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印关系往哪里去?》——锡兰特加·古纳瓦达纳夫人所著的一书的摘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2年10月 -> 《中印关系往哪里去?》——锡兰特加·古纳瓦达纳夫人所著的一书的摘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2-10-22 00:00

《中印关系往哪里去?》——锡兰特加·古纳瓦达纳夫人所著的一书的摘要

第3版()
专栏:

《中印关系往哪里去?》
——锡兰特加·古纳瓦达纳夫人所著的一书的摘要
编者按:特加·古纳瓦达纳夫人是锡兰著名女作家、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她写的《中印关系往哪里去?》一书于1961年12月在科伦坡出版。书中引用大量材料和图片,公正地阐述了中印边界问题和中印关系的真相。可是害怕事实、害怕真理的印度政府最近竟然宣布在印度查禁并没收这本书。这本书中涉及中印边界问题的内容摘要如下:
中印边界
中印边界分为三段。
关于西段。中国宣称这个地区的一万五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属于它。在传统上,这个地区属于中国。两百年前,清朝的政府已经在新疆边境地区建立了边卡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以前,在那里可以找到国民党的部队。尼赫鲁也曾说过,这段边界没有划定。中国1957年宣布在那里建成一条公路以前印度对此一言未发。
关于中段。这里有九个有争议的地点。其中桑、葱莎是英国制造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余七处显示了印度的侵略行为。中国方面除了抗议非法侵占和破坏贸易权利以外,没有使用武力。
关于东段。多年来,中国通过它对西藏的主权而拥有的这个东段地区,英国人怀抱着消灭中国对西藏和其它边境地区的主权的秘密意图,在1914年狡猾地召开了西姆拉会议。中国代表陈贻范不仅拒绝签署西姆拉条约(这一点在条约中清楚地说明了的),而且在1914年7月3日宣布他的政府不承认英国和西藏之间签订的任何条约或文件,更谈不上同意那事实上没有讨论过的麦克马洪线了。这样,印度怎么能够坚持说中国接受了麦克马洪线呢?
印度方面在边界东段的入侵
……中国以不越过麦克马洪线作为一种临时措施,而印度却侵入了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的中国领土,甚至侵入了目前在印度发行的地图上标出的边界以北的地区,这种地图上的边界更深地划进了中国的领土,例如,划进到中国的马及墩地区的朗久。这不仅破坏了那条非法的线,而且是以单方面的行动进行扩张。
印度拒绝谈判中印边界问题
印度为了三个原因逃避谈判:
一,第一个原因是它站不住脚。因为历届中国政府一再表示,西姆拉条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然而印度在独立后却要坚持这项非法条约——即使有过这样的一项条约——的有效性,并且从而声称,英国人同一名西藏官员进行秘密交涉的结果是中国西藏地方的大部分领土属于印度。人们本来期望,长期处在殖民主义和英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印度,会尊重受到英国严重侵犯的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而不会效法被它赶走的帝国主义。印度测量局于1917年出版的《西藏和邻国图》以及1929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的附图,也明确标出同中国地图一致的传统的和真正的边界。虽然印度声称,这一段边界早就明确划定,但它在1951年2月7日才派大批军队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这个日期为印度逃避谈判的第二个原因提供了一个线索。1959年的边界事件同拉萨的叛乱是密切相关的。
二,它想要防止西藏土地改革这个革命的影响越过喜马拉雅山而到达印度,这个革命是以新的西藏地方政府1959年7月16日废除西藏农奴制为开端的。它感到有一个地理上的战略缓冲地带是一件好事情,以前是没有这样的一个地带的。不然的话,顶好是至少也要在那里扯起一张布幕。
