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学技术 钻技术——记上海机床厂怎样培养和使用技术人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8月 -> 学技术 钻技术——记上海机床厂怎样培养和使用技术人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贺昌华 季群 1961-08-31 00:00

学技术 钻技术——记上海机床厂怎样培养和使用技术人员

第3版()
专栏:上海通讯

学技术 钻技术
——记上海机床厂怎样培养和使用技术人员
本报记者 贺昌华 季群
上海机床厂是一个大型专业磨床厂。解放以前,它是国民党官僚资本经营的“中国农业机械公司”所属的一个工厂。当时只生产一些锄头、轧花机、打谷机等简单农具。1950年造出了第一台磨床。在经济恢复时期,他们一年能增加一种新品种的磨床;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增加六种。三年大跃进中,平均每年增加十九种,并且从仿造进入了自行设计,从制造一般磨床发展到制造精密磨床。1960年制造的磨床,自行设计的比重已经占到77.3%。磨床的年产量,也从几十台、几百台,迅速增加到几千台。到1960年,这个厂生产的磨床已经陆续支援了全国各地两千多个厂矿企业。
技术队伍迅速成长壮大
要创造第一流的产品,需要有一支有觉悟有相当水平的技术队伍。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一支磨床设计制造的专业技术队伍,在上海机床厂迅速成长壮大。目前,全厂共有工程技术人员四百多人。不少老一些的工程师,已经被提拔到技术工作的领导岗位上来;不少青年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担负主要的技术工作;不少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技术人员,现在的文化水平也达到了大学的程度,有的已经作了精密磨床的主任设计师。1947年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出来的工程师陆锦衣和梁仁圻,解放以前只是“中国农业机械公司”的实习员,现在却分别担任了设计科的正副科长,直接领导着近一百人的设计人员队伍,担负了全厂繁重的新产品设计任务。1956年从南京机器制造学校毕业的青年助理技术员王开元,最初看复杂的图纸还有些困难,现在已经担任了两种曲轴磨床的主任设计师。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寿奎富,解放以前是在“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干活,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现在已经在夜大学读完三年级,作了精密磨床的主任设计师。他负责设计的一种万能螺纹磨床,要求加工出来的工作物精度能够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四十分之一。到1961年7月底止,这个厂共培养出三百多名技术人员,不仅解决了上海机床厂发展磨床生产的需要,还陆续抽出二百三十五人(其中工程师三十四人,技师十二人,技术员一百八十九人)支援了其他工厂的建设。
多方面创造学习条件
如何迅速培养出一支有觉悟有相当水平的技术队伍,是上海机床厂的党组织和行政领导方面经常考虑和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几年来,他们除了不断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技术人员摆正政治和技术的关系,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缺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发愤图强、攀登技术高峰的雄心壮志以外,在日常工作中,很注意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学习技术,钻研技术,掌握技术,并有计划地、有目的地从各方面为技术人员学习技术、钻研技术、掌握技术创造条件。
这个厂经常采用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合作的方式,组织技术人员下车间,发展新产品,改革老产品,实现重要的技术革新,解决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便于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钻研技术,发挥专长,从1954年以来,设计科和工艺科绝大部分的技术人员都固定了工作岗位,固定了专业。他们对技术人员的使用也比较放手,使很多青年技术人员和工人出身的技术人员能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外文知识和技术资料,对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扩大技术知识领域,是很重要的。因此,厂里搜集了很多技术资料,订购了一些必要的外文杂志。1955年,根据工作需要,曾经抽出一部分技术人员,轮流脱产专门学习俄文。以后,又组织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年德文。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青年技术人员和工人出身的技术人员学习英文,组织老一些的技术人员学习日文。目前,不少工程师已经掌握了三种到五种外文。
厂里还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业余教育系统。通过这些业余教育,为职工们和文化水平较低的技术人员进一步掌握技术理论和基础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他们还陆续组织了少数技术人员到交通大学等去听课。
这个厂结合工作的需要,还有计划地组织技术人员搞试验研究,作总结,写技术论文,举办专题讲座等。不久以前,设计科和工艺科的技术人员就写了十几篇技术论文。最近,厂里又组织了“国内外机械产品发展情况”、“齿轮磨床发展方向”、“热处理的国际水平”等问题的专题讲座。
