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广东一部分水稻高产社、队的增产经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4年04月 -> 广东一部分水稻高产社、队的增产经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根生 1964-04-01 00:00

广东一部分水稻高产社、队的增产经验

第5版()
专栏:

广东一部分水稻高产社、队的增产经验
张根生
一九六三年广东省遇到了严重的干旱,但是全省人民在总路线的指引下,高举三面红旗,很好运用国家给予的支援,经过艰苦奋斗,全年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丰收。特别是水稻还获得了较大的增产,有一部分县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得到了较大幅度增长,并且出现了一部分大面积高产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这是十分可喜的事。全省有十六个县和市郊,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了八百斤以上;有几十个人民公社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斤;有成千个生产大队,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斤以上;有少数公社、生产大队和一部分生产队的单位面积产量还更高一些。
出现一批高产单位的重大意义
这些高产社队的出现,就全省范围来说只是少数单位,但是在全省广大农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过去虽然也有高产田,但只是个别的小面积的,而一九六三年是成片的较大面积的;高产单位不仅出现在原来产量较高的潮汕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也出现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和粤北山区等原来耕作粗放的地区。从这些高产单位来看,有的是原来产量就比较高,现在获得了更高产;有的是原来产量一般,现在变成了高产;有的是原来生产条件很差,产量很低,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一跃而为高产旗帜。因此,影响非常之大。不久以前,人们还认为水稻要达到大面积亩产千斤是很困难的,亩产一千二、三百斤,甚至一千四、五百斤,更是不可想像的。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整社、整队的较大面积的高产田不但已经出现了,而且出现在一个受旱之年。这说明水稻生产的潜力很大,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大幅度增长,低产可以变高产,高产地区可以更高产。一九六三年出现的每一块丰产田,就是一个从低产变高产,或者高产更高产的活样板。农民群众亲眼看到了这些样板,思想豁然开朗。于是,获得高产不再是什么神秘的高不可攀的,而是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人们争取高额丰产的雄心壮志。现在,夺取高产不单是领导的号召和要求,已经开始变成了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全省农村中到处涌现出一股学先进、赶先进,要良种,学技术的热潮。哪里有高产田,哪里便有成群结队的群众去参观学习,人们的精神面貌起了显著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农业生产新高潮。
全省各地在早晚两造收获之后,都普遍总结了经验,一致认为这批高产单位的出现,是坚定地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胜利,是广泛深入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巩固集体经济,提高广大群众集体生产积极性的结果;是人民公社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的结果;是在工作中坚持了正确的方向,把正确的作法坚持下来,加以发扬光大,并且克服了工作中的错误、缺点,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工作的结果。所以在总结经验时,广大群众一致认为:“千条万条,听党的话,坚决按照党指引的道路走是最主要一条”。
扎扎实实改变生产条件
去年广东省出现这一批高产单位,说明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很大,同时也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经验。特别在具体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中的水、土、肥、种、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摸索出一条迅速增产的道路。固然,这一部分高产单位的经验,还不够完整和有待于继续探索和总结,有些问题可能在别的先进地区早已解决了。但是,就广东省目前的情况看来,有几个问题是在夺取水稻高产中,值得重视和必须解决好的。
首先,必须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做起。这一批高产单位,能够获得大幅度增产和出现大面积高产,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突破原来的产量水平,必须先从改变生产条件着手。在人同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关系中,我们既要承认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和它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又必须承认人的因素是最积极的,人有“自觉的能动性”,因而人能胜天。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充分发挥人们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干劲,就一定能够不断地改变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并且可以认识和掌握客观的自然规律,把不利的因素变为有利的条件。这些高产地区都是从实现合作化和一九五八年以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经过六、七年的艰苦奋斗,大规模地兴修了水利,改良了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产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有了一个新的水平。因此,才有能力战胜去年那样严重的干旱,而且变灾害为增产。也正是因为有了新的生产条件,加上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耕作技术的提高,许多新的高产良种、先进的栽培经验,才能够得到推广和运用。
