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敌后收抄整风文献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2月 -> 在敌后收抄整风文献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武清忠 1961-02-27 00:00

在敌后收抄整风文献

第4版()
专栏:革命回忆录

在敌后收抄整风文献
武清忠
抱犊山阴云密布,狂风怒卷。1942年的鲁南山区,正面临着严重的局势。一场残酷的斗争正考验着军队,考验着人民。这时,我在鲁南军区政治部新闻电台工作。在敌人分割的敌后,国内外的新闻、电讯都是经过报务员的手一字一字地收抄下来,然后经过译电员翻译才能在报纸上出现。我们的电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报纸按时出版。
这天我们刚抄收完一份电讯,宣传部王部长来了。见到他那严峻的神情,我猜想一定又有什么情况了。果然,他告诉我们:国民党五十一军和日本鬼子勾结在一起,对我们南北夹击起来了。军区机关立刻转移。要我们电台坚壁在老乡家里。
一听说“坚壁”,同志们就不安静了,包围着王部长,纷纷要求随部队一块行动。
“同志们,坚壁不是让你们进保险柜,是让你们完成一项头等重要的战斗任务。”王部长打断我们的话说。同志们听了,你望我,我望你,不知道是什么任务在等着我们。
“是头等重要的战斗任务!”王部长重重地重复了一句。接着说:“党中央最近发了指示,要在全党开展一个整顿党风、学风、文风的运动,新华社从后天起连续播发毛主席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你们想,随部队行动,又转移,又打仗,没个固定的环境,你们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啊!原来留下我们收抄毛主席的报告!同志们望着王部长,再也没有什么话说了。
“对于留下,谁还有意见?”王部长又问了一句。
“没有!”大家几乎是同声地回答。
“光没意见还不行,你们还要把任务完成好,要求你们每天按时收抄,延安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漏掉,……”接着,王部长又再三地讲了任务的重要性,说明整风运动是关系全党全军今后胜利发展的问题。要使这次整风运动取得好的成效,第一件事是把毛主席的报告从空中领到手。和我们新闻台一块留下的,还有政治部的几个译电员。“坚壁”的地方是劳山村。它座落在抱犊山深处,只有十几户人家。二十几间又小又矮的草房,散布在半山腰里。如果不是袅袅的炊烟,就是走到跟前,你也无法相信这儿会有人家。
来到的当天晚上,就架好电台。为了一字不漏地收抄毛主席的报告,我们特地把天线架在高高的柿子树的梢头。第三天晚上,新华社从延安开始播发整风文献了。第一个题目是:《整顿党的作风》。新华社电台的报务员拍发的电波又清楚,又有节奏,恰似深山幽谷中的泉水一般,滴滴哒哒,清脆悦耳地传来。我戴着耳机,好像不是在抄报,而是在听一首激动人心的交响乐!
为了快,译电员同志就坐在收报机房翻译。第一段一译出,就有人小声朗诵起来。
午夜,新华社拍出了休息十分钟的符号。我走出房外,看见一条黑影在一垛矮墙那边晃动。我急忙问了一声:“谁?”
“是我,同志!”从声音听出是老村长。我走过去,只见他掂着一杆红缨枪,问他:
“老村长,你怎么还没睡?”
“咱们民兵都出去了,我给咱们电台放哨,你们放心……”
啊,原来是这样,我重新回到收报机旁边,感到身上又增加了一股力量,更加安心地工作起来。
也许有人认为,报务员、译电员的工作是单调的、枯燥的,一天到晚和滴滴哒哒的电波打交道,翻来复去离不开那几个字码。其实,完全不是那样。我们的工作,是最幸福的;新华社发出的每一条新闻,每一份捷报,第一个阅读的是我们。特别是现在,在鲁南山区,第一个先读到毛主席整风报告的,就是我们。每当毛主席的一段讲话译出,同志们便围在小油灯下,争相阅读。译报的人手少,报务员同志也翻着译电本参加译报的工作。电台队长吕会英同志为了满足同志们阅读整风文献的渴求,决定每天抽出一个小时集体阅读当天抄收的报告。负责读报的,是在文工团当过演员的小孔同志。虽然队长规定每天只读一小时,我们时常是忘了时间,有时深夜了,小孔琅琅的声音还在响。
一天、两天、三天……我们不分昼夜地工作,交通员飞来跑去,把电稿转送到宣传部。房东李大娘看我们白天黑夜工作,便自动要求替我们做饭,帮我们挖野菜。开始她不懂我们是干的什么工作,后来不知从哪儿听说,我们能在空中和延安说话,一天晚上,悄悄地问我:“孩子,你戴着那两个圆饼饼,真能听到延安说话?”我告诉她,“能,还能听到毛主席的话哩!”她高兴地点点头,打听延安到这儿多远,问毛主席可好,我们便一一告诉她。
