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感谢天津曲艺艺术家们的演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8月 -> 感谢天津曲艺艺术家们的演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沈彭年 1961-08-31 00:00

感谢天津曲艺艺术家们的演出

第8版()
专栏:

感谢天津曲艺艺术家们的演出
沈彭年
天津市曲艺演出团来京演出,已经结束。艺术家们声情兼至的说演弹唱,为我们说唱了形形色色古往今来的人物,许许多多悲欢离合的情节。形象栩栩,歌声嬝嬝,艺术上得到了享受,只有由衷地道一声:感谢。
他们演唱的京韵大鼓《珠峰红旗》、梅花大鼓《回民之母》、单弦《二上庐山》、时调《心连心》等鼓曲节目都相当精采。这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段子,原词有人物有情节,演唱有创造有革新。登山英雄的崇高风格,英雄母亲的凛然不屈,老工人抚今追昔的悲感交集,下放干部和社员的鱼水关系,都演唱得历历如绘,令人激动。当然,这些节目也都还有继续锤炼加工的余地,仍然可以精益求精。或者原词,或者唱腔,或者表演,或者伴奏,这且不提。
他们也演唱了优秀的传统鼓曲节目,有的也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彩舞的《剑阁闻铃》是其一,林红玉的《金定骂城》也是其一。这两段老唱词写得好,演唱得入耳动心却不是容易事。《闻铃》孤零零地描绘了唐明皇雨夜闻铃的绵绵哀愁;《骂城》热闹地描绘了樊金定、薛仁贵、唐太宗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前者容易唱瘟,失于单调平板;后者容易唱火,失于紊乱无章,是容易犯的毛病,唱好了的确不容易。她们把这两个段子都唱得妙到毫端,不瘟,不火,可是她们还是自谦未能曲尽其妙。小彩舞苦思如何更深刻地表现唐明皇的内疚;林红玉企求更有力地暴露“金口玉言”造成的罪恶,真是“壮心不已”了。这且不提。
两位艺术家的这两个好节目来处不易。三十年前,小彩舞在南京听到梨花大鼓名家董莲枝的《闻铃》,一心倾慕。好容易得到了印行的曲本,又因为文词“典雅”,一时不能全解,于是抱着《辞源》钻研,直到1936年才在天津演唱出来。其后又得到了韩永禄、冯质彬、刘文有等多位师友的帮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目。1950年,她的嗓音一度喑哑,不能再唱响遏行云的高腔,只好刻苦钻研曲词内容,以低回婉转的声腔来洗炼旧作,二十五年无间断的揣摩创造,唱出了我们今天听到的《剑阁闻铃》。还是“鼓界大王”刘宝全在世的时候,作为刘派京韵大鼓传人的林红玉,爱上了《金定骂城》这个段子,这本来是白(云鹏)派的拿手曲目。她同情樊金定的遭遇,痛恨薛仁贵的负义和贞观皇帝的冷酷,又觉得白派的唱法是哀怨有余而激烈不足。囿于派别观念的师友一再阻挠林红玉唱《骂城》,她却一心要唱好这个曲目。二百来句唱词是几经攒凑才得到的!一经歌唱,于是诸家敛手。唱到现在也快二十年了,还在根据推陈出新的精神不断锤炼。于是我们听到了“刘派”的《金定骂城》。
语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希望曲艺演员都用这种精神来对待一切曲目,使得优秀传统节目愈益发出夺目的光华,使得更多的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曲目为听众“入乎耳,著乎心”。作为曲艺爱好者,真是机会难得。


查看完整版本: [-- 感谢天津曲艺艺术家们的演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