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新 |
1962-05-31 00:00 |
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第2版() 专栏:
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郑作新 我国野生动物之丰富,分布之广泛,是世界各国难以比拟的。就狩猎资源来说,我国土地面积虽不及全世界的10%,而所产的鸟兽却有一千五百种,占全世界鸟兽种别总数的12%以上。这些鸟兽,可供给我们大量的肉、毛皮、药材等,是一笔极大的自然财富。我国年产毛皮达二、三千万张,曾经占世界第二位;麝香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所谓地大物博,的确名不虚传。 但是,这些动物资源,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我国特产的四不像鹿,作为一个野生种类,在国内早已绝迹了。又如丹顶鹤,是世界罕见而非常珍贵的特产。它的繁殖区,现仅限于我国东北中部的草甸地区。对于这样稀珍、在学术和经济方面富有意义的鸟类,当地有些人不但未加保护,而且曾经一度大量地检取鹤卵出售谋利。个别地方,还采用了不合理的办法狩猎。目前,在若干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还继续遭受破坏。 要改变上述状况,就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保护资源、繁殖驯养、合理利用,即 “护、养、猎并举”的方针。保护资源,繁殖驯养,是为了合理利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保护而保护,为驯养而驯养;但是,如果只强调利用,不顾保护和发展,也不合乎生物学原则。在这方面,我愿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使野生动物资源不至于继续遭受破坏,以利于恢复资源和发展生产。具体意见是:严禁烧山打猎;禁止滥捕滥杀珍贵稀有的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等;禁止使用机关枪或其他连发式武器,进行歼灭性狩猎;禁止猎取孕兽、母鹿和掏取鸟卵(有害的鸟兽除外)。 第二,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不仅是为了保护自然,还要利用它进行关于动物生态、数量、养殖、育种等研究。同时,对有经济意义的种类,还应从事引种驯化及再驯化等工作。这样,就可以逐步做到从保护动物资源,进而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和丰富资源;从了解自然,进而控制和改造自然。 国内自然保护区,虽在陆续筹建,但目前仅有寥寥二、三处,占全国总面积不到0.05%。而亚洲、欧洲和美洲各国设置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占全国面积的1%到3%。因此,可考虑在有代表性、客观条件又比较具备的地方,增设或扩建自然保护区。在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中,应进行关于资源增产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提出如何扩大资源、丰富资源、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具体技术和措施。对如何做好饲养、驯化和招引等工作,以及野生动物的益害和其他经济利用等问题,也应积极进行研究。这些工作,不但靠动物地理和生态的研究,而且需要生理、生化的研究,还可应用新技术进行试验。例如麝香,目前只知采取现成的;至于麝香成分的化学分析,分泌过程,麝香品质与营养的关系,它的增产与性期发育的关系等,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不但要利用资源,而且要研究如何丰富资源,这样,动物学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又能丰富动物学的理论,使动物学科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各地有关机关可设法通过报刊、电台以及文娱活动等形式,向群众全面宣传“护、养、猎并举”的方针,尤其是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在各级学校的动物学课程中,也应贯彻这种精神。通过宣传,要使大家认识到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的社会财富,任何人不得任意破坏。 第四,自然保护事业,范围甚大,不仅限于动物,而且还包括大自然界中的地上、地下以及水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纪念物;业务工作涉及部门很多,如林业部、农业部、水产部、教育部、文化部及有关的科学研究机构等,目前因无领导中心,工作难于推行。建议国务院设一直属单位,专责主持,以便统一事权,更有利于筹划及推行这项工作。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天然财富,我们应当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让它更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