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锋在黎明时死去》排演片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4月 -> 《中锋在黎明时死去》排演片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付吉 1961-04-30 00:00

《中锋在黎明时死去》排演片断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中锋在黎明时死去》排演片断
  张付吉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最近上演的《中锋在黎明时死去》,是阿根廷著名青年作家奥古斯丁·库塞尼写的三幕寓言喜剧。剧中通过一个足球健将中锋——别里特兰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的垄断资本家勾结迫害人民的丑恶面目;强烈地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渴望自由、要求解放的愿望。
鲜明的主题
这是黎明前的时刻,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街心公园的路灯发出暗淡的亮光。一群怪模怪样的人,挤在绞刑台前。他们在等待参加一个杀人的仪式。一阵恐怖、没落、绝望的音乐声中,上来了几个凶恶的美国宪兵,紧接着,美国肯尼斯公司的绞索大王肯尼斯和他的太太、小姐也来了。他歇斯底里地狂喊着:“你们法庭宣布了西方民主的一条伟大的原则:没有一件东西可以背弃他的业主。我们公司宣布西方民主的另一条原则:没有一副脖子,除非是有资本的脖子,不需要套一根绳子。”在最后一场,绞刑架前,中锋别里特兰的伟大形象在曙光中徐徐向前。一霎时,灯光射到舞台的一端,绞索的位置变换了方向,人民的绞索紧紧地套上了肯尼斯的脖子。
导演吴雪和萧崎在艺术处理上,特别突出了美帝国主义是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是国际宪兵,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这一主题思想。
老演员的辅导
在一所十八世纪的宫殿里,芭蕾舞演员诺拉在跳着芭蕾舞。她以那婀娜的舞姿,优美的舞步,在台上转着圆圈。
扮演诺拉的青年演员马莉,为了掌握芭蕾舞的技术,理解剧中人的思想感情,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夫。马莉过去练过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但是,现在却要她穿上足尖鞋跳芭蕾舞,这对一个话剧演员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为了掌握芭蕾舞的技术,她经常到北京舞蹈学校学习;一有余暇就到排演场练芭蕾步法。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芭蕾的初步技术,在戏里也运用得比较好。马莉第一次担任这样重的角色,为了帮助她深入理解剧中人,老演员路曦等教她读台词,教表演动作,帮助分析人物,对她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设计师的苦心
这个戏的特点是,情节复杂,场景多。仅在第一幕戏里,就接连变换八九个地方。故事的发展跳跃性比较大。通过流浪者的讲解,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好像银幕上的电影镜头似的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时间。因此,设计师们煞费苦心,突破了“三面墙”的舞台限制,利用了追光的办法来达到像银幕上的镜头效果。在别里特兰被拍卖的一场戏里,运用了中国皮影戏的传统形式,透过纱幕和人影的活动,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
为了更好地体现戏的主题,设计工作者毛金刚、周正、徐启光等到处搜集有关阿根廷的各种资料,阿根廷专家安东尼·法里尼亚向他们介绍了阿根廷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他们根据这些资料大胆地进行了设计工作。在设计街心公园时,他们开始想用“仙人掌”,但产“仙人掌”的国家很多,不能突出阿根廷的特点。他们又翻看了许多资料,在一本外文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尖塔,这个塔叫“五月金字塔”,是四五十年前阿根廷人民为了纪念民族革命斗争建立的纪念塔,很富有象征意义。于是,他们就把这个塔用在第一景里。
  (附图片)
王班(中)饰肯尼斯,刘燕生(左)、兰樱(右)饰肯尼斯的女儿和妻子 曹西林摄
  马莉饰诺拉
梅熹(右)饰别里特兰,江水饰教授


查看完整版本: [-- 《中锋在黎明时死去》排演片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