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林学会召开学术年会 探讨当前林业生产和森林工业中若干学术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01月 -> 中国林学会召开学术年会 探讨当前林业生产和森林工业中若干学术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3-01-31 00:00

中国林学会召开学术年会 探讨当前林业生产和森林工业中若干学术问题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林学会召开学术年会
探讨当前林业生产和森林工业中若干学术问题
中国林学会于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七日,在北京举行了学术年会。有三百五十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科学机构、高等学校和林业生产单位。会议期间,谭震林副总理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作了重要指示。
会议对当前林业生产和森林工业中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营造速生林
1、适地适树。与会代表认为:适地适树对营造速生林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根据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确定树种
(或其品种、类型)的立地条件类型,划定种子调拨区。对杉木在华北地区引种和核桃上山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杉木分布虽广,但却属于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的树种。它在温暖湿润,霜雪较少,生长期长而又少强风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杉木北移必须选择合宜的气候环境,并应先经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对核桃上山的问题,有的代表认为核桃树树体高大,根系发达,历来多栽于平地或缓坡梯田,核桃上山,由于山坡土层浅,水肥不足,不能很好地生长结实。但有的代表提出,据初步调查材料,在华北山区,海拔六百米以下,土层厚度五十厘米以上的阳坡山地,结合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能发展核桃。
2、良种繁育。这是目前生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保证营造速生林的良种种源,首先要建立种子生产基地,专门生产造林用的种子。应在全国各气候区建立良种繁育试验场,迅速加强林木选种及良种繁育的试验研究。与会代表并对油茶、核桃等经济树种的品种划分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品种划分过程中,品种与类型及个别单株的概念必须加以区别。如油茶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大类型,每一类型又可分出若干品种和个别优良单株。有的代表提出划分核桃品种的依据应结合植物系统发育、经济性状及其遗传上的稳定性和群众原有习惯等来划定。品种划分时要标记母树,才能保证该品种的种源和进行长期观察鉴定。
3、造林密度。代表们认为造林密度应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条件、树种和经营目的等因素来确定。有的代表主张稀植,一次成林。认为在交通不便的产区间伐小径材不便运出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以便在未郁闭前利于间作。多数代表主张适当密植,中间可进行一、二次间伐。认为通过间伐可以留优去劣,且能获得大量的小径材。并提出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可采用以下造林密度(以植树造林计算):杨树(毛白杨、加拿大杨)每亩七十至一百五十株,杉木每亩二百至三百株,油松每亩六百株左右。以生产果实为主的经济树种应与用材树种相区别,提出核桃在平地每亩六至八株,山地每亩八至十二株的造林密度,一次定植,不再间伐。
4、造林方法。在繁殖方法上采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并举。认为长期无性繁殖会导致生长衰退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据对杨树、杉木长期插条造林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证明无论在生长速度、干形、腐心等方面插条林与实生林无显著差异。而采用插条造林,特别对种子繁殖变异大的树种,具有能保持亲本优良特性、林分稳定等优越性。现有生产上选用的各种造林方法
(如植树造林、直播造林、插条造林、萌芽更新等)应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宜轻易否定。
5、抚育管理。防治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是速生林丰产的主要关键。会上以总结现有经验为主,提出以下几项措施:①防治病虫害应继续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②保持水土。除修筑梯田外,可采取贵州锦屏地区的方法在营造杉木林时在山顶保留原有的杂木林,山坡隔一定距离培修土埂,在山麓留较宽的杂草灌木带以此来防止水土流失,称为“山头戴帽,山腰挂带,山脚穿靴”。③在土壤肥沃的林地进行间作,加强施肥、中耕等管理措施;但必须合理选择作物种类,防止引起水土流失。④在土壤旱燥瘠薄的林地,应种植绿肥作物,保护枯枝落叶,进行土壤复盖。⑤营造混交林。认为混交林在提高林分生产率及防火防病虫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采伐更新