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加肥料是改变生产条件的中心工作。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全面贯彻农业生产“八字宪法”的前提。农民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农业生产上不解决过
“水利关”的问题,根本就谈不到获取大幅度的增产,更没有能力去夺得高产。南海县农民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他们说:从前,一年到头谈抗旱,讲排涝,春旱解除之日,往往就是夏涝到来之时,全县禾田地区十多万个劳动力,在遇到稍微严重一些的旱灾和涝灾的年头,都要用三四成以上的劳动力去车水抗旱或者排涝,一年平均亩产的稻谷才有五六百斤。经过几年的奋斗,现在南海县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水利和电动排灌系统,闯过了“水利关”,去年虽然旱情非常严重,可是电灌代替了人力车水灌田,出动人力最高的一天也不过两万人,其余的劳动力就从抗旱中解放了出来,从事积肥、改良土壤、精耕细作。另一方面,由于有了水灌溉,还把干旱变成了增产的因素,这是因为天气干旱,阳光特别强,辐射量大,温度高,所以只要有水灌溉,光合作用就更好,促使禾苗粗壮,结实饱满,因而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水稻亩产一年增产二百多斤,全县平均达到亩产九百斤以上。
这些高产单位解决水利的经验,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是靠修建山塘水库、陂头水坝来蓄水引水灌溉;有的是靠建设电动灌溉或机械灌溉站来提水灌溉;有的是靠筑堤围,建电动排水站来排涝防洪;除了解决有水灌溉之外,许多社、队还都进一步整理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排灌条件,以适应高产的要求。这些高产单位,在水利建设中,除去国家给了很大帮助之外,他们都很强调依靠艰苦奋斗,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所以就能多快好省地迅速过“水利关”。东莞县茶山公社地处东江河岸的低洼地区,每年春夏之交,河水倒灌,大部分早稻十年九不收,要抗御这样严重的灾害,就要大规模进行修堤筑围工作。要修筑那样大的工程,首先就碰到了无粮、无钱、无工具、无技术的困难,国家虽有帮助,但也不可能一下投资很多。茶山公社的干部和广大群众没有被困难吓住,没有粮自己种番薯,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技术人员自己培养。从一九五九年起,他们不分春夏秋冬,持续奋战了五六年,每个劳动力作了五百个土方,修成了长达二十二公里的五条大堤,挖通了长达六十多公里的渠道,并且自筹资金建设了七十六个电动排灌站。茶山的单造田改成了双造田,水稻亩产千斤,一九六三年的水稻总产量比一九五六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这些高产社、队的经验说明,改良土壤是另一项重要的农田基本建设,农民说:“好土生好禾”,要高产千斤,就要有千斤的土壤,因此不仅要改造那些瘦瘠的低产田,即使是比较好的田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地力。不论什么土质,提高地力的中心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增施人畜粪尿、河泥、塘泥等土杂肥,种植施用绿肥和推广稻草、花生藤等回田。许多高产单位如饶平县高埕大队等,都是常年坚持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从合作化以来一直坚持种绿肥,大量积制农家肥,每年每亩田平均有绿肥千斤,各种粪肥、泥肥一、二百担,加上部分田采取了客土加沙等措施,土层加厚了好几寸,土壤变得又松又软,六年来产量一造比一造高。
不少高产社、队,还采取客土加沙,水旱轮作,挖沟排水,施用绿肥、磷肥等措施,改造了很多沙质浅脚田、冷底田、湖洋田、铁锈田等低产田,使产量获得了大幅度增长。为了适应不断高产的要求,改良土壤是一件需要长期不断进行的工作。
这些高产社、队的经验也说明,为了达到高产就必须有较多的肥料,农民说:“收多收少在于肥”,所以肥料是高产的一个基本条件,改良土壤也是要靠多施有机质肥料。解决肥料的主要方法是依靠群众,大量积制农家肥、土杂肥;要把群众性、经常性的积肥活动同利用空隙,组织群众搞突击积肥运动结合起来;基本的措施还是靠发展养猪、养牛,修建厕所、牛栏、猪舍,增加猪牛栏粪,推广种植绿肥,这都是肥料的基本建设;当然,去年国家供应了比较多的化肥(有些高产社、队每亩用了三、四十斤),对于高产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认真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在改变生产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迅速提高栽培管理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仍然不能提高。一九六三年一部分高产单位的出现,也正是认真提高了栽培管理技术的结果。他们在精耕细作,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方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这里,仅提供一部分高产单位初步总结出的一些增产措施,作为研究的参考。
(一)推广良种。凡是高产单位,都是选育和推广高产良种工作做得很出色的。在同样的条件下,良种要比一般的种子每亩增产几十斤到一百斤以上。在前几年开展粮食高产运动时,首先遇到了一个倒伏的难关。那时,有一些较好的水稻品种,但都是株秆太高,根系不发达,耐肥力差,秆茎支持力弱,一遇风雨就易倒伏;虽然也有些耐肥不易倒伏的品种,却又病害多,或者产量较低。这几年来,广东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农民育种家连续培选和推广了一批优良的矮秆高产新品种。早造有“广场矮”、“江矮早”、“矮脚南特”等;晚造有“木泉”和“溪南矮”。这些良种的特点是:根系发达,分蘖多,抗倒伏力强,叶片多而直,穗大粒多,适合密植,增产显著。
