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落梅忆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2年08月 -> 落梅忆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范烟桥 1962-08-30 00:00

落梅忆语

第6版()
专栏:

落梅忆语
范烟桥
梅兰芳先生去世后一年来,有不少的诗、歌、文章歌颂他的戏剧艺术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精学苦练的精神。也勾起我对他的一些感念。
我记得在1914年,震于他的盛名,从一个偏僻的江村,绕道苏州到上海,看了他三天的精湛表演。为了时间的紧凑,乘坐着很不舒适的四等车,但是当夜他的《游园惊梦》曼妙的表演和歌唱,把我引入一个诗的画的意境里,旅途中的沉闷和懊恼完全消失了。近来看了《游园惊梦》的纪录片,我自然引起这四十八年前的回忆。前后的演出时间不同,在他有着更为洗炼的成就。
1937年我在上海,困苦艰难地过着“孤岛”生活,而他蓄须辍演,以卖画寄托他当时寂寞的心情,也表示了他的坚贞的爱国意志。就在六年以后,我们二十个同岁生的文艺朋友,结成“甲午同庚会”,我们取“吉祥”的意思,又称为“千龄会”,因为那年二十人各是五十岁。在魏氏榕园团拜,和各家眷属分坐“花好月圆人寿”六个圆席。制了一个景泰蓝的飞马纪念章,以为纪念。当时各以礼物相馈送,他画了二十帧的梅花扇面,至今我还宝藏着,这是我和他第一次作友谊的会见。他那时虽留着微髭,而青年的光辉,含蓄在言谈之间。“甲午同庚会”每年相叙两次,一是元宵,例用茶点;一是中秋,例为酒宴。他只有一两次身体有些不舒服,没有来,其他几次,总是翩然惠临,纵谈契阔。直到解放,才云消烟散。而他的艺术的不断精进,已被誉为世界戏剧表演的巨子。到国外访问演出,成了社会活动家。我因种种限制,没有看到他更多的演出。只是想请他到苏州来,让苏州的观众,在我们辛苦经营的新型剧场——开明剧院,一见他的晚年杰作。可是引为遗憾的是我一次到上海思南路,一次到北京护国寺街他的缀玉轩里,一再邀请,他都是诚恳地答应,而都是因他有别的更重要的演出计划,始终没有实现他的诺言。1959年,他已安排了一个演出路线,是上海、苏州、戚墅堰和南通。他说阔别上海已有多年,很想和上海的新知旧雨相见,南通是他在那里的更俗剧场耽过一个时期,和苏州同样有着感情,而戚墅堰则是为工人演出,已接到工人们多次热情的邀请。他是最重友情的,他总想一一如人之愿。可是又因种种牵掣,永远成为虚约。
前年我在南京看陈伯华演《宇宙锋》,她在揣摩赵女以假作真的心情,和兰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兰芳有一次在上海演这出戏,我坐得较远,前座在赵女“金殿装疯”以前上场时,已有几个观众离座而去,不知道最后的一场,正是赵女经过许多考虑,有着极为细致的内心表现,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这篇文章又是写得那么假中有真,妙到毫颠。我走到前座,看得十分亲切,到终场,还像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查看完整版本: [-- 落梅忆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