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地拉那散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11月 -> 地拉那散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迎秀 1961-11-29 00:00

地拉那散记

第6版()
专栏:

地拉那散记
迎秀
地拉那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它没有冬天。去年,我到达地拉那访问的时候,正是隆冬腊月,可是地拉那的许多景象,既有点像我国北方的深秋,又有点像我国南方的雨季。柳叶儿虽然发黄了,可还是自由自在地垂在柔软的枝条上,随风摇曳。在街心花园,你甚至还能偶尔看到最后的一朵雕谢的月季花。人们穿着轻便的夹大衣,不少孩子还光着大腿。如果你到菜市走走,除了洋白菜、菜花等以外,可以看到近三尺长的“青蒜”,比我国山东省著名的大葱,还更粗更长得多。不过最惹你注目的恐怕是那熟透了的火红的大柿子和烤玉米棒了。卖老玉米的人把新熟的玉米棒放在一个矮矮的小泥炉上,烤得毕毕剥剥,随烤随卖。此外,加上路边那卖炒栗子的小摊子,这不是有点像我国北方的深秋景象么!听阿尔巴尼亚的朋友说,阿尔巴尼亚靠近海滨的整个地区都在地中海气候区内,冬季多雨。地拉那就是这样,而且这种多云多雨的天气要一直继续到阳春四月,至于夏季,则每天都是阳光普照,雨反而变成十分罕见的了。尽管这是地中海式的气候,但是,从它那连绵的阴雨天来看,真有点像我国南方的雨季。
一天雨刚停,街上行人不多。恬[tián]静优美的地拉那,显得更加幽静了。人行道上的松树、梧桐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被雨洗得翠绿晶莹,横穿过斯大林大街的那条小河,河面几乎被两岸垂柳的枝叶盖得看不见了,风一吹,柳枝上的雨水刷刷地落在水面上,猛然听起来,还以为阵雨又来临了呢。我边看边走,一群孩子吸引了我。有的背着书包,有的从食品店出来,两手抱着像小盆那样大的圆面包。他们热心地围着路边的一辆小车,说着笑着,指点着。我走近一看,是个卖儿童食品和玩具的小车。车子里花花绿绿,主要是食品。最有趣的是,其中有用炒米花粘起来的球、有麦芽糖……在万里之外的亚得里亚海滨,忽然看到我们从小就熟悉的食品,能不让人顿然失笑,同时感到亲切吗?
在地拉那和整个阿尔巴尼亚,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相似的地方。我们两国人民都受过帝国主义的多年欺凌,都在山里打过游击,都是从同敌人进行残酷的武装搏斗中解放了自己。我们两国人民从反动统治者继承下来的都是落后和贫困,一穷二白,但是又都信心百倍地英勇地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且迅速改变着祖国的面貌。我们两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最可靠的舵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都热爱自己的党,同党一道为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纯洁而斗争。我们两国人民都时时刻刻同帝国主义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不同的只是他们在亚得里亚海保卫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西南方前哨,我们在东方的黄海之滨保卫着伟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使我们两国人民从内心里产生了共同的语言。我想,使我对地拉那的景物感到特别亲切的,正是这种共同的语言。
地拉那三面环山,向西走大约四十公里就是亚得里亚海了。地拉那人很爱市周围的群山,特别是东边的达伊蒂山。这不仅因为阿尔巴尼亚到处山峦重叠,自称为“鹰之子”的阿尔巴尼亚人对山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也不仅因为那满山坡的柑桔树、油橄榄和葡萄园是富裕生活的泉源,还因为群山深处曾踏遍了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员的足迹。在反抗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的斗争年月里,山峦是人民武装抗击敌人的根据地。阿尔巴尼亚人珍贵自己革命的果实,珍爱英勇的游击队员,因此也就特别珍爱山了。
自从1939年4月意大利法西斯侵占了阿尔巴尼亚以后,地拉那就成了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活跃在达伊蒂山一带的游击队,除了经常同敌人交锋外,还不断在城区炸毁敌人的仓库,破坏敌人的交通电讯,使法西斯匪帮终日惶恐不安。许多游击队员的英勇斗争事迹,鼓舞了全国人民。如今,英勇牺牲了的游击队员们静静地安睡在地拉那烈士陵园。地拉那的烈士墓在地拉那大学校舍后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幽静极了,满园是树,其中很多是相思树。相思树是地拉那一年四季中开花最早的,每年新春一月,当地最冷的时候,它那黄色的小花就冲破寒冷的空气,英勇地把芬芳散播给人们。地拉那人用相思树来怀念烈士,真是意味深长啊!
十七年前,阿尔巴尼亚人民武装包围地拉那,同德国法西斯连续激战了三个星期,解放了它。那时候的地拉那仅有的一点工业和建筑物也破坏得差不多了,也正因为这样,今天的地拉那几乎一切都是新的,许多都是全国第一和最大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三万多居民增加到现在的十三万。著名的斯大林纺织厂和霍查机械厂所在的西郊大片工业区,解放前完全是沼泽,疟蚊丛生,是散布疾病的地方,现在已是地拉那最漂亮的地区之一了。
外表幽美而宁静的地拉那,生活是沸腾的,是奔驰前进着的。它的各个方面,都像它那一年四季开不断的鲜花一样。如果说地拉那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没有冬天,那么,它给我的总印象应该是:它那里永远是春天。


查看完整版本: [-- 地拉那散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