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改造大石山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08月 -> 改造大石山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成华 敬之 1963-08-28 00:00

改造大石山记

第5版()
专栏:

改造大石山记
本报记者 成华 敬之
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大石山,穿过了许许多多的?场(石山洼地),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我们赶到了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区公所。
刚从生产队回来的瑶族区长袁忠山,一见我们就说:“同志们,辛苦了。”接着,他就吩咐炊事员给我们烧水洗澡。我们整整走了一天路,打心里说,真想洗个热水澡;可是,我们却立即谢绝了他的好意。因为我们早就知道,水在这个石山地区是最希罕、最宝贵的了。据说这里一盆水,早上洗了脸,再用来洗衣服,晚上又用作洗脚水,第二天再用来煮猪食。要我们洗澡,在这深山瑶寨里不是太特殊吗?袁忠山像看穿了我们的心事,跟着就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同志,现在的三只羊,跟过去不同了。现在不光是人和牲口的饮水、用水不缺了,就是连那地里的玉米也有水浇了。”
由一水“四用”到地里的庄稼有水浇,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啊!很自然,水成了我们见面之后的话题。但是,袁忠山没有跟我们直接谈水,却讲起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来了。
引 水 抗 旱
在三只羊地区发展生产,过去瑶族同胞的信心是不大的。比如,糟蹋玉米的猴子,有人说是人变的不能打;吃玉米的毛虫,有人说是天放的不能捉;要是谁想打井挖塘,就会有人站出来说这样会打断龙脉……。归总一句话,过去有一些人信天不信人。
但是,在和大自然作斗争中,人们的思想在慢慢地变。上朝屯和?五屯的玉米发生了毛虫,瑶胞不敢捉,袁忠山和其他区干部带头发动群众捉虫,减少了损失。这个新鲜事儿,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奇怪,捉了毛虫并没有出什么三灾八难!
现任副区长、当年上年乡瑶族团支部书记袁万满,经历过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九五四年十月间,天气异常干旱,他家所在的岜姑屯和邻近的龙乡屯、龙能屯的所有塘水都用光了,禾苗也干坏了,人畜饮水,要背着竹筒,翻山越坳,到宜山县的愤材?去背。他想,要是村屯附近能找到水,那该多好!就在这时,上级号召瑶寨人民大力找水源。袁万满立即把自己想挖塘找水的想法告诉了同屯的老农。他打听到龙乡屯有个没人住的雪洞荒?,每逢下大雨,石头缝里往外冒水,就和十几个青年农民,到那里找水。他们辛辛苦苦地在洞里挖了三天,挖到一丈五尺深了,不仅没有见到水,连一点泥沙影子也没有看到。有人动摇了。有的父母不准孩子跟着袁万满“胡闹”。第四天,袁万满和几个青年继续挖,发现小石头上出现了潮湿痕迹,大家心里升起了希望的火花。一鼓劲干到傍晚七点钟,挖到了二丈多深,借着初升的月亮,发现洞底有个小窟窿。袁万满顺手丢下一块小石头,“砰”的一声,响起了清脆的水声。他们高兴极了,有说有笑地又挖了七尺多深,终于见到了亮晶晶的水。
石山上找到了水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乡的每一个?场。三个屯的人拧成了一股力量,共同挖了二十五天,终于挖成一口大水井。从这时起,当地人和牲畜用水,再也不发愁了。
有了水,在三只羊区来说是一件大事。说什么缺水是天意,什么毛虫是天放的等等迷信,人们不再相信了。他们开始看见了自己的力量。在往后的日子里,在这千山万?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开山打井挖塘的爆破声。只几年工夫,整个三只羊区修起了许多水井、水塘。都安其他石山区也和三只羊一样,冲破了宿命论的束缚,经过艰苦斗争,在大石山里找到了一处又一处的水源。
抗 洪 排 涝
记者走过的一些石山区,凡是有人住的村屯,差不多都是周围石山壁立的?场,?场就像一个锅底和井底。这种地形,一旦遇上大雨,水就劈头盖面地冲向?场,只几个钟头,就把这里仅有的一块较平坦的?场谷地淹没了。那些分散在石山缝隙的小块耕地,有些往往在一瞬间就被山水连土带庄稼一起冲走了。各族人民面对比猛兽还凶狠的洪水,不再有人摇头叹气了,他们毅然地拿起锄头,展开了另一场凿山开路排除渍水的斗争。
在?英人民公社,治洪排涝积极分子、生产队长袁金贵,一见到我们,就要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去年冬天完工的白山脚下的?英排洪洞。跟着这位瑶族生产队长手里的火把,我们踏着稀泥烂浆,弯着腰,屈着腿,有时还侧身攀附着潮湿的洞壁,不断前进。袁金贵边走边介绍说:当初我跟乡长袁世好来勘探这个洞的时候,这条路可真难走啊!就像爬虫似的,遇见洞眼向上时,就先钻个头上去慢慢往上爬,洞眼向下,又只好先把脚伸下去,然后一步一步往下摸,碰上拐弯狭窄的地方,就收紧肚皮从石缝中擦过去,有时涉水前进,有时跨越锋利的石刃,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探索,才算把这个洞摸清了。都安人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把洞中七十六个狭窄和有阻塞的地方炸开,让洪水通过这个洞流到白山背面脚下的刀江去了。
整 修 梯 地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石山地区的真实写照。能不能把石山上的小块土地修成大片整齐的梯地呢?过去,有少数农民,为了活命,曾经点点滴滴地修过梯地。龙弯区映山公社党支部副书记覃友荣的祖父,花了多年的劳动,只修成七分梯地。这块地以前因为水土流失,一年只能收五十斤粮食;整修成梯地以后,每年就稳稳当当地收获一百五十斤玉米。在一次党支部大会上,覃友荣提出了修梯地的建议。开始,有些人说:满山满山的石头搬到哪里去啊?那么一点点泥土,修成梯地要花多少劳动力啊!
然而,人们没有在大自然的阻拦面前迟疑不前。他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点到面地展开了把零星耕地整修成大片梯地的群众运动。覃友荣是个复员军人,解放战争期间负伤,双目失明。但是在整修梯地期间,他拿着两根拐棍,沿着石山险路上上下下,从这个屯摸到那个屯,深入地领导着这个运动。他在干战屯听到社员说工具不够用,就捐出三十元复员费买锤子和泥箕。炸药不够用,他就派人用土法造炸药。覃友荣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克服了,零星的岩坡地终于变成了层层梯地。几年来,映山公社已经修建了五百二十三亩梯地。在这些梯地边沿上生长着一片一片的油桐、沙皮等经济作物。
现在,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个“水贵如油,土贵如金”的石山地区共有水井水塘二万三千多个,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兴修防洪排涝工程一千六百多处,保障了九万九千多亩?场土地不受涝害;兴修了三千多处农田水利工程,使七万二千多亩旱田得到了灌溉;在石山上共修建了十二万六千多亩永久性的石埂梯地。近几年来虽然碰到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但这个一向靠外地供应粮食的自治县,在最近四年中,向国家提供了纯商品粮八千九百多万斤;三大特产——牲畜、桐油、沙皮也有较快的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 [-- 改造大石山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