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也是一种考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3年10月 -> 也是一种考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易漫华 1963-10-24 00:00

也是一种考验

第6版()
专栏:

也是一种考验
易漫华
有一位美术工作者到了山西文水县,决定刻一幅表现刘胡兰等七烈士的木刻。这个木刻从草稿到定稿,都是直接在群众帮助下完成的。这使他很受感动,说:“农民群众,真是我最好的先生!”
这不是个别的事例。许多农村文化工作队的队员——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工作者,下到乡里以后,也都有类似的感受。他们说,在农村丰富了艺术实践;在农村密切了和群众的联系;在农村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有的说:这是思想艺术双丰收;有的说:不止“双丰收”,而是“三丰收”、“四丰收”。总而言之,他们都感到收获很大。
取得这样的收获,不是轻而易举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文艺工作者要和工农兵结合,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在解放前,在国民党统治区,作家们受到反动政府的压迫,根本谈不到去和工农群众结合,只有解放区才有那样的条件。而在现在,条件比之那时的解放区又不知好了多少倍,而劳动群众,尤其是占五亿人口的农民对文化食粮的需要,比之那时也更加迫切,看来,文艺工作者下乡去为农民服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了好的条件,还得文艺工作者们下定决心,身体力行,不然只是口中叫道:好箭!好箭!那还是做不到和农民结合,做不到文艺为农民服务的。对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说来,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能不能离开城市去农村,为农民服务,也是一种考验,考验他是不是真的懂得了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道理,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现在,我们有许多文艺工作者下乡去了,还有更多的人即将下去,这说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是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的,他们懂得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是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高尚精神状态,并以此为荣。
决心下农村了,这是一种考验。下到农村了,也还不断受到考验:能不能够放下架子,虚心向农民求教,能不能够紧密联系群众,能不能够认真改造自己的思想,做到“思想艺术双丰收”,如此等等,也都是一种考验。看来,这样的考验许多同志也都胜利地通过了。前面提到的那位美术工作者,就是一个例子。
他把第一次画好的初稿征求群众的意见,老乡们看了几眼,就谈别的去了,对画很冷淡。他当时感到难受、着急,身上直出汗。后来,群众看见他征求意见比较虚心,就你言我语地把意见提开了,提得很直率,一点也不转弯抹角,意见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画得不像。这使他难堪极了。然而,他毕竟经受住了这个考验,把架子和虚荣心抛在一边。这幅画在群众的帮助下,经过多次修改,终于画好了。从画得不像到画得像的过程,也就是这个美术工作者受到锻炼和思想得到提高的过程。
文艺工作者下乡是经常的、长期的任务,因而这种考验也是经常的和长期的。自觉地主动地去接受这个考验,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去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完整版本: [-- 也是一种考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