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上海市针灸研究工作者 讨论经络的本质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9月 -> 上海市针灸研究工作者 讨论经络的本质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1-09-29 00:00

上海市针灸研究工作者 讨论经络的本质问题

第7版()
专栏:

上海市针灸研究工作者
讨论经络的本质问题
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最近连续举行了五次学术讨论会,就针灸治病的原则,主要是“经络”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上海中医学院、上海第一、第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铁道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仁济医院、广慈医院、第一、第六人民医院等单位四十余人。
针灸为何能治病?根据中医理论,针灸治病在于疏通“经络”的“气血”,调整“经络”的“虚实”。“经络”好像是一个担任人体各部分联系任务的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针灸的作用就是通过这个联络网实现的。因此,探讨“经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阐明针灸的作用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讨论会上,对“经络”的本质的讨论可以归纳成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经络”本身是存在的,是人体内一个独特的系统。许多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针或灸某一条“经”上的穴位能治好远离施针或施灸处而与这条经有联系的内脏或其他部位的病变。另外,某一内脏发生病变也会反映到远离内脏的身体表面形成过敏点(又称压痛点,以手指按压该处会产生疼痛)。同时内脏或身体其他部位有了病,在耳廓的一定区域内也可找到压痛点。他们认为上述这些事实所揭示的规律还不能用现代已知的生理知识来解释,只有“经络”才能完善地加以概括。有些人还提出他们在临床上常常见到针刺后在身体表面出现符合于“经络”循行路线的行走感觉。在某些实验中也发现皮下有符合“经络”分布的“管状通道”。测定皮肤电阻、电位发现皮肤上高电位、低电阻点的分布也符合于“经络”的分布。他们把这些显示有“经络”样线路的现象,称之为“经络现象”。“经络现象”的出现是“经络”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明。
另一种见解认为,现代生物学已经反复证实机体各部分功能所以保持协调,机体与环境所以保持平衡,都是通过神经的调节与体液的调节实现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先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然后有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官,影响该器官的功能活动。体液调节是指来自内分泌腺或任何组织细胞的激素或代谢产物等一切化学物质,凭借血液循环或其他途径传递到体内各处,影响各相应器官的活动,使彼此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由于人类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机制已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神经系统管辖,所以神经的调节和体液的调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神经反射为主的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担负起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和平衡的任务。会上不少人主张“经络”理论所提出的一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综合调节的机制来理解。如针刺促进小肠的运动,针刺使周围血液中白血球计数增加,针刺摧乳,针刺调整血压,针刺治疗阑尾炎等作用基本上是通过以神经反射为主的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实现的。实验也证明,压痛点的形成与神经系统有关系。总的说来,身体表面各部分相互间的联系,与内脏相互间的联系具体的途径可以通过轴突反射,通过交感神经的营养作用,通过脊髓节段性的联系,通过特定的生理机能联系——特定的反射弧,通过因病理条件而改变了的特定反射——病理反射等引起近距离同节段或跨越几个节段的联系;更可以通过特殊的投射系统与非特殊的投射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特别可能是影响了皮层的边缘系统,引起更远距离或全身性的作用;如果有体液的因素参与,则影响更将广泛和持久。他们认为有些现象,如测定皮肤电阻、电位发现的“经络”样线路,以及用某些实验找到的皮下“管状通道”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针刺后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循“经”行走的感觉,他们认为可以用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的过程来解释。
持第一种见解的人有许多也承认“神经体液”与“经络”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认为尚不能以此来说明全部的事实。持第二种见解的人则认为“经络”是祖国医学里用来概括体内各部分各种相互联系现象的一个总的名称,而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则是人体各部分各机能之所以保持紧密联系的已知的物质基础。
在讨论“经络”本质的过程中,也涉及到“穴位特异性”,压痛点与穴位的关系,针刺后感觉的循“经”行走,和“经络测定”等问题,会上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上海市针灸研究所)


查看完整版本: [-- 上海市针灸研究工作者 讨论经络的本质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