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海上灯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7月 -> 海上灯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陆拂为 1961-07-29 00:00

海上灯标

第8版()
专栏:

海上灯标
陆拂为
夜晚在舟山群岛航行,人们能看到壮丽的海洋灯光。屹立在狂风怒涛中的灯标,闪耀着红、蓝、白各种色彩的光芒。它指引迷路的航船驶离暗礁险滩;它迎接满载的渔舟平安归港;它关怀地注视生活在海上的人们,使他们安心进入甜蜜的梦乡……。长涂渔港管理灯标的刘圣安同志,给我讲过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一百十多年前,有条来自福建的渔船触礁沉没,幸免于死的魏阿才随浪漂流到庙子湖岛。这个孑然一身的渔人,决心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四海渔人避免惨痛的海难。他定居在这无人的海岛上。从此,每逢黑夜和雾天,山顶就出现熊熊大火,它撕破黑沉沉的海空,让正和风浪搏斗的渔人绕开暗礁,辨清航向。几十年中,就如日出日没、潮涨潮落一样,他准确无误地执行这种崇高的义务。可是有天黑夜,火光突然灭了,人们登上海岛,发现老人已溘然长逝,但他手里还紧握着一根没有燃完的木柴。渔人为了纪念他,替他塑像立庙,把这山改名为放火山。1958年9月,共产党员刘圣安怀着思念、激动、自豪的心情来到庙子湖岛,他和工人们要在这里建造一个永放光芒的海上灯标。
刘圣安是六横岛人,从童年就常摸泥螺、捉沙蟹、钓鲑鱼,也常悲痛地听到熟悉的叔叔伯伯的渔船误撞岩礁而葬身于蓝色的深渊的事。满了十四岁,刘圣安就上船当小渔工,他常听到老渔人用低沉的声音唱着悲惨的渔歌:“前面有险礁,后面有风暴,捕鱼难饱肚,有儿难养老……”在灾难深重的过去,人们每次出海都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真是:“三寸板(船舱板)里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人们把海上点灯建塔作为世上最大的善事,但在反动统治的漫长岁月中,只在少数的主要港口,有几个灯塔;辽阔的舟山渔场的许多岩礁险滩,却没有一座导航的灯标。直到红旗插上海岛,祖祖辈辈渔人的愿望才实现。1955年,水产部渔业航海安全工作团来了,刘圣安怀着父老乡亲们殷切的期待和祝愿,踏上建设海洋灯标的征途。
富饶美丽的舟山渔场有无数各种各样的海礁。它们犬牙交错,星罗密布。为了征服险礁,必须不畏风浪,在浪大潮急的大海中,刘圣安选中了一个形状像船的孤礁。他在海面等候了一个月,找到一个漫流轻涌的机会拢上礁。突然,海上风暴怒吼,高高的浪峰吞噬着岩石,冲激起雷鸣般的巨响。在这严重的生死关头,刘圣安沉着地指挥钻石洞的石工们轮流穿上两套救生衣,分批捶着绳索爬回舢板,当他自己最后跳离船礁时,咆哮的海浪几乎把他卷走了……。就在这里,他们冒着风险六登船礁,终于建成了灯标。
1958年9月,他准备在野猪礁建设一种混凝土高基墙的灯标,以防止涨潮时海水漫浸腐蚀灯标的铁架。但是,野猪礁常年沉在水下,落潮时方始露出海面三个钟头。怎么能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不间断地浇灌完二十七包水泥呢?这时,南峰山的渔人热情地说:“野猪礁就在家门口,我们熟了,不会触礁,但我们要为四海广大渔民出把力。”于是,海上开始了一场紧张的战斗:大船上的渔人自告奋勇地在海面浇和混凝土,许多弄潮能手划着舢板,乘风破浪,穿梭往返,川流不息地把和好的水泥送上岩礁。很快地海上灯标就在泡沫浪花中巍然屹立。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刘圣安这个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小渔工,开始向广阔深博的知识大海去航行。识字太少,他根据记得的戏文对照唱本学文化;不懂几何,他用各种土办法来进行测算;他废寝忘食地捧着土木工程手册,到处向人求教……。就这样,边学边干了三年,他逐步掌握了工程、潮汐、风力、波度各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工作,并有初步设计能力的灯标工作者。到了1959年,舟山渔场主要的门、湾、海道都已装置起安全航标,刘圣安又赶到吕泗洋去敷设漂浮在海面的灯光浮筒。在渔业航海安全工作团离开舟山后,他就担负了检查修理的任务。
今年4月9日傍晚,海洋气象台发布了紧急大风警报。突然,第五号浮筒的灯光灭了。五号浮筒是避风港口的眼睛,人们必须首先找到它,才能发现其他航标,顺利返港。刘圣安不顾风大潮急浪头高,立刻跳上了机帆船,冒着八级大风赶去,只见浮筒正在大风大浪中急剧摇荡。小舢板是上不去了,只有使航船强行靠拢。这时,一个大浪把船推向前,船头上的铁锚撞在浮筒上折断了,船已无法抛锚停泊……。在这危急关头,刘圣安就和两个海员背起工具,纵身跳过去。他们踏上浮筒,顿觉头晕目眩,天旋海转,连从来不晕船的海员陈如根和屠惠根也张嘴大吐起来。大家承受着风浪的袭击和难忍的晕眩,齐心协力工作了一个小时,终于使这只眼睛重放光明。这时,风更大,浪更高,徘徊在港口海面的渔船看到灿烂的灯光,像归雁一样排成长列急速驶来。
刘圣安讲完了这些故事,微笑着对我说:“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机动船只的增多,需要有更多光度更亮,质量更好的灯标,任务仍然是艰巨的。但是,现在建立灯标的地方毕竟听不见遇难触礁渔民凄惨的叫喊声了。即使人们是第一次来到舟山渔场,他只要对照海图,遵循航标,就能通行无阻,一路平安,好比汽车夜晚开进城市一样……。”他激动地拿出一本笔记本给我看,里面记有流行于舟山的渔歌,渔人热情地歌颂灯标是“神灯”和“夜明珠”。此外,还有许多他自己创作的新诗,我被动人心弦的诗句吸引住了:“无情的风浪徒然向它袭击,它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亮……。”我想:它不仅确切生动地描绘了海上灯标的形象,不也正是许多灯标工作者的写照么!我望着他那激动得微红的脸,脑际浮现出放火山上白发老人的崇高形象。老人临死时紧握着的火炬,现在已传到最忠于职守的人们手中,变成壮丽的永不熄灭的海洋灯光!


查看完整版本: [-- 海上灯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