担任取报的交通员老任,好些天没来了。我们都暗暗耽心不要发生什么事。有的同志向吕队长提议下山去看看,队长不答应。因为上山之前王部长给我们规定了一条纪律:没有上级的通知,任何人不准下山。收的报送不出去,粮食也快吃光了。吕队长说:“从明天起咱们不再吃煎饼了,喝粥,一定要坚持下去,把整风文献抄收完!”
从这天起,每顿虽然只喝一碗稀饭,可是谁也没有半点泄气。小孔同志读报的声音还是那么响亮,那么清脆。毛主席的报告,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有了它,就是三天不喝稀粥,三天不睡,每个人也是精神百倍。
又过了几天,交通员终于来到了。他高兴地说:“同志,给你们带来好东西了!”说着打开背包,啊!“整顿党的作风”六个大字光辉夺目地闪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抄收到的第一份文献,已经油印出来了。同志们人手一本,一下抢光了。
通信员也带来了严重的消息:敌人对我中心区的“扫荡”加紧了,山口外的许多村安上了据点,因为敌人严密封锁,给养供应困难,我们只能吃些“救国粮”了。所谓“救国粮”原是从滨海军区运来的牲口饲料,是战士们给它取的名字。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根本不算一回事,就是光吃野菜、嚼树皮、喝山泉水,也要坚持工作。
一天,两天,三天……十几天又过去了。我们抄收完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又开始抄收最后的一个文件《反对党八股》了。这天晚上,我戴上耳机,正聚精会神地一个字一个字抄报,一只干瘦的小手伸到桌面上,那小手里是两个鸡蛋!我抬头看了一眼,原来是房东的小姑娘。她低声地叫着:“热的,你吃下去吧!娘说你……”我谛听着从延安拍来的电波,手下记着。那两个鸡蛋在我眼下,像是两颗火热的、跳动的心!虽然晚饭只吃了一碗粥,但心里饱饱的。工作,只有工作,这时我也不能说话,就是能说出千言万语,也说不完心里的话啊!
拂晓,一阵激烈的枪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从经验知道枪声不远。我们跑向报房,准备拆下电台迅速转移。吕队长正伏在小油灯下,迅速地抄报。小孔坐在他旁边在译。他们似乎根本没听见枪声似的。我慌忙说:“情况,有情况!”吕队长向我摆了一下头,仍不作声,继续工作。我着急地问小孔:“还有多少字?”她头也没抬,说:“这是《反对党八股》最后一段,还有三百字。”
三百字,按新华社拍发的速度,还要十分钟,怎么办?十分钟,敌人连一分钟也不会给我们啊!
老村长喘呼呼地跑进来,看我们仍在工作,着急地说:“老吕啊!快走!敌人到沟口了!”吕队长没应声,外边又传来激烈的枪声。我们焦急地等了一分钟。吕队长抄到换页码的地方,这才把耳机迅速地取下,套在我的头上,只说了一个字:“抄!”
老村长见我又坐到电台前,他更急了,抓住吕队长的手说:“快转移啊!敌人到沟口啦!民兵正顶在那里呢!”
“村长同志,”吕队长说:“我们还得几分钟。”
“一分钟也不能等了!”
老村长这时候不懂得,我们如果不抄完这一段,那是万金难买的损失啊!吕队长只得对他说:“这是和延安通报,是收毛主席的讲话。”
老村长的脸上猛地紧缩了一下,胡子抖着,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转身向外跑,刚跑了一步,又回头说:“你们收,收,我叫民兵顶住,一定顶住……”说着飞跑出去了。
吕队长从腰里拔出他的小手枪,向我们说:“你们坚持最后几分钟,一个字不能漏,我到民兵那里去。抄完后马上向山后转移!”说完,随着老村长飞跑而去。
枪声越来越密,流弹从屋顶上呼啸而过。接着传来两声手榴弹的响声。看样子敌人真的一分钟也不给我们了。铅笔在不停地晃动,我们一秒钟一秒钟地算着。似乎新华社的同志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似的,不断地加快拍发速度。三百字,只用了八分钟就全部抄完了。我点完了最后一个句号,这才大声说:“好了!快走!”
我们迅速拆下机器,背在身上,听着枪声、手榴弹声,向后山奔去。
几天以后,《反对党八股》印出了。鲁南全区的整风运动,热烈展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稿〕


查看完整版本: [-- 在敌后收抄整风文献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