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河畈大队因队制宜改进经营管理 调动社员齐心发展集体生产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2年08月 -> 河畈大队因队制宜改进经营管理 调动社员齐心发展集体生产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2-08-31 00:00

河畈大队因队制宜改进经营管理 调动社员齐心发展集体生产

第1版()
专栏:

河畈大队因队制宜改进经营管理
调动社员齐心发展集体生产
社员积极性越来越高,地越耕越肥,粮食已自给有余;几年来极少发生丢失和毁坏耕牛、农具的现象,同公社化以前比较,耕牛增加近百分之四十,大中型农具增加百分之三十二
据新华社武汉30日电 湖北省黄陂县木里人民公社河畈生产大队因队制宜地改进生产队的经营管理,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和简便易行的责任制度,对提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和耕作质量,保证集体生产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
8月初,正是这个大队收、耕、种的繁忙季节,加上受到干旱,需要大力抗旱保收,增加了各生产队农活的繁忙程度,但是各队的农活、劳力安排,却井井有条。每天天还不大亮,养牛人就把牛喂饱喂好。打场人在晒场时还捎带做选种或其他工作。主要劳力投入抗旱,女社员主要担负早稻的收割、脱粒、选种以及旱作物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有主有次地穿插进行,社员很满意,大家出工积极,注重质量,一心要把集体生产搞好。老农陈华秀整田、育秧技术高,队里就把这些活路分配给他干,他也乐意。一些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检验、观察才能证明质量优劣的农活,社员们就向队里挂了名,负责到底。
这个大队的社员对生产队的耕牛、农具备加爱护,几年来极少发生丢失、毁坏现象,添一件就多一件。同1957年人民公社还没有成立时比较,各生产队的耕牛增长近40%;水车、粪车、犁、耙等大、中型农具平均增加了32%,其中以水车、粪车增加的数量最多。
河畈大队各生产队在改进经营管理过程中,遵循着三条原则。首先是从各生产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队制宜,在做法上不要求各队划一。这个大队的九个生产队有的靠山,有的靠河,有的是高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领导力量、社员觉悟、管理水平、历史习惯等也不尽一样。各队在改进经营管理中,充分地考虑了队与队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例如,上杨河生产队水田多旱地少,劳动力强,他们在执行长计划、短安排、农活定额、小段包工等方面很有成效;而木李塆生产队规模较小,只有十四户,耕地土质差,尤其旱地是“下雨一堂糟,天晴像钢刀”,耕、种、锄等工作的时间性要求很强,因此在田间管理劳力安排上,就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和集中使用力量。各生产队劳动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都由各队社员讨论确定,这样做既易于接近实际情况,又便于执行。
其次,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认为,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集体生产的经营管理办法,不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都应该重视、继承。这里历史上就有“禁山”、“禁苗”(禁止毁坏山林、禾苗的规约)的传统和习惯,各生产队就因势利导,在对社员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把这个办法保留下来,一直坚持不懈,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一项公约,对保护山林、禾苗,发展集体生产很有好处。这个大队原来有二十多座大小荒山,1956年以后开始植树造林,由于保护得好,现在已是满山青葱翠绿了。
再次,根据社员的管理水平,管理办法逐步提高。各生产队坚持这样作的结果,使经营管理由粗到细、由不尽合理到基本合理,再到合理,不断发展。以劳动定额管理办法为例,他们就是经过逐步提高的过程,在简化定额、评工记分的基础上,推行了多种形式的小段包工和责任制。
河畈大队由于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社员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过去这里是有名的“田薄人贫”地方,在1955年没有合作化以前严重缺粮,合作化以来,田地越耕越肥,生产逐年增长,粮食等自给有余,已经是全县有名的富队了。今年,全大队又获得夏季增产,目前秋季作物的生长也很好,社员们对争取秋粮增产充满信心。


查看完整版本: [-- 河畈大队因队制宜改进经营管理 调动社员齐心发展集体生产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