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耐心想起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2年01月 -> 从耐心想起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钱集 1962-01-30 00:00

从耐心想起的

第4版()
专栏:

从耐心想起的
钱集
看了“心血浇成的花朵”的故事,使人首先想到,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应该进行耐心的教育,特别是对那些顽皮的学生。这个耐心有没有基础呢?有的,就是人民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祖国的花朵的重大责任,对人民教育事业具有深切浓郁的感情。他们看到自己的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受到人民的赞扬,受到学生的敬仰。要耐心,就要踏踏实实,不急不躁。“功夫不饶人,功夫不负人。”功夫到家了,事情自然也就成功了。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也就是说,可以变的。雕塑一个石膏像,它动也不动,让你雕,也得耐心去雕,才能成为珍贵的艺术品。在雕塑一个少年的性格、品德、精神,雕塑一个活泼泼的人,自然得更加耐心了。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家,认为少年不可避免要经历“少年荒野”的阶段,形成了孤独性、逃避性,遁入自己梦想的世界,这种说法其实是引导人们根本放弃教育,更不用说耐心了。
然而,想到这一点还不够。耐心,的确很好。但是,的确也有一些教师,原来是很耐心的,可是越来越不耐心,甚至使他失去耐心了。为什么呢?我想,这就是缺少办法的缘故。要办一件事,总得有办法。雕一个石膏像,要有雕石膏像的办法;雕一个铜像,要有雕铜像的办法。雕一个少年的性格、品德、精神,更要有相应的办法。如果光靠耐心,用的却是老一套的办法,天天讲几句,可是不着疼不着痒,日子一久,就失灵了,终于失去了耐心。所以,当一个教师对顽皮的孩子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最好想一想,采用了各种办法没有?如果没有,赶快想办法,办法有了,做得有几分效果,耐心又巩固下来了。在“心血浇成的花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采用了多么丰富的教育方法啊!
问题似乎还不能到此为止。有的教师会说,我也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呀,可是没有什么效果。那末,这就牵涉到一个方法从哪儿来的问题。不少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出来,方法大多是用书本上的。书本上的方法当然应该用,也有效果。但是,只用书本上的方法就不够了。从“心血浇成的花朵”里看吧,他们从实际中找到了许多办法!从调查中了解实际,从实际中去找出办法,再把办法用到实际中去,才能丝丝合扣。所以,当教师感到办法用完了,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就可以想想,我的办法是从哪儿来的?再到哪儿去找办法呀!办法只怕不找,找了定会找到。找到了切合实际的办法,做得挺有效果,耐心就会巩固下来了。
俗话说,“人能改过,如天气能晴一般。”不但自己高兴,别人瞧着也高兴。瞧瞧一个顽皮的孩子,变成了优秀的学生,在高兴之余,不由得使人对那些耐心教导的师长,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查看完整版本: [-- 从耐心想起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