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谈观点和史料的统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5月 -> 谈观点和史料的统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彭明 1961-05-31 00:00

谈观点和史料的统一

第7版()
专栏:

谈观点和史料的统一
彭明
有一次,我和一个学历史的同学谈话,谈的是关于北伐战争的问题。在谈话中,这个同学对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等等,讲得有条有理。但是,当谈到北伐的对象,即敌人的部署情况时,他却茫然无知了。这使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同学所谈的那些条、理,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的和巩固了的东西?谈革命不了解国情,论北伐不明了对象,不正是“无的放矢”吗?光知道几条结论,而不了解这些结论所根据的事实材料,其所知的当然不能算作真知识。
其实,恐怕这也怪不得学生,而是因为教师也没有交代清楚。由此我联想到: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是不是在自己的教学和写作中,有满足于抽象的概念而未能引导学生和读者去获得具体知识的地方?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我们是多么需要这种“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呵!
搞历史的同志既然要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探讨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那么就必须对历史资料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1960年12月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扩大会议指出:“资料工作,包括实地的社会调查和文字资料的搜集、积累、整理和编纂,是研究和著述工作的基础……缺乏这个基础,研究工作就会流于空泛的议论,不可能做出任何好的成绩……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动手作调查、搞资料……资料工作必须有战斗性和思想性,必须为着战斗的目的和需要,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不能为资料而资料。”这一段话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即在学术工作中贯彻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我们曾经对资产阶级学派的史料观点进行过批判,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把史料和历史科学混为一谈,认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他们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去选择史料、曲解史料或捏造史料的。但是,我们批判资产阶级的史料观点,绝不意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轻视资料工作。
有过这么一种看法,好像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专门搞理论的,而资产阶级史学才是专门搞资料的。这种把史料和观点割裂开来的看法,表现为两种现象:一些人认为自己是专门搞理论的,而对于资料工作有着不同程度的轻视。在他们看来,似乎理论工作才是创造性的劳动,而资料工作是无足轻重的;或者资料工作由别人代做即可,自己是无须亲自动手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不高,还是搞搞资料吧!”在他们看来,似乎搞资料工作是完全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资料工作也是有很大意义的。
不错,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要总结历史现象,找出历史规律,并概括为正确的理论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如果不重视材料,能凭空地产生结论么?当然不能。马克思写《资本论》,钻研过一千五百种以上的书籍,可以说他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从事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工作。马克思并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但是他大约在1881年逝世以前不久,为了研究问题的需要,还根据大量的文献编写了一部《印度史编年稿》。马克思要求他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事实作根据。他说:“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这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不先完成这种工作,便不能对于现实的运动,有适当的说明。”正因为这样,他才能从事实中总结出科学的理论,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一些资产阶级史学家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好像很不重视观点,但是他们在处理史料时,果真没有自己的观点么?当然也不是。就以胡适派来说,实用主义就是他们的总观点。古代的历史学家,也是既讲材料也有观点的。司马迁作《史记》,就有“太史公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有“臣光曰”。这就是观点。人们在研究社会历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中,是总会有着自己的观点,总会表示出自己赞成什么和反对什么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史料和观点割裂开来。历史研究工作应该从史料和观点必须统一的角度上去进行。懂得了史料和观点的统一,也就懂得了史料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加以轻视。
近年以来,一些同志常常说,我们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中应该“以论带史”。“以论带史”,可以有正确的理解和作法,也可以有错误的理解和作法。在这里,如果把“以论带史”理解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对于全部历史研究过程的指导,如毛主席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那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把“以论带史”理解为对于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不需要先具体的分析具体情况,而只要依靠现成的结论,“带”上几条合乎口径的史料,即算完成了科学任务,那就是完全错误的了。这种理解和作法,违反了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历史学同样是这样,总是先接触到大量的史料、事实,然后才能引出结论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也是从大量的实际材料中总结出来的。一切部门的科学研究总是如此:从事物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科学的观点;这种科学的观点,反过来指导着对新事物的探索;而对新事物研究的结论,又不断地丰富着和发展着原来的观点。如此循环往复,一步深一步,以至无穷。因此,那种认为无须对历史材料进行艰苦的劳动,而只依靠若干现成的概念,就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观点,必将把“以论带史”变成为“以论代史”,从而必将导向历史科学的取消。恩格斯说得好:“不把唯物主义的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导的线索,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将历史的事实宰割和剪裁来适合于它,那末唯物主义的方法就变成和它相反的东西了。”
当然,我们说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是就研究工作的过程来说的,而并不是说在一篇论文和一本著作中必须把所接触到的材料都排比出来。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
就研究的过程看,材料形成了观点;就论文的表现看,观点统率着材料。在材料形成观点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起着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是历史实际材料形成的。材料形成观点,观点指导材料;材料再形成观点,观点又指导材料。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是这样一步深一步地前进着的。


查看完整版本: [-- 谈观点和史料的统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