三,肯尼迪知道印度需要美元,他说:“美国政策在亚非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美国是否有办法同印度打好交道。”
西藏叛乱事件与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是和在西藏发生的事情纠缠在一起的。
说得明白些,印度是希望西藏继续在雾中保持它的静止状态,继续作为亚洲原始封建制度的遗物冻结在它的冰雪之中,以便使西藏继续成为一个堡垒,使风不至于把共产主义的种子刮过喜马拉雅山而落到印度。印度和中国的边境必须永不联接。如果印度政府有勇气宣布它相信反共是好事,而不是用两面三刀的外交手法来掩盖它内心的恐惧,以及对一个伟大友好的国家进行无中生有的指责来隐藏自己真实动机,那么,请印度政府大胆地承认这一点吧。
印度利用边界问题反华的背景
这几年来,国大党政府没有能够把有钱人的资力动员出来,也没有能够建立稳定的物价水平。富的更富了,穷的更穷了。外国大公司和关键性的部门没有收归国有。没有真正地从长期以来受苦受难的农民的利益出发进行过土地改革。
对于一个有着四亿一千七百万人口、而且每年增加八百万人的国家,两个(五年)计划是不是已经证明印度能够在这场竞赛中取得胜利,即:使粮食的生产增加得更快,或者使它的工业经济发展到足以自给自足的程度呢?印度远远没有能够证实这些事情,印度今天呈现出这样的一个国家的景象:它的经济是不均衡的,财政是有赤字的,而且随着美国援助的增加而越来越残破无力,不足以表现它的自主和完整性。美国对印度的援助并没有消除施主和受惠者之间那种令人厌恶的和政治上使人丧气的区别。
1960年12月去印度访问的薛尔曼·库柏十分露骨地让印度政府明白,只要印度对共产主义采取强硬的态度,(美国)就不会舍不得花钱的。因此,如果对尼赫鲁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的不结盟的价值存有什么幻想或者盲目的信任,那就是愚蠢的。这种情况同印度下列表现有极大的关系:印度回避在消除殖民主义的问题上采取坚定的态度,(尼赫鲁)在贝尔格莱德讲坛上声称典型的殖民主义现在已经死亡,因此不是一个急迫问题,从而把这一点小心翼翼地遮掩起来;它实际上赞同消灭阿尔及利亚和刚果的自由战士,在开罗举行的贝尔格莱德会议筹备会上,印度的代表猛烈地反对这些自由战士前往贝尔格莱德;它实际上不赞许拉丁美洲革命运动的高涨。
肯尼迪甚至在竞选的时候就说得十分清楚:印度将在美国政府的计划中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对于包括世界绝大部分人口的没有承担义务和不发达国家的广大的“第三世界”采取新的方针,将成为他所保证要对过时的艾森豪威尔外交政策所进行的修补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个第三世界中,印度是一个关键问题,美国对亚非的政策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国是否有能力同印度打好交道。他说:因此,美国的责任是帮助印度发展为在亚洲的一个民主的榜样。
已经退职的印度驻美大使穆·库·查格拉说过:“在两年半以前,中立主义是不受信任和遭人怀疑的,今天,它已经成了受人尊敬的了。美国政策的转变是这样令人愉快,美国如今在非洲和东南亚需要中立国家了。美国过去有一种感觉,以为印度是社会主义的。如今,对我们所实行的公营和私营的混合发展有了谅解。美国另外又筹集十亿美元这个事实,突出地证明了它对印度的政策和它的前途有信心。”
美国现在在印度有了一块眼看不见的殖民地地盘。今年(1961年)7月,由于贸易逆差,印度只有十亿卢比的外汇资金。即令它把第三个(五年)计划所需的三百二十亿卢比筹集到手,眼前就要偿还的贷款就要五十亿卢比,资助私营部门要三十亿卢比,支付美国倾销的剩余粮食要花二十亿卢比……。
这种援助和贷款本身就构成了政府中的政府,把印度推进了严重而不值得羡慕的境地。因为,只有在受援国反共的条件下,这种援助才能到手,为了取悦这位债主,不能不时时发出些反共叫嚣。
印度政府所负的责任
造成目前僵持局面的责任完全落在印度政府身上。只有伟大的印度人民才能运用舆论的压力结束这件荒唐的事,使自己的伟大的国家不再蒙受担负这种罪责的羞耻,迫使他们的政府接受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般国际事务和生活的基本方针。(文内插题是本报编者加的,图片为原书的封面)(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印关系往哪里去?》——锡兰特加·古纳瓦达纳夫人所著的一书的摘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