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参加劳动 联系群众 钻研科学——记全国植棉能手曲耀离的生产研究活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09月 -> 参加劳动 联系群众 钻研科学——记全国植棉能手曲耀离的生产研究活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莎荫 1961-09-30 00:00

参加劳动 联系群众 钻研科学——记全国植棉能手曲耀离的生产研究活动

第4版()
专栏:山西通讯

参加劳动 联系群众 钻研科学
——记全国植棉能手曲耀离的生产研究活动
中共运城县委通讯组 本报记者 莎荫
全国植棉能手曲耀离,现在是山西省运城县龙居公社的副主任。他当劳模十来年,不离劳动,不离群众,不离科学。社员们说他是“扎根正不变色”的老模范。
庄稼人的本色
曲耀离既是公社干部,又是南庙大队第十四生产队的社员。提起曲耀离的劳动,不要说南庙大队,连周围几十里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从1951年被评为全国植棉模范以后,参加体力劳动更加积极。他经常起早摸黑,废寝忘食地钻在地里,看着棉花生,扶着棉花长,从种到收的一百八十多天中,他像照管小孩一样照管棉花。
这还是今年6月中的事:正是棉花现蕾浇水的要紧时刻,山西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的王辅成和曲粹甫找曲耀离研究问题来了。他们知道曲耀离大清早不会在村里,就凑了个吃早饭时分,一直到家来找他。不想刚进门,就听见曲耀离的妻子正向孩子发牢骚:
“……人里头少有你爸这号人,天天吃饭都得请!”
客人们已经猜出曲耀离不在家,可还是问了声:“耀离还在地里呀?”曲耀离的妻子先让客人坐,后来又向客人指着饭桌说:“常是这样,烧熟晾凉,耀离一年吃这‘回锅饭’就没个数!”
两位专家等了近一个钟头,曲耀离还没回来,曲耀离的妻子看见客人等得有点着急,打发孩子到地里把他找回来。曲耀离一进门,两位熟朋友就打趣地说:“当模范还能不吃饭吗?”曲耀离笑了笑说:“消停的买卖,紧趁的庄稼,迟吃一顿饭没什么,可这水要浇不好,今年的棉花一定要受影响!”
曲耀离就是这样成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和社员劳动在一起。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曲耀离当了公社副主任,按说他担负的社会工作繁重,劳动少点也不足为怪。但是,曲耀离硬是把好多工作捎带着干了,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他的棉花地里,他亲身参加劳动得来的工分,是和一般社员不相上下。1958年他做了三百二十二个劳动日;1959年做了二百九十五个;1960年做了三百个;今年1至8月又做了一百九十三个。三年零八个月,平均每月做劳动日二十五个以上。
有些好心的社员,常常劝他多歇歇,有的社员还给他说过这种“体己话”:“你这么大的年纪了,又当主任,又是劳模,对生产工作招呼着就行了,为啥还那样没黑没明的干呢?”曲耀离听了这话,总是笑笑说:“劳动是庄稼人的本分,天天劳动还作务不好田禾,如今,又要指导生产,自己不下地,不能看地、看天、看庄稼,咋能说到点子上?”
社员的知心人
曲耀离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倒不是因为他年纪大,或者是有什么非凡的本领;而是因为他既坚持劳动,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他常说:“众人是圣人,依靠大家事事能如意。”他和大家一块作务棉花的时候,从来不凭自己的经验,轻易地决定什么东西,或者强要别人按照他的想法去办事,总是耐心地听大家意见,用群众的办法丰富自己的办法。给棉花施追肥,这原本是曲耀离的拿手好戏,照社员的想法,这就用不着研究,曲耀离说咋办就咋办。可是曲耀离还是和队长、作业组长、老农商量了又商量,结果就听到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大家肯定了他的多施、勤施、隔沟施肥的主张,但是还提出他没有想到的东西——根据今年棉花前茬薄厚不一的特点,对三类苗应早施肥,狠施肥。照这样办了以后,效果较明显,原来的三类苗很快消灭了,整个棉田的苗架都长得整整齐齐,结结实实。
