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刘大年著文论康熙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6月 -> 刘大年著文论康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1-06-29 00:00

刘大年著文论康熙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刘大年著文论康熙
《历史研究》1961年第三期发表了刘大年的《论康熙》一文,对清朝开国的第二个皇帝作了新的评价。
文章认为,康熙在国内和对国外的斗争,都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值得珍视的篇页。在国内,康熙统治期间,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当强大和统一的封建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在这个条件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点。对国外,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繁盛的国家,屹立于亚洲东部,这使正在把触角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并且对于亚洲邻近国家抵制西方侵略势力也有影响。
由于上述结论可能产生两个重要问题:既然康熙的统治和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应该肯定,那么贯串整个清代历史的以汉族为主体反对清朝统治的民族斗争,又该如何解释呢?既然康熙的对外斗争具有反殖民主义性质,那么清代前期的闭关政策,又该如何解释呢?作者给予了答案。
作者认为,关于反满民族斗争的性质,应当作具体的分析。全部清代历史上的反满运动,是和当时的主要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紧相联系的。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发展,决定着反满运动性质的变化发展。清政权入关使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成为非常突出的矛盾。反满派地主阶级与拥满派地主阶级之间的战争,代替了全国范围内农民反对地主的战争。当时反满运动是从属于地主阶级内部斗争的,而不是一种革命运动。因此,事情并不是这样的逻辑关系:肯定了康熙的统治和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就应当一律否定清代历史上的反满运动;或者相反,反满运动既有革命性,康熙的统治、清代前期的历史就是倒退的,应一概否定。作者认为,关于“闭关政策”,也不能笼统地讲它是否有利于中国前进。对外闭关如果是指清朝的统治使中国照旧保持封建经济的落后状态,孤立于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世界之外,当然事实就是如此。但通常讲闭关自守,主要指清政府对西方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它在这一点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清朝统治初期,中国本不是一个对外闭关的国家。后来清政府的态度一反从前,显然是欧洲殖民势力长期在海上活动,并日渐增长的结果。
文章又提出康熙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问题。作者认为,当时的商品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有相当高的水平,但封建土地制度和自然经济的势力却强大得多: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而不是资本主义因素普遍存在。康熙的统治是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统治,没有为资本主义的降临创造条件、开辟道路。
最后,文章对康熙和彼得大帝作了比较,说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或适合状况造成的阶级斗争形势有它的客观规律,每一个成了社会力量的英俊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康熙与彼得都称得上是天资英武、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们具有坚忍一贯、奋发为雄的特色和其他相同点。但是,社会经济条件、阶级斗争形势给康熙与彼得的安排是如此不同,这就使得他们能够执行的任务也大有区别。当然,如果说杰出人物对社会命运并不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也是荒谬的。不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同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个人的才能、性格只有在当时、当地社会关系容许的范围里,才成为社会发展的活动力量,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活动力量。


查看完整版本: [-- 刘大年著文论康熙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