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王喜庆和九高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04月 -> 王喜庆和九高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常工 1963-04-29 00:00

王喜庆和九高炉

第2版()
专栏:

王喜庆和九高炉
本报记者 常工
今年三月里的一个早晨,鞍钢炼铁厂同平时一样:远处,卸掉矿石的电机车,顺着一条高岗轻快地开走了;近处,满载着焦炭的大罐车,又气呼呼地吼叫着奔进来;在那些林立的、雄伟的、巨大的高炉上,正是机器轰鸣,热风呼啸,炉火正红。
王喜庆,九高炉的炉长,一个三十一岁的共产党员。听说公司为了平衡各厂矿对燃料的需要,把煤气的供应量减少了,许多高炉的焦比迅速增加,他们九高炉创造的历史上最优秀的指标之一——一千度的风温也保不住。他一上班,连高炉办公室也没顾得去,径直奔向热风炉,忙问热风工人任明臣和刘长春:“真是不行吗?”
任明臣摇摇头说:“两座热风炉,过去每小时供应煤气六万立方米,每座三万,要半小时才能烧到一千二百度。现在减为五万五,每座二万七千五,四十分钟也烧不上去。”
王喜庆沉思起来,想着,想着,忽然想到农民做饭的情景。他说:“会做饭的,捧着锅底烧,一捆柴火就够了。不会做的,满灶填,两三捆也不够。现在,煤气量减少了,还要保证风温一千度,咱们采用捧着锅底烧的办法,行不行?”
“有道理。”热风工人活跃了。
王喜庆进一步解释:“如果行,就这么办:燃烧第一座的时候,从第二座借来二千七百五,燃烧第二座的时候,再从第一座借来二千七百五,这样都还是三万,不是和过去一样吗?”
热风工人都说好,当班就试验。根据煤气借走后出现的新情况,热风工人在操作上作了改进。果然同过去一样:热风炉半小时烧到一千二百度,风温继续稳定在一千度。第二班和第三班采用了这个办法,也获得同样的效果,人们就给这个办法起了个名字,叫煤气交换量快速燃烧法。后来,厂部把九高炉这一先进经验在全厂推广,其他高炉也降低了焦比,提高了风温。据统计,仅节省煤气消耗一项,一昼夜即达几十万立方米。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创造。但是,从王喜庆的整个工作来看,这样的例子不是唯一的。
王喜庆原来是个初中毕业生,一九五○年参加了鞍钢中央实验室工作。为了深造他,党在一九五三年送他到东北工学院学习。一九五七年回到炼铁厂,经过八个多月的实习,一九五八年九月即被调到九高炉担任甲班工长。那时,正在进一步推行高强度操作。这是过去我国没有的事情,不少人有顾虑:怕高炉不顺行,怕高炉结瘤多,还怕焦比高。王喜庆也有这些顾虑,但他一想到党和人民给自己的太多了,而自己给党和人民的太少,他就积极地响应了党的号召,为高强度操作找寻合理的装料制度。但是,他查遍了国内外的一切资料,也找不出个合适的装料制度来。有一天,他看到党的监委书记说:“我查遍了英国的、美国的,还有其他国家在内的资料,就是找不到,怎么办?”
“当然找不到。”党的监委书记说:“你不是听说过这句话吗?知识来源于实践。书本上的东西,都是过去的实践。现在咱们干的事业,有许多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也是别人没有干过的,当然找不到;碰到这种情况,就要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经过实践创造出来。”
这些话在那里看过?听过?左思右想,他想到了毛主席的著作——过去曾在学校读过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天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就打开毛主席的著作,读啊,读啊,越读心里越亮堂,越读信心越大。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到料运槽上同工人一起研究了。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作了四十多次试验,记录了两万多个数据,终于为高强度操作找到了一套合理的装料制度。
这是王喜庆深入实际,依靠群众,刻苦钻研的开始,也是他发奋图强,树立雄心大志的开始。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事实正是按着他的思想发展的。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年,他又领着他的甲班工人和全炉工人,先后创造了“快速回风”、“双口出渣”、“快速出铁”等一系列的先进经验,使高炉有效利用系数赶上了当时世界上许多先进高炉的水平,为国家增产了大量的生铁。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喜庆被正式任命为九高炉的炉长。全国有名的红旗炉——九高炉也在这个时候更红了。
从这以后,王喜庆的创造性劳动的热情,像越烧越红的炉火一样,越来越旺盛了。
一九六一年,炼铁厂为了全面掌握炼铁方法,曾在一些高炉上开始试验低强度操作,从中吸收经验。但是,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强度变化以后,高炉总要经过十天、半月,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的波动,才能转入正常生产,严重影响任务的完成。去年五月,厂部决定九高炉继续试验低强度操作,厂长把王喜庆找去,问他:“你知道你们的任务吗?”
“试验低强度。”王喜庆回答。
“这种冶炼方法要掌握。”厂长加重语气说:“更重要的还要找到强度变化的规律,缩短高炉波动时间。”
