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拉萨河畔欢笑声——秋收季节访墨竹工卡县仁青里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2年09月 -> 拉萨河畔欢笑声——秋收季节访墨竹工卡县仁青里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家烈 1962-09-29 00:00

拉萨河畔欢笑声——秋收季节访墨竹工卡县仁青里乡

第3版()
专栏:

拉萨河畔欢笑声
——秋收季节访墨竹工卡县仁青里乡
来到拉萨河上游墨竹工卡县的仁青里乡,只见田野里麦穗低垂,豆荚累累。藏族农民正在挥镰收割,到处是歌声笑语。
还未到仁青里乡以前,我们就听说民主改革三年多来,这个山乡的农民依靠互助组的力量,粮食连年获得丰收,从缺粮乡一跃而为余粮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变。现在身临其境,给我们的印象更深刻了。原来破旧的农舍现在已经修整一新,房前屋后垛着一堆堆柴草,过去的垃圾堆,现在被开成了一块块的菜地,种上了各种蔬菜;一些农舍门前拴着奶牛,山坡上也放牧着成群的牛羊。民主改革前那种房倒屋塌、生产雕零的景象,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仁青里乡背靠布朗山,面临拉萨河,全乡原有的二千一百多克(一克约等于一亩)土地,分布在一片倾斜的山坡上,其中90%浇不上水。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仁青里叫做“冈垅”(干燥之地)。水,在这里是十分宝贵的。1959年冬天,仁青里乡的民主改革运动刚结束,党和政府就领导全乡翻身农民兴修水利,增产粮食。农民们决心把布朗山东边峡谷的一股溪水引来浇地。他们推举农民协会主任强巴和几个老农,组成修渠委员会,在区委书记带领下,爬上陡峭的山坡,自己勘察渠道。1960年初春,全乡二百多农民开上布朗山,冒着风雪严寒,同冻土、崖石展开了搏斗。经过艰苦的劳动,在当年春耕播种前,溪水终于沿着四千多米长的渠道,流进了饥渴的“冈垅”地。1961年6、7月间仁青里乡遇上少有的干旱,但渠水及时浇灌了禾苗,保证了粮食丰收。今年春天,农民们又利用这条水渠,引雪水浇地,使大部分土地适时种上了庄稼。加上今年底肥上得足,田间管理也比较扎实细致,因此庄稼长得特别好。已经收割的青稞有的亩产达到二百二十多斤。
一阵欢乐的歌声,把我们吸引到一片梯田边,许多农民在那里唱得正欢。他们唱道:“麦秆长,麦穗黄,收得净,多打粮,丰收的果实堆满仓。”休息的时候,我和农民次登、益西泽仁、洛布次仁坐在田埂上谈天。他们三人都是互助组长。他们告诉我,这片梯田多数是新开的荒地。自从水的问题解决以后,1960年冬和1961年春,全乡农民就开垦了七百多克荒地,一些过去荒芜了的土地现在也重新耕种了。今年,全乡耕地面积已增加到二千八百多克,每人平均的耕地面积已从三克多增加到五克。
在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仁青里乡的一百一十多户人家中有二十四户家破人亡,二十九户流落异乡靠乞讨为生,剩下的农户,一年当中有半年靠野菜充饥。民主改革以后,这个偏僻的山乡出现了生产发展、人畜兴旺的新景象。从前被迫外逃的一些农民回来了,还有一些外地人来这里定居。目前,全乡人口已由一百一十六户四百四十五人,增加到一百三十八户六百零七人,耕牛和奶牛、羊等牲畜都比民主改革前增加一倍左右。1959年,这个乡还有四十户农民缺粮,现在不仅没有一户缺粮,而且大部分农户有了余粮。
我在农民协会委员索朗琼德家里住了一宿。主人过去是一无所有的农奴,民主改革后,一家四口才有了土地、耕牛、奶牛和房屋,生活过得很好。主人把我安置在一间仓房里,房角放着一个高大的粮囤,旁边还有许多小粮袋,四周放满了农具、衣箱、皮张、毛线以及其他用具。主人告诉我,过去全乡最穷的五十多户贫苦农奴,现在都过上像他家这样的生活,有的人家变化还要大。如第六互助组长洛布次仁,一家六口人,有四个劳动力,民主改革前种着领主的二十六克差地,一年就要给农奴主克差二百七十天。由于没有时间把地种好,一克地一年只收三四克粮食,其中一大半又被农奴主夺去,剩下的粮食只够一家人吃三个多月,穿的更是破破烂烂。现在,他家有四十五克地,三匹马,十四头牛,十二只羊,十七口猪和十八只鸡,每年收的粮食吃不完。今年的庄稼又长得很好,有希望收到三百六十克(每克约合二十五斤)粮食,可供全家人吃几年。
新华社记者 赵家烈


查看完整版本: [-- 拉萨河畔欢笑声——秋收季节访墨竹工卡县仁青里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