这类事,在曲耀离身上不是一件两件。今年的虫害比往年多,可是曲耀离种的棉花没给虫吃。曲耀离说,这是大家出主意,社员一条心,狠防狠治的缘故。今年棉花虫害确实是挺厉害,特别是后期的“造桥虫”,到8月初,他们都治过十二次了,还在蔓延。有个别社员泄气了,说:“这算把力费尽了!”那时候,曲耀离也觉得不好办,不过他心里有个底:人多主意高,和大伙商量定能找出个门道来,找大家出出主意吧。正这么想,公社党委副书记谢望岳来了,耀离向他说明打算,他就连连说对,马上召开了社员大会,让大家提意见。大家讨论了一阵,90%的社员都表示要坚决把虫害治到底。社员马仲三还说:“我们搬倒油瓮拾芝麻!不彻底治虫,秋桃就完了,一株少成三个桃,一亩就是一万二。按一百五十个桃剥一斤籽棉计算,就要少收七十来斤。有人怕用药多,摊大成本,其实一亩地也不过十斤‘六六六’粉,花上块把钱,还用不了二斤皮棉,哪头合算呢?”对于用什么办法治,大家也提出了不少办法:对幼虫用1%和6%的“六六六”粉混合喷打,对蛹和成虫组织社员和学生捕捉。开了会就照样办,又打又捉,不到七天时间,虫害就被治服了。曲耀离负责经管的一百二十亩棉田里就捉出了十五六万条虫。这一下保住了秋桃,发了黄的棉株,几天工夫就缓了一口气,变得青枝绿叶,鲜花朵朵。
曲耀离相信群众,遇事总愿意和群众商量的作风,使社员都感到他平易可亲,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愿找他商量。天长日久,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社员的“知心人”了。
拜科学家为师
有三十多年种棉花经历的曲耀离,实际经验是很丰富的,从事棉花科学研究的同志都很尊重他。从1952年起,山西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就连续地总结他的经验,研究他的技术。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干部也在1959年来访问过曲耀离。曲耀离的植棉经验,特别是在风、虫、旱、涝的年景下,棉花总是稳步高产的经验,引起了科学工作者很大的学习兴趣。但是曲耀离从不认为这就到了顶,相反,他常常感到自己知道的新东西太少。曲耀离这几年热心地拜科学家为师,学习新的科学知识。
今年春天,设在运城的山西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为了系统地研究和总结曲耀离的植棉经验,就邀请他去种上三亩棉花,作为他们的学习指导田。曲耀离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既能帮助人家,也能提高自己的植棉技术,于是慷慨地答应了。他怕耽误家里和大伙种的那一百二十多亩棉花,就以家里的棉田为依据,隔几天和专家们共同在一起研究一次。曲耀离认为自己虽然劳累一点,可是学到了许多知识。过去防止棉花狂长,他常是在棉花已经狂了,才用人拉的“镰式中耕器”斩断毛根,可是往往成了“马后炮”。今年从科学家那里学得了新的方法,用灵活的“速式中耕器”防止狂长。科学工作者还告诉他:“棉花现蕾后,遇上雨水过多,不论薄地厚地的棉花,如发现果枝迅速增加或节间迅速增长,就是开始狂长的表现,就得早动手,切断毛根,防止蕾铃脱落。”曲耀离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回到家里,就选了六株棉花作试验。七天过后,他又找了另外六株对照了一下,斩断毛根的比没有斩断毛根的,株高平均低五至七公分,而果枝却增加了一点二个,脱铃率减少14.7%。这一下,曲耀离有了办法,便在大田里干起来了。在操作的时候,他又和大家研究,在犁辕上加上“月牙式豁土器”,既能给棉苗培土,斩断毛根,又能埋没小草,收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大大节省了管理用工。这事使曲耀离很受感动,他高兴地说:“人活一辈子,不知道的事情多得很,往后咱还要老老实实向人家专家学哩!”而科学工作者却从曲耀离那里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技术,特别是从棉花的颜色、叶面、生长点看缺水缺肥的办法,更受科学家的重视。他们说:“有了这种本事,对指导棉区的生产意义重大。”
曲耀离学习科学知识是不放松一点机会的。6月初,中共运城县委给南庙大队派了一个叫杜成智的技术干部,帮助曲耀离管理棉花,这可乐坏了他。杜成智刚到,曲耀离就拉他上了地,问这问那。以后,他们上地、回家吃饭的路上或是地头休息,都滚在一起了。闹棉蚜的那几天,曲耀离用“1605”药剂喷打,效果不大,就问杜成智咋回事。杜成智告诉他:“1605”是一种触杀剂,打上后下了雨,或是打不到的地方,棉蚜就不会死。建议他用“1059”,因为这种药是内吸剂,蚜虫一吃棉叶,就会中毒而死。曲耀离懂得了这个道理,就照杜成智说的办,果然很快把棉蚜治下去了。
曲耀离学科学,也不是人家咋说他就咋办。他总是要经过试验才应用和推广,从不盲目听信。今年曲耀离种的岱字棉最多,这是根据专家们的意见,经过试验以后推广的。当初有人说这种棉花不是当地的传统良种,可是他听了专家们的话,作了两年试验,证明是适宜当地生长的好品种,这才大面积种植。杜成智说:“老曲这种认真试验,因地制宜推广良种的作风,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也正因为曲耀离有这么个特点,人们都说:“曲劳模是个实数人,真值得学习!”(附图片)
姚治华插图


查看完整版本: [-- 参加劳动 联系群众 钻研科学——记全国植棉能手曲耀离的生产研究活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