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什么害虫“喜欢”敌百虫?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02月 -> 为什么害虫“喜欢”敌百虫?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程敏 1963-02-27 00:00

为什么害虫“喜欢”敌百虫?

第3版()
专栏:

  为什么害虫“喜欢”敌百虫?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正当浙江农村开始春耕生产的时候,记者走进杭州农药厂,立即被繁忙的生产景象吸引住了。工人们投料、配料、化验、包装……,忙个不停。满车满车的农药,川流不息地从厂里运出去。厂长钟阿五笑着对我说:“今年,农药是生产多少,运出多少!”
在访问当中,我得知这个厂生产一种杀虫很厉害的高效农药,叫做“敌百虫”。可这种很厉害的农药,不久以前还受到害虫的欢迎哩!
那是发生在去年上半年的事情。杭州农药厂为了增产更多更好的农药支援农业,各车间职工积极开动脑筋,改进农药配方,改革生产工艺,还开展了班组竞赛。不久,“敌百虫”、“六六六”、“二二三”乳剂等五种农药质量都显著提高,成本也大幅度下降。特别是“敌百虫”,它的有效含量超过了国家一级品标准,成本也下降了许多,产量计划月月全面超额完成。这是杭州农药厂建厂以来生产最出色的时期,全厂职工都为此兴高采烈。
可是,意外的消息传来了:“‘敌百虫’农民不欢迎,销不出去,商业部门大量积压了。”
这意外的消息,好像向全厂职工泼了一瓢冷水。
“敌百虫”质量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农民为什么不欢迎呢?厂领导立即发动工人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农药不受农民欢迎,没有达到支援农业的目的,工厂计划完成得再好也是白搭。“敌百虫”车间工人说,“敌百虫”是个新产品,许多农民过去没有用过,是不是使用方法不对?也有工人提出,最好到农村去看看。
“到农村去看看!”厂党委根据工人意见,决定派调查组去农村调查访问。
这时,由党委书记徐世泰、副书记沈一鸣、副厂长徐一仑等组成的调查组首先分头到富阳、萧山、临安等县的粮棉产区作调查研究。徐世泰带领的调查组来到富阳县王洲公社鸿丰生产队。在座谈访问中,社员普遍反映,“六六六”、“敌百虫”等农药效果差。有的说:喷农药是给害虫洗澡,花了钱反给害虫笑!
为什么那样厉害的“敌百虫”会受到害虫的“喜欢”?
疑问把调查组引到田间。他们在田头看到社员喷农药的时候,在盛满水的粪桶中随手丢下一块“敌百虫”药,稍为搅拌一下就喷到小麦上。由于“敌百虫”农药没有溶化,沉入桶底,结果上面的淡药水喷在小麦上,害虫照样跳来跳去,而下面的农药水喷上去,麦苗很快变枯黄了。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大为吃惊。他们感到农药厂不能光搞生产,不管使用。要发挥农药的效用,必须使农民正确掌握使用技术。于是厂领导决定抽出一部分干部、工人和技术员,分头到各种不同作物地区,实地向农民传授农药使用技术。
炎热的夏天,正是各种害虫大量繁殖的季节。杭州农药厂组织了五个由领导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的技术传授小组,带着农药、器械,分头到各专区的稻区、棉区、蚕区、茶区和蔬菜地区二十多个生产队,建立了使用农药技术推广点,边试验药性边向社员传授使用技术。
由技术员吕金星、任伯云和工人组成的技术传授小组到达杭嘉湖平原的吴兴县菱湖公社勤俭大队时,正是饲养秋蚕的季节。可是这里很多桑树生了桑蟥、毛虫,桑叶已经枯黄了。社员们很心焦。技术传授小组一到这个队,就同社员一起用“敌百虫”药液喷射桑树。前面喷药,后面桑树上的虫就口吐青水,落地而死。他们又用不同的掺水倍数作试验。“敌百虫”掺水从五百倍的浓度直试到三千倍。检查结果,各种不同浓度的“敌百虫”喷射到桑树以后,害虫都死光了。工人们用这种事实向社员们说明:“敌百虫”农药在使用时配比不当,搅拌不匀,喷射不仔细,就不能发挥杀虫的效能。农药使用技术很快为广大社员所掌握。两天时间,全大队五百多亩桑园都喷了敌百虫。隔了一星期,害虫死完,桑树枝叶茂盛。这件事在蚕区传开了,许多生产队干部从几十里路赶来邀请工人去传授使用方法。
技术传授小组工人到了余杭县翁梅公社仓前大队。大队干部金宜春说,很多社员怕蚕吃了喷过药水的桑叶要死掉,不敢用药治虫。任伯云心里想:这个问题很重要。桑叶喷过“敌百虫”要几天才能喂蚕?他就和金宜春、治虫员傅正荣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证明“敌百虫”喷射过的桑树,过了七天就可采叶喂蚕。从此,农民就放心地喷药除虫了。
从这时候起,杭州农药厂的职工就再没有听见谁说过“‘敌百虫’是给害虫洗澡的药”。
“敌百虫”的信誉在农民中牢牢地树立起来了。紧接着,杭州农药厂里也就出现了异常兴隆的生产景象。
“敌百虫”销路的重新打开,给杭州农药厂职工许多有益的东西。他们在为农业服务的道路上,想的更多了,做的也更多了。
记者在工厂访问的时候,看到包装工段的工人正在仔细地过秤包装、封口,一袋袋一瓶瓶农药贴上商标,附了说明即将出厂。过去有的农药是两斤装的,农民使用不方便,现在根据技术传授小组带回来的意见,改成一斤装、半斤装,农民用起来就方便了。过去说明书写虫名是昆虫学上的双翅目、鳞翅目之类,农民看不懂,现在已经改成群众所熟悉的蚜虫、桑蟥、毛虫之类。过去配比写的是几CC、几毫升、几克,现在改成斤、两、钱,或者几瓢羹。他们还在说明书上注明有效期,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一般农药变质的处理办法,还有在各种作物上使用农药的经验介绍,通俗易懂,农民一看就能使用,这一改进给社员带来很大方便,有的社员说,看了现在的说明书,不用人教也会使用。


查看完整版本: [-- 为什么害虫“喜欢”敌百虫?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