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让调查研究的风气永远发扬下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3月 -> 让调查研究的风气永远发扬下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沙英 1961-03-30 00:00

让调查研究的风气永远发扬下去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让调查研究的风气永远发扬下去
  沙英
现在,有些同志认为调查研究是一种最正确的工作作风,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于是他们一方面抱着满腔的热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尽量争取机会,走出办公室,直接同下级干部和群众见面,亲自动手,解剖麻雀,以便取得经验,由点到面,做好工作;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宣传和提倡这种作风,组织和推动别人也去做调查研究,使调查研究形成一种制度,形成一种风尚。这种态度当然是很好的,值得赞扬和学习的。但是,也有一些同志认为:“调查研究,这是领导同志们的事情”;或者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过是“一时的风气”,因此他们对于调查研究并不那么热心,就是作了也不认真,更无长期坚持下去的决心。这种态度显然是不正确的。
调查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问题,是对理论、政策和工作的态度问题,也是党性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行统一,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精神,也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领导部门,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当然要进行调查研究,不如此,就不能进行正确的领导。但是,被领导的部门,一般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政策、处理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难道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不从实际出发,单凭感想、凭主观愿望而为所欲为吗?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曾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同时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于不作调查研究而单凭主观愿望办事的主观主义态度,认为“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由此看来,调查研究,绝不只是领导部门和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所应当进行的,而是任何部门的任何工作人员,在任何时候、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必须进行的。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看来,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同时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在实践中认识得以发展和提高。所谓实践,就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过是前人或别人总结人民群众斗争经验的结晶。调查研究,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它应当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们从事调查研究,绝不仅限于搜集搜集材料,加以整理整理而已,这实际上是一个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过程。不论从事任何工作和处理任何问题,只有亲身参加到群众的实践中去,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多听、多看、多议论、多商量,才能摸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具体的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毛泽东同志说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当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先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这就是说,经过调查研究,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然后才拿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使之变为群众的行动,并在实践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调查研究的问题,就是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
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要想正确地认识世界,并进而以这种认识为指导去改造世界;要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上级的指示,把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做好,那就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把握规律,把党的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同具体的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正确地执行政策,具体地解决问题。否则,没有调查研究,闭目塞听,情况不明,胸中无数,虽有正确的政策和指示,也存在着许多有利条件,那也是不会把工作做好的。所以说这是一个根本的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方法问题。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绝不是“一时的风气”,大家都知道,党和毛泽东同志都历来一贯提倡这种作风。毛泽东同志经常亲自动手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典型的调查报告,早在1927年3月,他就发表了有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的一切工作和著作都是从实际出发的,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1941年8月党中央曾作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从1942年的整风运动起,就大大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二十多年来,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所以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建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凡事皆从实际出发的结果。如果说,在某些时期、在某些地区、在某些部门的工作中,曾经发生过一些错误,产生过一些严重的缺点,那大都是因为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不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史无前例的异常复杂而艰巨的事业,我们对这种事业还缺乏足够的经验,也发生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地进行调查研究。
毛泽东同志说:“经济建设我们还缺乏经验,因为才进行七年,还需要积累经验。对于革命我们开始也没有经验,翻过斤斗,取得了经验,然后才有全国的胜利。我们要求在取得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比较取得革命经验的时间要缩短一些,同时不要花费那么高的代价。代价总是需要的,就是希望不要有革命时期所付的代价那么高。必须懂得,在这个问题上是存在着矛盾的,即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们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这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些话,真是语重心长,发人深思。实践已经证明,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是情况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群众的经验是异常丰富的,为了及时地了解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为了及时地善于总结群众的丰富经验,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各种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干部和党员经常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只有深入到实践中去,加强调查研究,才能充分掌握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我们的主观认识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得以顺利的解决,并且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从而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其实,调查研究,不仅是现在需要的,就是将来也是需要的。因为改造世界的工作,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为了正确地改造世界,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但是要想正确地认识世界,那就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过了一万年,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总有新事物、新问题出现,这些新事物、新问题是逐渐暴露的,人们受着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者主观上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是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认识的,人们的认识总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可是为了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使认识的过程更加缩短,这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指出: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还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存在着先进和落后的矛盾;那时候,也不会是每个人都是完满无缺的,还将有思想比较正确的人和思想比较不正确的人,还有好人和坏人。因此,人们之间也还将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罢了。所以说,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了做一个思想比较正确的人,经常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也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从认识论的根源来说,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不是直线地上升,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只要人们把其中的一个特征、一个片断稍一加以片面的夸大,就会产生主观主义,就会发生错误。列宁曾经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谈谈辩证法问题》)那末,怎样才能防止直线性和片面性,怎样才能防止死板和僵化,怎样才能防止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呢?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工作。
总之,一方面有革命的胆略,大胆地破除迷信,不怕鬼,不怕神,永远干劲十足,处处力争上游;另一方面又有求实精神,尊重科学,认真做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条件,掌握规律。这是我们每一个革命工作者所必备的工作作风和思想风格。现在,我们既要鼓足干劲,信心百倍,发愤图强;又要大力提倡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我们要把调查研究形成一种制度,造成一种风气和风尚,长期坚持下去;并且使这种制度不断的发展,使这种风气和风尚日益发扬光大。


查看完整版本: [-- 让调查研究的风气永远发扬下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