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家家纺织的折虎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9年01月 -> 家家纺织的折虎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衡 1949-01-28 00:00

家家纺织的折虎村

第4版()
专栏:

  家家纺织的折虎村
刘衡
折虎村是河北邢台县西部山沟里的一个村庄。村子虽不很大,纺线织布却很出名。全村二百二十几户人家,就有纺花车一百九十六辆,织布机六十一架,纺纱机十架,轧花机二架,弹花机二架,还有织袜机一架。村子里的妇女们差不多全都会纺线织布。她们也是生产战线上的主力军,和男人们一道改善了家庭经济生活,并且提高了她们自身的社会地位。
可是,折虎村在解放以前,却完全不是这样。那时,村里既没有织布机,也没有弹花机,纺花车虽有几辆,却是成年不动弹,满身落上了灰尘。妇女们既不织布,也不纺线,全靠男子们打下的粮食换布穿。那时,田地大部分在地主手里,农民们饭都吃不饱,那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换布?因此,折虎村大多数农民,衣服上不是破的尽是窟窿,就是补钉上面又补补钉。一床被子一盖就是几十年,五、六十岁老太婆盖的还是出嫁时候赔送的被子。冬天里,大家只好拼命地烧炕。有一些人家连炕都烧不起,只好在做饭的时候,烧一块热砖,晚上就搂着这一块热砖睡。
折虎村的妇女们成天忙得团团转,又要缝破补烂,又要养儿做饭,还要推磨推碾。解放以前,农民的牲口很少,没有毛驴推磨,妇女们只得抱起磨棍子自己推,怀着大肚子也得推。推着推着,生出来的孩子,常常不是头压扁了就是脸压扁了,弄得折虎村不少孩子都是扁头扁脸的。妇女们忙是忙了,可是并不讨好,因为她们忙的那些事,既不能增加一颗粮食,又不能添多一尺布。大家却认为她们是吃闲饭的。丈夫经常打老婆,说:“老子一人干,孩子老婆看,养你们把我养穷了!”当老婆的当然更是满肚子委屈。她们说:“嫁汉嫁汉,为的吃穿,如今嫁了汉,吃没有吃,穿没有穿,还要挨打受气!”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八路军解放了折虎村,村里成立了民主政府。民主政府积极帮助老百姓改善生活,实行了减租减息,又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帮助妇女发展纺织。合作社主任对妇女工作十分热心,他打听到村里有一个妇女叫郭爱妮会纺织,就去和她商量,郭爱妮的娘家在曲周县,她在做姑娘的时候,就学会了这个手艺,她知道纺线织布的好处。因此两个人一说就合。一九四二年阴历正月初六,刚过完年,郭爱妮就冒着大风,跑到几十里之外买回来一架织布机,约了四个会纺会织的妇女一块纺织。她们五个人只管纺,只管织,一切买棉花、卖布等麻烦事,都由合作社替她们办,接着旁的妇女也纷纷买纺花车,买织布机,凑在一块儿学习纺织。
一九四三年闹旱灾,折虎村的合作社更加鼓起劲来扶植纺织,帮助大家渡过灾荒。凡是会纺会织的人家受的苦都比较小,那些不会纺不会织的妇女也就都来学纺织了。后来合作社又为她们开办了一个纺织训练班,请郭爱妮当教员。许多年轻的姑娘、媳妇,每天挤在合作社的大屋子里,一块纺,一块织,互相挑战比赛,十分有劲。
大家纺织得那么有劲,就无法做家务事了,一切烧火做饭等杂活自自然然就落在她们的妈妈、婆婆头上。开始有个别的婆婆不满意,常常给媳妇吃冷菜冷饭,还说一些冷言冷语:“共产党来了,南屋变成了北屋,婆婆变成了媳妇!”可是,过不久,媳妇从合作社拿回布来了,拿回粮食来了。婆婆不但不再说怪话,每回媳妇回家,又给媳妇端饭。又给媳妇拿饼子。媳妇不吃,还硬往她手里塞。这样,训练班的学员们都能安安心心地学纺织了,大家学得十分地快。
训练班的学员们自己学会了还不算,回去还要教自己的妈妈、婆婆、嫂嫂以及隔壁邻居,使得折虎村的纺织运动大大地开展起来。全村三百八十八个妇女,除了老的太老,小的太小之外,从十三岁到四十五岁的妇女,全都学会了纺织或者织布。解放以前,全村会纺线的只有二十人,现在有二百五十九人;解放以前,全村会织布的只有三个人,而现在,则有一百六十五人了。不光是这样,折虎村还派人到外村去教纺线教织布,把周围十二个村子的纺织运动也开展起来。这些村子的人们都把折虎村喊做“老师村”。
现在,折虎村的农民们不仅有了衣服和被子,而且还有了多余的布匹。赶集的时候,不再是农民们拿着粮食去换布匹,而是妇女们拿着多余的布匹去换牲口和日用品了。全村已经添了几十头毛驴,毛驴可以耕地,还能够代替妇女推磨,谁也不再耽心会生出一个扁头扁脸的孩子来了。
折虎村的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大为提高了。丈夫不敢打老婆了,婆婆也不敢虐待媳妇了。靠了她们有技术,会生产,在村子里她们得到了和男人一样的权利。


查看完整版本: [-- 家家纺织的折虎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