在采伐更新问题上,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我国主要林区的采伐方式和更新方法,意见基本一致。认为我国地域辽阔、树种繁多、环境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各林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以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采伐方式和更新方法,这样才能多得木材,又不破坏森林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的作用,并能使优良树种得到更新。
根据讨论,各主要林区的采伐方式和更新方法如下:
1、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大兴安岭的落叶松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缓坡林分又有劳力条件可进行皆伐,伐后采用人工栽苗更新。在坡地土层薄的地区,采取择伐作业和天然更新。在大兴安岭石质山迹地可扩大樟子松的人工造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红松成熟林和过熟林,除石磖子、沼泽地、石塘及二十五度以上的坡度地带以外,可进行皆伐,采用三年生以上壮苗进行人工更新。红松阔叶混交林及红松、鱼鳞松、沙松的混交林,异龄性大,特别是鱼鳞松、沙松林下天然更新良好,因此可进行择伐作业和天然更新。
2、西南高山林区。本区东部(包括岷江和大渡河中上游)土壤结构好,采伐后植被容易恢复,暴雨少,据初步观测,皆伐迹地与林地的水土冲刷及径流变化不大,同时这里的云杉在空旷地更新良好,生长迅速,因此在三十五度以下土层较厚的坡地可进行带状皆伐。林区西部(雅砻江以西)干旱季节明显,皆伐应控制在二十度以下地带。冷杉林可实行择伐作业和天然更新,但对分布在较低的半阴坡半阳坡的冷杉林也可采用皆伐,改用云杉人工更新。
此外,西北高山冷杉林宜于小面积皆伐和择伐,在当前苗木未过关时可充分利用天然更新。华南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避免大面积皆伐,保存优良树种的更新条件。
与会代表还一致认为,为了要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以及今后优良树种的更新,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各主要林区)划定保安林,如陡坡森林、山脊林、护岸林等。其次各林区还应保存有代表性的林分,划为自然保护区,作为林学、森林动物及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基地。
木材综合利用
1、与会代表对木材综合利用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代表认为,综合利用主要是充分利用,它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最后的目的是材尽其用。有的代表认为,木材综合利用是一定时间、一定场合下,木材变性、变质的机械和化学利用的总称。还有的代表认为,通过化学和机械加工而生产多种产品的就算是综合利用,并不限于一个场所,也不一定要达到近于百分之百的利用,才算是综合利用。
2、发展综合利用应以人造板为中心,这是与会代表一致的意见,但对发展哪种人造板为主却有不同看法。经过讨论,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认为目前以纤维板为中心是正确的,但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厚纸板等各具特点,用途不尽相同,不能用一种板完全代替其它板。因此,从长远看,各种板均有很大发展前途。
与会代表在讨论各种人造板的用途时,还讨论了纤维板作为包装材料是不是它的发展方向,红松作胶合板原料是否恰当的问题。对于前一问题,大家认为,当前为了解决包装材料不足而使用纤维板是可以的。但纤维板重量大,性能不理想,加工复杂,因此作包装材料并不是它的发展方向。从国外情况及长远来看,还是使用胶合板和厚纸板为宜。特别是厚纸板,较纤维板具有质轻、能吸收振动、加工利用简易、使用后可回收作为加工原料等优点,因此今后必须重视厚纸板的发展。对于后一问题,有的代表认为,红松质轻、强度大,是一种优良的建筑用材,但由于它节疤多,旋出的单板表面粗糙,势必增加涂胶量和影响胶合强度,而且板子易开裂,影响使用,因此红松作为胶合板原料并不适宜,可能反而造成浪费。有些代表认为,国外也有利用松木来做胶合板的先例,尤其是当前胶合板原木缺乏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生产,根据我国当前资源情况,用红松做胶合板来缓和原料不足产生的供需矛盾还是可以的。还有的代表建议,用松木来做建筑门窗用材,代替现在常用的硬阔叶材,将节约下来的硬阔叶材做胶合板,以部分解决胶合板原料不足。
3、代表们认为,当前发展纤维板工业的关键问题是要过以设备为主的技术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技术力量,重点突破,首先使作为试点的工厂技术过关,取得成功经验,然后推广。
4、关于企业规模。代表们认为,应进一步明确大、中、小型厂的具体分法,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三者如何合理结合。为此,必须组织技术力量,就已有不同类型企业,选点作比较试验和研究,从工艺、设备和经济等各个方面来分析比较,确定适于我国具体情况的企业规模。关于企业布局,代表们一致认为,如果从解决技术问题出发,在目前条件下,将厂设在城市,便于摸索经验,为以后建厂创造有利条件。但从长远着眼,以后还是靠近林区为宜。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林学会召开学术年会 探讨当前林业生产和森林工业中若干学术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