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苏“真理报”发表行星际站详细资料 介绍了它的结构及其地面控制系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2月 -> 苏“真理报”发表行星际站详细资料 介绍了它的结构及其地面控制系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1-02-28 00:00

苏“真理报”发表行星际站详细资料 介绍了它的结构及其地面控制系统

第5版()
专栏:

苏“真理报”发表行星际站详细资料
介绍了它的结构及其地面控制系统
新华社27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26日讯:苏联《真理报》26日发表了关于苏联发射到金星区域去的自动行星际站的结构及其地面控制系统的详细资料以及有关照片。
《真理报》文章指出,行星际站是一个密封体,由带有两个底的一段圆柱体组成。它最大长度(不算天线和太阳能电池组)是二千零三十五毫米,直径一千零五十毫米。重六百四十三点五公斤。站上装有一整套无线电技术和科学装备,定向和控制系统,程序装置,热调节系统和能源。仪器和化学电池组都装在圆柱体内部。圆柱体外面也有部分科学仪器,还有两片太阳能电池组板、热调节系统的通风窗和定向系统元件以及四根天线。
《真理报》说,行星际站的结构可以保证其密封体内约九百毫米水银柱的初始气压在整个飞行期间不变。
站上仪器正常温度状况利用热调节系统来保持,甚至在行星际站离太阳只有一亿一千万公里时,也就是在太阳辐射强度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不变。
经常朝向太阳的太阳能电池组,可以保证化学电源在行星际站整个飞行轨道上不断充电。
站上的整套无线电技术装备可以测量行星际站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参数;向地面发回站上科学装备的测量结果;向地面发回站上仪器工作情况及行星际站体内外压力和温度的情报;接收地面发去的控制站上装备工作的无线电命令。
定向系统在整个飞行期间可以消除行星际站在脱离从人造卫星上发射的宇宙火箭时产生的自发转动;不管行星际站处于什么位置都能保证找到太阳并使太阳能电池组在整个飞行期间朝向太阳;保证行星际站在空间的所有必要的转弯和稳定;保证在接近金星时使强方向性天线朝向地球,以便在向地球发送科学情报及站上装备工作情况时达到比较高的发送速度。
站上还有在地球—金星途中进行物理测量的科学装备。考察远离各行星的宇宙空间的仪器,目前正在测量宇宙线、磁场、行星际气体的带电粒子和太阳微粒流,纪录微流星。
《真理报》文章指出,为了控制自动行星际站,确定其轨道及在超远距离下同它进行双方联系,建造了一整套自动化无线电技术测量设备。重型卫星轨道要素的测量是利用设在苏联境内的专门工具进行的。关于卫星上各组合件和机组工作的情报,是由设在苏联境内以及海洋上的专门船只上的无线电遥测站接收的。
《真理报》指出,从重型卫星上发射宇宙火箭,是用遥测系统控制的。在自动行星际站脱离以后,地面上用来进行轨道和遥测测量的整套测量装备即开始工作。行星际站的有关仪器的开和关,遥测情报发送速度的改变,能源的开和关,都要根据无线电线路发出的命令进行。
《真理报》说,为了接收远距离无线电讯号,利用了窄频带、低噪音接收装备。各接收点建立了巨大的天线建筑。天线可以向天球任何一点瞄准,精密度达到角度几分。行星际站运行情况的预测和天线瞄准程序的计算都是利用快速电子计算机进行的。
在谈到行星际站飞行轨道时,《真理报》指出,行星际站的起飞和接近金星的日期,是从发射它的宇宙火箭的动力学的观点确定的。现实可行的起飞日期约每隔十九月重复一次,每次历时约一、二个月。1960年底到1961年初正是一次这样的时期。
《真理报》指出,起飞和接近的日期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了使行星际站在摆脱地球作用范围时所必要的速度以及火箭所应给予行星际站的速度,尽可能的小。带有宇宙火箭的卫星,是用运载火箭在耗费最小的情况下送入圆轨道的。重型卫星轨道距地球中心最近是六千六百零一公里,最远是六千六百五十八公里,轨道同赤道交角是六十五度。从卫星上起飞的宇宙火箭的加速,则采取了几乎是水平的方向。为行星际站选择了一条使它可以在围绕太阳运行第一圈的上半圈时同金星相遇的轨道。(附图片)
放在安装支架上的自动行星际站的正面
塔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查看完整版本: [-- 苏“真理报”发表行星际站详细资料 介绍了它的结构及其地面控制系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