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检修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1月 -> 检修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邵泉 1961-01-31 00:00

检修工

第3版()
专栏:北京通讯

检修工
新华社记者 邵泉
在京西木城涧煤矿矿井下,一阵阵滚雷般的轰隆声,充满着巷道。黑亮的原煤,瀑布一样倾泻在煤车里。忽然声音停止了。巷道一下子寂静下来。原来,所有的空车,全装满了。
把守出煤口的采煤工,关上闸板,擦了一把汗,不甘心地说:“煤正出得冲,要是再有车,还能超产更多的煤!”
话音刚落,一个响亮的声音接了过来:“这儿还有一辆!”
说话的人,蹲在一辆空煤车旁,用力转动搬子,上紧车轮上最后一颗螺丝,然后站起来,一使劲,把煤车推到出煤口。于是,装煤的轰隆隆的声音又响起来。采煤工高兴地说:“杨师傅,真有你的,这么快就修好了!”
杨师傅名叫杨炳文,是全矿有名的修车能手,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提起他来,工人的话可多了。有的说:老杨摸透了煤车的脾气,能在奔跑着的煤车中,一眼挑出哪辆有毛病。有的说:他对机车的感情可深啦!有一次,他正修车,爱人从家里打来电话说孩子发烧了,让他赶快回去。他说:“运煤任务这么紧,坏车不修好,要少出多少煤啊!我回去也不会给孩子看病,还是你先找大夫给看看吧。”这一天,他像往日一样,直到把所有的坏车都修好,才赶回家。
要了解杨炳文的先进事迹得从去年说起。去年年初,木城涧煤矿大搞技术革命,出煤越来越多,全矿九百多辆煤车由于周转速度加快,磨损自然也增加了。修车场当时只有十二名工人,他们整天干活,还是忙不过来,不少待修的煤车,堆在修车场。
修车组的同志们,眼看有车使不上,有煤运不出,心里实在着急。杨炳文是组长,他想:光着急不顶事,要主动的想办法才能打破当前的被动局面。他发现,很多坏车,修好之后,过不了一星期,又“病”回来了,而轴承不合用,是坏车的关键。他就和小组工人自学技术,自找废料,把轴承给改制了,使轴承的使用时间由三个月延长到五个月。接着,他们又发现,拆卸和安装时间太长,他们就制造了多种多样的鎯头、套管,对不同的煤车,用不同的工具拆装,结果,光是上下螺丝的时间,就比过去快了四倍。
经过这样不断改进,修车场积压的坏车很快都修复了。每天送来的坏车,也都能当天修好,送回井下。修好的煤车再也不容易得“病”,三个月也不回到修车场。
被动局面扭转了,大伙都说,修车场是“煤车医院”,修车工是“煤车大夫”。杨炳文看着空落落的车场,又想:做大夫的,不能只管住院病人,也不能只把门诊病人治好,还要经常出诊才对,我为什么不到井下去看看呢?
一天,他到井下去“串门”,果然发现了一些坏煤车,有的倒在道边上,有的放在道轨上。杨炳文修好了这批坏车以后,就对生产工人和运输工人说:“以后你们一有坏车,就打电话叫我们下井来修吧!”生产工人和运输工人高兴极了。他们说,过去一辆坏车运到井上修车场修理,要一天时间;要是你在井下就地修,一般只要两个小时就行了。修好一辆车,一天就可多运十吨煤。
杨炳文不仅把修车业务搬到井下,随时就地修理已坏的煤车,而且主动帮助工人保护设备,减少设备“发病率”。有一次他到岩石掘进工作面,正遇见装岩机在装车,巨大的铁臂举起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咚的一声,投进煤车。他看到这种情况,赶紧上前告诉装车工人,要先装碎块,后装大块,不然会砸坏车底的。在卸车地点,他看到几个卸车工人推倒一辆重车,来倒出车中的矸石,他马上想到这样容易摔坏车帮,就帮工人制造了一种翻车机械,代替人工翻车,这样一来,车帮损坏现象果然显著减少。就这样,他沿着运输线路,走到哪里,帮到哪里。
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杨炳文还经常和生产工人开会座谈,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车辆损坏更少了。以后,他除了修车,还能抽出时间把报废的煤车拼成好车使用。
杨炳文的主动精神,使他的工作争得了主动。几个月以前,全矿每天产煤四、五千吨,煤车还感到紧张。最近,由于坏得少,修得快,煤车供应充足,井下的原煤很快可以运到地面,有力地支援了采掘生产第一线。今年头一天,全矿就创造了日产原煤七千二百四十九吨的最高纪录。(附图片)
苗地插图


查看完整版本: [-- 检修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