风俗画和人物画,但是新风格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我们的画苑中,难道不应当同样有它们的地位吗?人们在精神生活上需要振奋,也需要愉悦。只要不违背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规定的六项政治标准,最主要的就是只要不违反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各种形式、题材和风格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得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这是关于党的百花齐放政策的最好的说明,也是对革命文学艺术家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最热情的鼓励。
党的百花齐放的政策的提出,一方面是根据革命时代的要求(这是主要的),另方面也是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正如上面所说,在文学史上,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的是否长久,艺术方面有无独创性,能否给人以新的美的享受,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流传,给我这方面的感受最深。元、明以来作为近古文学史主流的一脉的长篇小说的遗产是浩如烟海的,但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直到今天还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严格地说来,为数也不是那么多。以第一流的作品来看,也不过只有《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几部作品。
为什么这几部作品能够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呢?当然最主要还在于它们的内容,但是,是不是在艺术上也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创造呢?恐怕是有的。只要稍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在艺术上确实都有独立的创造,以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丰富了我们的文学遗产的宝库。《三国演义》是那样善于描写复杂的政治风云的变幻,善于在这种政治风云变幻中,传神地描绘那些封建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而《水浒》却是那样善于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突出它的革命农民英雄的性格。《西游记》虽然是一本神魔小说,有着极其丰富的幻想,它的神魔英雄的形象完全是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出来的,但是,从它的现实性来看,它的神魔世界分明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幻化,富有强烈的现实生命力。而且在它的神魔形象的创造上,它又是那样善于真实地把握它们的生理特点,来烘托、突出它们的性格。《红楼梦》是一部封建家族的兴衰史,它没有前三部作品那样广阔的斗争背景,但是,又不能不承认,长篇古典小说发展到《红楼梦》,却是它的艺术上的高峰。人们在称赞它的艺术形象创造得成功的时候,曾说它的不同性格的人物如“过江之鲫”。《儒林外史》又完全是另外一种作品,它的辛辣的讽刺和深邃生动的喜剧画面,是对我国传统的讽刺文学的一个巨大贡献。
它们是那样的不同。不仅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甚至语言、结构、艺术描写和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都有不同的特色,独到的创造,以它们的各种无法混淆和不可代替的特色和创造,屹立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里程上,争奇斗妍,永不雕谢。这种特色和创造,都显著地烙印着作品产生的时代的特点,作家个人的思想的特点,但也鲜明地表现了作家艺术创作个性的差异,研究这种差异,探索它们的社会的、阶级的、个人的以及对传统继承的各方面的原因和脉络,将会有助于我们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可惜这方面的研究太少了)。
当然,如果说这也算是文学史上的“百花齐放”,那么,这种“百花齐放”只是一种自然淘汰的成果,而且它们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无论思想上、艺术上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甚至落后反动的因素,和我们的百花齐放的文艺,不是同一性质,也不能作相同的比较。不过,就它们的艺术生命力的长久来说,它们对于我们却是有一定的启示的,那就是说,它们的长久流传,说明了人民所喜爱的作品,是丰富多采的。人民不仅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上、也从作品的艺术风格、艺术魅力去喜爱和选择优秀的作品。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要满足人民对于文学艺术的丰富多采的要求,就必须努力实践党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和百花齐放的方针,大大发挥艺术的独创能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文艺百花园,开放出更多富有特色的灿烂的花朵。自然,艺术的独创能力,并不是坐在屋子里就能取得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时代,它需要丰富的文艺的修养,但也更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离开了人民群众和火热斗争的肥沃土壤,离开了最广大最丰富的生活源泉,又怎么能开放出富有特色的灿烂的花朵呢?


查看完整版本: [-- 艺术独创和百花齐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