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农民喜爱“王锄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7月 -> 农民喜爱“王锄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学愚 1961-07-31 00:00

农民喜爱“王锄头”

第2版()
专栏:四川通讯

农民喜爱“王锄头”
新华社记者 张学愚
四川南充市西门桥头的一家铁匠铺里,两盘红炉,六个匠人,每天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地忙个不停。不少进城赶集的农民经过这里,都亲昵地和店里的一位老匠人打着招呼。这位受人尊敬的老铁匠,就是南充市有名的“王锄头”,他最近才从地方国营红旗机械厂调来专门为农民修理锄头。
“王锄头”名叫王荣华,解放前在南充县城西门外开店,专门修理锄头,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他的最大的长处是:工作认真,不嫌麻烦。农民上店来“背”锄头(锄头挖钝了,在口子上加钢淬火),他总是耐心地征求农民的意见,了解锄头的用途,然后改进操作,保证质量。日子一久,他便从农民那里得到了许多启示,积累了不少经验,修理的锄头也越来越好。许多农民反映:王师傅“背”的锄头用起来利落,挖到石头不卷口,碰到树根能斩断;用来铲田边、搭田坎,锄板上不会粘稀泥。王荣华在长期和农民频繁接触中,还摸索到一条规律:西路地区山地多,土质松,锄板要宽,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东路地区平坝多,土质硬,锄板要窄,才挖得深。所以,凡是他“背”的锄头,都适合于地区特点和农民的喜好。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南充县,数十里外的农民,都远道前来找他“背”锄头。许多人只知道他姓王,不知道他的名字,就称呼他为“王锄头。”“王锄头”便由此得名。
为了支援国家工农业生产建设,王荣华在1958年参加了国营工厂,生产机械和零件。可是,许多农民对他还是念念不忘,一些老相识碰见他,都说,“王师傅,你到哪里去了啊,还是回来给我们‘背’锄头吧!”今年5月份,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他和一些铁器业的老师傅又从国营工厂调出来,到铁器生产合作社专门生产小农具和炊事用具。铁器生产合作社根据他的专长和农民的要求,仍然分配他到西门外设店修理锄头。他重新开业的那天,许多进城赶集的农民来向他祝贺,一个小小的铁匠铺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有的农民赶快跑回家把锄头取来请他“背”。
王荣华回到铁器生产合作社后,工作中仍旧保持他原来的优良作风,工作认真,从不马虎。比如,锄上的背铁总是煅得扎扎实实,不现断纹;锄板总是打得又光又平,厚薄均匀;锄头口子的钢火总是要加满两角,保证锋利耐用。除此之外,他还把国营工厂的质量检验制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上,每天下班以后,就把伙计们召集起来,对当天的产品一件一件地进行鉴定验收,不合质量标准的绝不出店。有一次,伙计杨盛友“背”的一把锄头没有把锄板打平,厚薄不匀。王荣华便拿着锄头对他说:“农民兄弟的东西,一定马虎不得。”说罢便举起手锤敲打起来。第二天,这把锄头的主人蔡世兴取货时,拿着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满意地称赞道:“王师傅,你丢了这么几年,手艺还在咧!”
王荣华不仅在操作上保持和发扬了原有的特色,而且在经营作风和服务态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他在国营工厂的这几年中,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过去,他认为给农民“背”锄头,只不过是一种买卖关系,为了赚钱,现在他的看法改变了,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弟兄,大家都在建设社会主义,能够为农民弟兄做点事,就是为农业贡献了一点力量。因此,他除了认真负责地给农民“背”锄头以外,还热情地为农民修理各种工具、农具,尽量给予方便。一里公社社员张之清进城来“背”锄头,顺便带来一把用钝了的镰刀,请王荣华修理。他对王荣华说:“王师傅,锄头留在这里,我下次进城来取;这把镰刀要用来割猪草,烦你马上修一修,我等着它用呢!”王荣华接过镰刀看了看,二话没说,就放进炉膛里去了。约莫半个钟头光景,张之清便拿着一把锋利的镰刀,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最近,送上店来修理的锄头越来越多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农民喜爱“王锄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