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毯的家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7月 -> 在毯的家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魂 1961-07-30 00:00

在毯的家乡

第6版()
专栏:遊记

在毯的家乡
李魂
和田,这块沙漠边缘上的绿色宝石,它是那样古老,又是那样新鲜。
站在古鲁巴克街口,北望和(田)喀(什)大道。迤逦远去的道路像一条纽带,把边远的和田与喀什、乌鲁木齐和祖国的伟大首都联结起来。在古代,和田叫“伊里齐”,是个驿站。传说,从这里到一趟北京城,来回最少也要三年时间。一直到解放初期,和田和外界交换邮件的工具也只有一辆马车,以最快速度跑一趟喀什,来回得半个多月。现在,天上有飞机,地下有汽车。新和田与祖国内地和新疆其他各地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从古鲁巴克街口南望,昆仑雪峰有如白发苍苍的老人。它是那样巍峨,那样壮丽。它严峻地注视着一切。我们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写过这样的名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是的,莽莽的昆仑老人,是和田古城历史的见证人。
在和田城外的玉龙喀什河畔,座落着和田人民引为骄傲的地毯厂。
古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和田工艺发达,甲于全疆。最其著者,一曰?毯。而毯尤佳,有丝织毛织二种……”。相传,在十世纪以前,和田地毯便以它的制作精美、图案色调鲜艳而名扬中外。
在一个下雨天,我到向往已久的和田地毯厂。在高大的厂房里,竖立着许多织毯机架。有的机架一直顶到房梁,这是专门用来织又厚又大的美术式毯子的。据说,北京怀仁堂主席台上铺着的一张民族式大地毯,就是这儿工人的创作。我穿行在一行行机架之间。在这些机架上,挂着一块块尚未完成的地毯。地毯的式样和图案各有千秋。有严谨匀称、朴素大方的古伊朗式花样;有艳丽绝美的东方式图案。在那几面高大的机架上,是花式突出、色调鲜明的美术式(又称天津式)图样。这种毯子织成后,经过匠人精心的剪裁,花花草草将像浮雕一样突现出来。
在这些机架下面,排坐着心灵手巧的匠人们。每个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有节奏地拉线结扣,动作和谐而优美。他们只凭记忆便一丝不差地编织成复杂的图案,还要时刻注意着与同架合作者协同步调。我心底大声赞美这些朴实、勤劳的艺术家们,是他们那双灵巧的手,装点了我们如花似锦的生活!
五十五岁的买买吐逊和三十九岁的奴尔买提阿洪,都是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织毯子的。在正式学织毯前,都有一年时间给师傅做无偿劳役。一套织毯技术竟要两、三年才能学会。等到出师后单独立架工作时,又得受巴依、拜克、行头等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买买吐逊就曾以一星期一秤子(十六市斤)包谷的工价,给一家地主织了三年毯子。三年内他吃饭、睡觉和工作全在阴暗污浊的机架下面度过。奴尔买提阿洪不但给地主织毯子,还给地主种地。有时,从地里走回家,竟饿得昏倒在地上。
千百年来,对织毯技术和工具的任何一点点改革都被视为叛逆的行为。落后笨重的机具就这样一直被保存下来。1949年和田解放后,古老的频于衰落的织毯事业才恢复了青春。进驻和田的人民解放军,从自己生产的粮食中拿出一部分做为基金,招纳了四、五十个失业的流浪工人,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毯厂。这就是今天和田地毯厂的前身。几年来,这个小小的地毯厂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今天已是拥有六百多个工人,设有一百六十多个机架,年产一、二十万平方米地毯的工厂。
1957年,从天津地毯厂寄来了一种新式样品。这种厚厚的花儿浮雕出来的毯子,叫做美术式或天津式的地毯。维族工人们一下子爱上了这种样式,热切希望学习。1958年初,党从天津派来了一位姓刘的老师傅。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刘师傅教会了二十八个徒工。后来,工厂又选派出十二位徒工去天津学习,又陆续聘来五、六位汉族师傅。目前,已经有一个车间专门生产这种美术式地毯了。汉族老大哥的先进技术,在遥远的玉龙喀什河畔开花结果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在毯的家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