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营口县改善农村电力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01月 -> 营口县改善农村电力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3-01-30 00:00

营口县改善农村电力网

第1版()
专栏:

进一步提高输电能力发展农田排灌
营口县改善农村电力网
全县十八个公社,社社通电,百分之八十三的生产大队用电力脱谷、灌溉和加工粮米,百分之七十九的农户安了电灯;许多沿河低洼易涝的农田作到旱涝保收,粮食获得更多增产,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新华社沈阳二十九日电 本社记者王珂、马启智报道:辽河平原上的营口县,正在加快进行农村电力网线路的改建和续建工程。在重点施工的西部产粮区,从城市来的工人和公社社员在冰天雪地里立杆、架线和安装变电设备。目前,营口县的十八个公社,社社通电,纵横交织的电力网,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现在,全县百分之八十三的生产大队用电力脱谷、灌溉和加工粮米,百分之七十九的农户安了电灯。
营口县是辽宁省著名的水稻产区,在没有电力网的时候,每年水稻脱谷都是靠人用脚踏脱谷机脱谷,八个劳动力起早贪黑地干,一天才能脱出三千斤左右稻谷,每年脱谷都得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劳动力少的地方一直到第二年春耕还没有干完,不仅增加了粮食的损耗,还影响备耕。现在,水稻产区已全部实现电力脱谷。春节前夕,记者来到这个县的西部水稻产区水源公社访问时,这里的水稻脱谷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结束了。现在,男女社员白天忙着积肥、送粪,晚上在明亮的电灯光下进行编织苇席等副业生产,草袋机、草绳机的运转声打破了冬夜的寂静。据县里有关部门的干部说,电力脱谷不但减轻了社员的体力劳动,而且比人用脚踏机脱谷效率高两倍多,全县仅这一项工作,每年就可以节省五十多万个工日,为冬春副业生产和备耕增添了很多力量。
农村有了电力网以后,全县原有五十处用柴油机作动力的排灌站,全部改建为电力排灌站。电力排灌由于效力大、排灌及时,使许多沿河低洼易涝的农田作到旱涝保收。一九六○年夏季,辽河东岸的石佛公社,因辽河决堤,大片耕地被洪水淹没,这时依靠电力排灌,不到二十天就把积水排入辽河,救出两千多亩庄稼。由于洪水被及时排除,还给第二年恢复生产、适时春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水源公社水源大队第九生产队,记者听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过去居住在这个村子里的农民,由于无力抗御水灾,全部弃田搬到外地去了。一九六二年春天,农村电力网伸到这个村子以后,就有十三户社员从外地迁到这里,在这个撂荒了多年的地方组成了一个新的生产队,在国家和公社的帮助下,建立了电力抽水站,开发了水田,当年便获得了丰收,每个劳动力平均卖给国家四千多斤余粮。原来从这里搬走的农民,听到这个好消息,有些人又要求搬回来。
这个县的干部和社员一致认为,农村中有了电力,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农业技术的改革。营口县的沿河地区适宜种水稻,种水稻一般比种旱田产量高一倍多。一九五六年这里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很快,各农业社都购置了一些柴油机和锅驼机等机械排灌设备,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但是,用柴油机作为农田排灌的动力,抽水量小,管理比较复杂,容易发生停车故障,不能保证及时排灌。一九五八年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后,集体经济力量更加壮大了,根据广大社员的迫切要求,兴办起农村电力网,特别是水稻地区把原有的五十处柴油机排灌站先后改建为电力排灌站以来,使全县十一万亩水稻的灌溉条件大大改善,粮食获得更多增产,而且显著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没有农村电力网以前,这个县拖拉机、柴油机等农业机械的维修或充电,都要运到县城或其他城市里去,有时因此误了农时。农村有了电以后,全县建立了六个农业机械修配、农具制造和生活用品的加工厂,农业机械的修配和农具的制造,基本上可以就地进行。
营口县靠近工业城市和铁路沿线,在进行农村电气化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了靠近国家电源的有利条件和集体经济的优越力量。目前,全县农村电力网共有高、低压输电线路九百三十五条,长达二千二百多华里。由于电力网建设得比较快,在建设过程中,规划不尽合理,管理上还缺少经验。为此,这个县从去年十二月中旬开始,又以发展农田排灌为中心,有重点地对全县农村电力网进行了大修和改造。全部工程在今年四月末完工以后,全县农村电力网的输电能力和质量将大大提高。西部水稻产区现有排灌站设备的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除保证原有十一万亩水稻的灌溉外,还可以再开发二万四千多亩水田。


查看完整版本: [-- 营口县改善农村电力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