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更好一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01月 -> 更好一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新华社驻武汉记者 1963-01-31 00:00

更好一些

第2版()
专栏:

更好一些
新华社驻武汉记者
当农民表示满意的时候
在湖北省县委书记会议上,在农业局长会议上,或者在农村,记者经常听到一个同样的呼声:要“六至八”!要多生产“六至八”!多支援“六至八”!
“六至八”,是湖北人对湖北柴油机厂生产的六至八马力柴油机最亲昵的简称。这种小型柴油机,三个人就能抬着它到各处抽水抗旱。它售价又低,生产队买得起,所以湖北的农民很喜欢它。
然而,当我们一月初访问湖北柴油机厂的时候,朱成春厂长对我们说:“你们说农民兄弟为什么喜欢‘六至八’?这是矮子当中选长人啦!我们眼下拿不出更多更好的机器,所以就选中了它!”
他拿出设计资料说,按设计规定,每马力每小时耗油量达到二百零五克,才能算是二等品,他们这种小型柴油机比二等品的耗油量还多十八克。有一些主要部件也容易磨损,没有达到二等品的水平。他认为,一步登天当然困难,但总应该使产品的质量更好一些。从去年年底,全体职工就抱着这种愿望行动起来了。厂长、技术人员和几十名老工人一起,将小型柴油机的四百多个零件,一个一个地检验,提出改进质量的方案。到我们这次访问时,看见工厂检验室里有一台经过初步改进的小型柴油机正在开动,技术人员为它进行了科学检验。检验的记录表明:部件磨损程度比过去减少;每马力耗油量降低五克;制造成本降低百分之六。改进还在继续着。
一个还没有被群众察觉的问题
有一次,武汉机械厂的工程师李继泉和技术员吕景模到孝感等地的农村,了解本厂生产的水泵的使用情况。他们所到之处,看到水泵被小型柴油机带着,哗哗地喷出水柱。围着观看的农民们伸出大拇指夸说柴油机的好处,或者议论它的售价,而对水泵却不大注意。李继泉和吕景模每逢遇到这种场合,总是反复询问:“水泵好用不好用?”说来也怪,农民的回答几乎是一个样的:“好!出水就好!”
开始,他们还为本厂能作出农民兄弟满意的水泵,满心高兴。后来,他们走的地方多了,看的多了,也就对这个回答有了怀疑。
在平原和山区,他们看到大都是用本厂生产的六吋小口径的高扬程水泵。这种水泵可以把水抽到八至十一米高,适于山区丘陵地区排灌用,而平原地区用这种水泵是否合理的问题,在农村机械少,不能比较的情况下,还没有引起农民注意。所以农民只好说:“好!出水就好。”
可是李继泉和吕景模看出了问题。他们算了一下:他们生产的这种小口径高扬程水泵,用它把水提高八至十一米,浇灌高坡上的田,三四小时浇一亩,在那些不需要把水扬得那么高的平原地区,也是三四小时灌一亩,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动力浪费掉了。湖北省有辽阔的江汉平原,要是把平原湖泊地区用这种水泵而浪费掉的动力都利用起来,该起多大的作用啊!
账算清了,他们思想上也吃了一惊。过去党一再号召下乡的机械要配套,他们以为只要水泵能配着动力机下乡,就算配套了。他们这时才领会到:配套不仅要有“机”有“泵”,而且平原、丘陵、山区需要的水泵扬程有高有低,水泵的口径也应有大有小,不然就会是“大牛拉小车”,白白浪费一部分动力。
一定要把浪费的动力拿回来!李继泉和吕景模把这个想法向工厂领导上汇报以后,工厂立刻决定,由他们来设计一种大口径低扬程的水泵,在一九六三年大量生产,供平原地区使用。
李继泉和吕景模翻了所能找到的有关的技术资料,不是扬程高流量小,就是扬程、流量虽然合适,却又和小动力机不配套,总是不中意,为了使平原地区在春灌期间就能用上理想的水泵,他们就同时给浙江、本溪、长沙等地的兄弟厂写信,要来了大量的资料。他们终于用浙江的资料,设计出扬程四到六米、口径为十吋的水泵。这种水泵用同样大的柴油机带动,在平原地区使用,两个多小时就能浇一亩田。
第一台这种水泵已经试制成功。目前工厂正准备同水利部门签订合同,大量生产。
让农民喜来笑去
应当说,长江配件厂支援农村的工作是做得不错的。当小型柴油机在各地农村使用开来的时候,他们就专门制造这种柴油机的配件,产品质量得到普遍的好评;他们同时还抽出一定力量,帮助农民修理动力机。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个修理业务上。有一次,新洲县阳逻农业机械站送来两台六十马力的柴油机,这两台机器破损很大,而需要修的某些部件的精密度要求又高。工厂办理接修手续的同志一看就有点为难:不接修吧,说不出口;接修吧,又没有这种配件。怎么办?他向来人提出一个办法:没有的配件由顾主自备。
来人一听说接修,马上就放下机器,到市里去购买配件。跑了几天,没有买齐全,又赶回新洲县去找。这样,他们在武汉—新洲间往返好几趟,花了好长时间,花了不少钱,配件仍然配不齐。
眼看着机器躺在厂里不能动。送修机器的人发了急,气呼呼地给厂里提了个意见:像你们这样修理,还算什么支援农业?
这件事震动了工厂全体职工。他们想:的确,自己支援农业,修理机器,怎么能要送修的人自找配件呢?厂里立即告诉阳逻农机站的人:“你们不要再找配件,停些时来取货就行了。”
工厂设法自制了配件,不久,两台整旧如新的机器又回到了农村。从此,工厂为农业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了。对于那种最麻烦的修修补补的工作,他们的要求是:让农民喜来笑去。


查看完整版本: [-- 更好一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