这是个艰巨的任务,炼铁厂其他高炉没有解决,国内许多炼铁厂也没有解决。但是,他知道这个任务的重大意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回到高炉,他立刻把工长和工人发动起来,先从学习其他高炉有关低强度操作的试验入手,接着又对他们九高炉的高强度操作作了系统的总结。从学习和总结中,进一步摸清风口与强度的关系,即强度高,风口就大,风速小;相反,强度低,风口就小,风速大。根据这种关系,王喜庆在试验前,就以风口为中心,制定了一个操作制度。果然,按照这个制度试验,高炉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波动,就在当天进入了正常生产。经过三个多月的考验,没有发现别的问题。厂长又把王喜庆找去说:“厂部决定你们再把日产任务增加三百吨。”
实际上,这是要试验由低强度操作转为中强度操作。回到高炉,王喜庆又以风口为中心,重新制定了操作制度。到了九月十日那天,厂长跑来一看,同样没有经过任何波动,高炉又在当天进入正常生产。从此,九高炉就出现了能上能下,操纵自如的新局面。其他高炉学习之后,全厂的生产也很快出现了全面上升的新局面。
在这个形势下,正在召开的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发出了新的号召:为创造提高风温、提高质量和降低焦比的历史上最优秀的指标而奋斗!具体的要求是:风温一千度,质量(一级品)由百分之八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焦比(炼每吨铁使用的焦炭量)再比国家计划降低十公斤。
王喜庆和九高炉又是一马当先。
职工代表大会的号召发出后,王喜庆便对全炉作了分析。他认为首先从提高风温开始最有把握,也最有利。那时九高炉的风温已达九百五十度,只要努一把力,就可达到一千度。同时,风温达到一千度,焦比可降低十公斤以上。可是,当时九高炉有些人说,不增加热风炉,要提高风温是不行的;有的又说,九百五十度,比伪满时期提高一倍,已经是世界水平,还要往哪儿提高?
王喜庆来到了热风炉,又同热风工人研究起来。他说:“你们看看,到底还能不能提高?”
“按理能提高。”热风工人任明臣说:“送过风后,热风炉顶的温度应该降到九百五十度左右才对,可是,一直都在一千零五十度以上;再说,要是继续送风吧,风温又到不了九百五十度。……”
王喜庆忙问:“废气温度高吗?”
“高。”热风工人继续说:“热风炉本来余热很多,再一燃烧,接受不了多少热量,炉顶就到一千二百度,其他热量随着废气从烟筒里跑掉了。”
“一定是冷风渗多了。”王喜庆听到这里,忙说:“走,咱们去看看,混风阀是不是有毛病?”
原来,送往高炉的热风是不能忽上忽下的。为了调整风温在一定的度数上,与热风管道通往高炉的同时,还通有一条冷风管道,又叫混风管道。热风炉余热用不上,说明在向高炉送风的过程中,冷风渗入超过了一定比例。他们来到混风管道跟前,仔细一检查,发现自动的混风阀老了,不严密,随即改换手动操作。果然,当天风温就提到了一千度——创造了全厂历史上最高纪录。
随着风温的提高,焦比迅速降下来。这时,王喜庆又同炉前工人一起,共同改进操作,严格控制计划出铁与实际出铁之间的差额,作到均匀出铁。这样,质量也迅速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今年一开始,全厂职工热烈讨论增产节约计划,九高炉订出了历史上最高的指标。这时,厂长又把王喜庆找去,一见面就说:“现在又要考验你们九高炉了。要把你们过去使用的好原料调给三高炉。今年你们要用次原料来生产,党希望你们还能炼出好铁来。”
鞍钢炼铁厂用的原料都是烧结矿。这些烧结矿有两种:一种是第二烧结厂的,含铁量高,化学成分稳定,叫好原料;另一种是其他两个烧结厂出产的,含铁量低,化学成分不够稳定,叫次原料。九高炉从开炉生产以来,一直用第二烧结厂的。尽管他们创造了不少成绩,但人们总是不服气。这次厂部的决定,一方面是要让三高炉作新的试验,同时,也是要继续考验九高炉。
王喜庆一听,劲又上来了,他说道:“我们九高炉绝不靠天吃饭,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用次原料炼出好指标来。”
党委书记又给添了一把劲:“这件事情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很大,如果九高炉能用次原料炼出好指标,它将改变人们对次原料的看法,把全厂生产普遍提高一步;它还将向人们表明:鞍钢炼铁工人都是好样的,在他们面前没有困难。”
可是,这个消息一传出,在全厂引起了很大反响。关心九高炉的,都替它担心,恐怕它垮下来。过去不服气的,这时更是议论纷纷,有的故意向王喜庆挑战似地说:我们要竞赛,九高炉敢吗?
王喜庆回到高炉,把厂长和党委的嘱托告诉全炉工人,同时,也把人们的议论告诉全炉工人,他说:“现在全厂都在看着九高炉,咱们该怎么办?”
“用成绩回答!”人们都这么说。
当时,根据厂部的意见,九高炉改用次原料后,原来按照好原料订的指标可以修改。不料,王喜庆把这问题一提出,几乎所有的工人都表示:不管原料多差,指标坚决不改,一定要用次原料炼出好指标来。
考验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这一天——三月一日,夜间改换了原料,早上高炉就不正常了。王喜庆一上班,值班工长就说:“这原料就是不好。风压很大,影响顺行,指标完成得不好。”
王喜庆立刻把工长、工人分别组织起来,研究记录,察看炉况,检查原料,一连忙了三天,终于把问题找到了。原来,过去使用的原料,从出厂进到高炉只有两小时,温度高,料块大,空隙多,煤气上升阻力小,风压就不大;现在使用的原料,从出厂进到高炉四小时,温度低,料块小,空隙小,煤气上升阻力大,形成大风压。
原因找到了,就不难找到办法。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风量不动,增加倒装(高炉边缘多装焦炭);一种是装料不变,减少风量。王喜庆作了分析,认为两种办法都行,但从降低焦比考虑,他主张采用第二种办法。大家都同意,立刻来试行。到了第二天,一切都正常了:机器轰鸣,热风呼啸,炉火正红,次原料炼出好铁了。
这也是鞍钢炼铁厂今年以来最大的成就。(附图片)
王喜庆(中)和配管工人一起研究修改风口直径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苗明摄


查看完整版本: [-- 王喜庆和九高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