这个厂的党组织和行政领导方面经常鼓励技术人员设计制造精密尖端产品,努力掌握新的技术,即使遭到失败,领导也是积极鼓励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如1958年,设计人员提出试制一种技术要求极高的磨床。由于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够,搞了部分结构过高的设计,因此很长时间没有试制出来。但是,领导方面并没有埋怨他们,而是积极鼓励他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领导方面的帮助下,设计人员从中接受了一条经验教训:要有雄心壮志,也要有踏实精神。他们马上对那部分结构实事求是地改了过来,试制的情况就比较好,最近试车已经基本上达到要求。
二丝和四丝的争论
在处理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中,上海机床厂的领导方面很注意发扬技术民主,提倡自由辩论,认真听取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意见,而不忙于作结论。因此,厂里技术民主的空气比较活跃,很多正确的意见得到发扬,技术人员心情比较舒畅,敢于负责地去做工作。在工厂的会议室或俱乐部里,常常可以看到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摊开图纸,争论一些技术问题。在争论中,各抒己见,有时不是工人一边,技术人员另一边,而是这部分工人和技术人员在一边,另一部分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另一边。
厂里流传着一个二丝和四丝之争的故事,故事的原委是这样的:
外圆磨床,是这个厂的主要产品之一。按照规定的标准,这种磨床的床身导轨的精度,每一米长的平直误差不得超过二丝,以此来保证磨床加工出来的工作物误差不超过一丝。过去,车间一直按照这个标准生产。
在去年技术革新运动中,长期加工这种导轨的磨工虞思忠,提出导轨的精度标准可以从二丝放宽到四丝。他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放宽到四丝以后,加工出的工作物的精度同样可以达到一丝的标准,而这样却可以大大提高导轨精加工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他所在车间的党支部书记、车间副主任和一个大学在厂实习的一部分师生,支持他的意见。但是,设计科和技术检查科绝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坚决反对,坚持二丝的标准。他们的理由是:厂里过去一直按二丝的标准生产,才保证了产品有较高的质量,现在要放宽到四丝,能不能保证加工出的工作物达到一丝的质量要求,没有把握,也缺乏根据。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采用二丝的标准,他们也是有根据的。车间有不少老磨工支持技术人员的意见。
工厂党委会认为这是技术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决定组织双方展开辩论。党委书记、总工程师等领导人员都参加了辩论会。辩论进行得十分激烈,一次辩论得不出结论,又组织第二次、第三次……。大家都摆事实、讲道理,并且一边辩论,一边试验分析。为了说服对方,双方都分头找资料,寻数据,有的人还出去访问了大学教授,听取了使用这种磨床的用户的意见。
在辩论到最激烈的时候,曾有部分同志在发言中指责技术人员坚持二丝,是“不积极支持新生事物”,“有保守思想”,并且说这场争论是“两条道路的斗争”。领导方面当场明确指出:这是一场有关技术问题的辩论,不是争论政治思想问题,鼓励大家大胆发言,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
经过多次辩论,在技术上仍然得不出结论。领导方面决定,继续作正规的科学试验。试验由领导干部主持,双方派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并且邀请了第三者参加。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作了各种放宽标准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放宽标准的根据还不成熟,放宽以后有时加工出的工作物精度能够达到一丝的要求,有时却不能达到一丝的要求。
领导方面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车间仍然按照原来的标准生产。
二丝和四丝之争,向职工们作了一次深刻的技术民主的教育,互相商量研究的风气更浓厚了,也进一步鼓励了技术人员去认真钻研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
上海机床厂技术人员学习和钻研技术的领域还非常广阔,还有很多新技术的空白点需要去填补。如何进一步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学习技术、钻研技术,仍然是摆在工厂党组织和行政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调查访问中,不少技术人员积极向我们反映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不少老一些的工程师已经被提拔到技术工作的领导岗位上来,但是他们一般都是会议和行政事务工作较多。主要的技术人员应该担任技术方面的领导工作,但是可以考虑尽可能让他们多作一些直接和技术有关的领导工作,另外再配备一些组织能力较强的干部,多担负一些行政事务工作。同时尽可能减少他们的兼职。其次,要尽可能精简会议,提高会议的质量,缩短会议的时间,减少业余时间的会议活动,以保证他们有必要的自修和休息时间。另外,对于一部分青年技术人员,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和教育他们积极进取,一方面抓紧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在业务上严格的要求他们勤学苦练,踏实钻研,发愤自修,并虚心向老一些的技术人员和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力求把根基打得扎实,成长得快一些。


查看完整版本: [-- 学技术 钻技术——记上海机床厂怎样培养和使用技术人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