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1年12月 ->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报青 1961-12-31 00:00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

第4版()
专栏: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
黄报青
我国戏剧来源于古代的歌舞,大约在东汉时(公元一世纪后)已开始有了戏剧活动及剧场建筑。文献记载最早的剧场建筑是东汉时的平乐观,建筑位于洛阳城西。从文献描述看来,它是帝王观看广场上阅兵及表演的楼阁。隋唐以后,戏剧与建筑日益进步,唐时演出性的娱乐场所有“歌场”、“变场”、“道场”、“戏场”等等。“戏场”大多设于寺庙内,利用寺庙广场,有可避风雨的舞台,称为“乐棚”。观众一般伫立看戏,帝王贵族看戏另设看棚。此外,当时也有较精致的室内剧场,建于朱门画戟[jǐ]之家。室内剧场的舞台称为“舞筵”或“锦筵”。宋代杂剧兴起,当时的营业性剧场称为“勾栏”,或称“构肆”。勾栏常麕[jún]集一区,称为“瓦子”。可能类似北京天桥一带的情况。勾栏规模大者可容数千人。它的舞台有顶,称为戏台或乐台,后台称为戏房,出入戏房之处叫做“鬼门道”或“古门”,意谓所演都是古人之事。勾栏有“乐床”是女伶所坐的地方,观众可于“腰棚”或“神楼”观戏。
辽、金、元时期的剧场建筑,从现存实物看来,戏台大多设于庙宇内。其基本形式皆为木构三开间的建筑,前部突出可以三面围看的舞台,与后台以一墙或帐相隔,有两门作上下场用。舞台前两侧有时有斜短墙,类似“镜框式台口”。这种戏台已具备了我国传统剧场的基本形式。明代戏台形式与金元相似,很多仍与寺庙结合。当时各地有了很多“会馆”,会馆常有戏台,作为节日集会演戏的场所。它的基本布局形式是以戏台为中心,与耳楼(厢座)、正厅和院落,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此外,当时的封建帝王和很多大官僚大地主还建有自己的家班演戏的戏厅。最简单的是在厅堂中铺一块红“氍毹[qú-yú]”,即可进行演出。这种固定地点和班社的演出,促进了舞台技术的发展。如用烛光、油灯和黑色的台幕来造成灯光明暗的效果,用透明的羊角作成五色云片,结合纱幕作出各种效果等。演出用的道具也有较多的发展和运用。
清代剧场建筑仍保留了前时期的基本特点,而建筑更加精美。规模较大的宫廷戏台有清热河行宫福寿园中的清音阁,北京故宫宁寿宫中的畅音阁,北京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台等。这几个戏台形式大体类似,舞台部分都是木构三层建筑,宏大壮丽。德和园的大戏台舞台部分高二十一米,面积十四米见方,后部有后台,舞台部分突出在一个大院子里,两侧以廊庑[wǔ]与正面皇帝看戏的颐乐殿环抱成一组建筑。舞台上二层的天花都有活板,上有滑车,以备扮演神仙的演员上下升降。舞台面下有五口井,是表演鬼怪上升等特殊效果用的。
城市营业剧场称为茶园或戏园,历史悠久的如明末豪门查氏在北京自建的“查楼”,乾隆年间被烧毁后重建为广和楼。当时北京的剧场都设在外城大栅栏一带,如三庆、庆乐、中和、同乐等园。这些剧场的观众厅部分是有顶的建筑,大多有楼座。楼上正面是“散座”,两侧近舞台处用屏风隔出二三间“官座”,是贵族官僚们的包厢。楼下左右及前方为散座,中间为池心,池心有方桌条凳,是一般市民的席位。多数座位并不面向舞台,观众围桌而坐,看戏时常喝茶抽烟谈天。舞台凸出观众席间,舞台后墙左右开上下场门,挂以门帘,即所谓“出将”“入相”处。正中挂一块上绣戏班标志的幕布,称为“守旧”,作为舞台的背景。舞台中心放一桌数椅,作为演出时分隔内外场的道具布景。早期的“场面”(即伴奏乐队)位置在守旧和桌椅之间,面对观众,后来改在舞台两侧。舞台角上有“台柱”,以支撑舞台顶盖。台前有矮栏杆。台柱间离台面二三米高处有铁梁称为“轴棍”,为武生表演特技用。剧场的外部装饰一般较简单,在铁栅栏或大门处放置当天上演剧目的道具布景,作为广告。乡村中的戏台则较为简陋,最多的是元明以来与庙宇结合的传统形式的戏台,也有临时用竹木搭设的戏台,称为草台。
我国这种传统的剧场形式,一直沿用到近代,受了西方文化、戏剧、建筑的影响才开始有了改变。与传统剧场形式不同的“新式剧场”的出现,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事。(附图片)
清乾隆时热河行宫福寿园中清音阁观戏图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