这些高产单位大都建立了种子场、种子队和种子田,专门负责试验、繁殖新的水稻良种,他们不仅起了带头推广的作用,而且还摸索到了一些加速种子选育和繁殖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单株繁育、早造种翻秋、晚造种翻春和分秧头等方法,一年就可以成万倍或几万倍的增长,大大加快了繁育和推广水稻良种的进度。
(二)培育壮秧。有了优良的品种,还要有健壮的秧苗。如果秧苗嫩弱,插植后转青慢,也容易死苗;或抽穗不大、不齐,结粒不实。去年珠江三角洲一部分地区的晚造,品种、肥料等条件和潮汕地区完全一样,但是产量不如潮汕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秧苗赶不上潮汕地区培育的好。潮汕地区的高产单位,不论早造和晚造,都十分重视培育壮秧的工作。农民说“秧好一半禾”,确实很有道理。潮汕地区的一些高产队,都是通过早播、疏播、水播旱育或旱播水育等方法,培育早造的
“扁蒲壮秧”,晚造的“老劲壮秧”。这些秧苗一插下去就可以很快回青。晚造在人多田少的地方还推广了假植寄秧的办法,这也是培育壮秧的一项先进技术措施。
(三)合理密植。穗数、粒数和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三大因素。在推行合理密植方面,我们一度曾走过太密的弯路。现在看来,过密或过疏都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经过几年摸索,已找到了一些比较恰当的规格,从这些高产社队的经验来看,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有效穗数一般一亩都要在二十万穗以上,有些甚至高到二十五六万穗。怎么样才算合理密植?这要看田而定。在土质较肥和秧苗较粗壮的潮汕地区和东莞县一些高产社队插的疏些,主要靠分蘖;土质较瘦和秧苗较细弱的清远、高州等地方则是插密些,主要靠主穗。两种办法,因地制宜,殊途同归,都可以达到足够的有效穗数。(四)科学用水,合理排灌。水稻缺水不行,但是水过多了,也不利于高产。要使禾苗生长健壮,不倒伏,多分蘖,穗大粒饱,就要在合理排灌方面下功夫。很多高产队,都是根据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生长期的禾苗,采取了浅灌、湿润灌和适时晒田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排灌方法对刺激与控制分蘖,壮茎秆防倒伏,降低地下水位防止烂根,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能,促进肥分的分解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许多高产队为了做到科学用水,下很大功夫搞排灌,生产队有固定的专人管水。澄海县管陇大队、新会县城南大队都系统地整顿了排灌渠道,实行排灌分家,降低地下水位;晒田时为使整块田能晒得均匀,还用人工车水、挑水浇灌先晒好的田边田头,使田中间也能晒透。
(五)合理施肥。肥多,不一定就能高产;只有掌握时机,施用得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过多了或施用不当,反会产生病害和倒伏。因此,提高施肥技术,对于取得水稻高产十分重要。在肥料的用量和时间上,多数高产单位的经验是,早造施基肥要足,施追肥要早。早季稻由于生长期较短,气温越来越高,因此,施追肥要施得早,施迟了容易发病、倒伏。早造过去一般是不施壮尾肥的,去年有些地方推广了良种,天气又较干燥,因而适量施用了壮尾肥,也起了很好作用。晚造因为禾苗的生长期长,除了施基肥之外,施好追肥更为重要。这些高产单位对晚造的追肥方法一般采取“两头重中间轻”的方法,前期追肥要多一些,以促进分蘖;中期少一些,使禾苗生长慢,秆茎粗壮,不会倒伏;后期则重施壮尾肥(主要是化肥),促进结实,防止包茎和不实粒。
(六)精耕细作,加强管理。这些高产单位,还很注意农活的耕作质量,讲究精耕细作,提早犁冬晒白,浸春沤田,深犁细耙,多犁多耙,除稗草,除虫等都做得比较好。东莞县万江公社石美大队上下坊生产队,全年两造水稻平均亩产一千八百斤,除了水好、肥多、良种化外,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耕作很细致。早造都做到了三犁九耙,晚造则做到了一犁七耙一辘,使稻田犁得深,耙得细,有利于水稻的发育生长。
许多地方去年都遇到了严重的虫害,三化螟是解放以来发生最多的一年,但由于抓紧了除治,因而为害率很低。如兴宁县东风大队,去年遭遇空前未有的严重虫害,他们上下两造坚持连续八次除治,每亩田施用农药六斤多,全面消灭了虫害,产量仍达到每亩平均一千六百多斤。
为了提高田间管理的质量,各高产社、队都建立了严格的田间管理责任制。从播种、育秧、犁耙、管水到中耕除草、除虫等田间管理,都把责任定到组定到人,丘丘田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革命干劲和科学技术结合
高度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一九六三年,一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事实,令人鼓舞,发人深思。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况下,有些单位可以迅速改变生产条件,获得大幅度的增产,而有些单位则进步很慢,甚至停滞不前呢?是不是高产单位的条件好一些,或者国家给予了特殊的照顾呢?不是的。事实证明,许多高产单位,原来的生产条件比别的地方并不怎么好,国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所不同的只是由于他们政治思想挂了帅,无论是办什么事情,都具有一股奋发图强,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革命干劲。同时又和一贯重视和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开展专业的和群众性的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分不开。
这些高产单位的经验证明,农业生产既是一项组织千百万群众共同劳动的群众运动,又是一项内容十分广泛的科学工作。没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不去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水平,是不可能达到高产的目的的。
这些高产社队很多都是从一九五八年以来,就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农业科学实验活动,因而为夺取高产创造了条件。有些高产单位,更是一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如潮安县各个农村人民公社都建立了农业技术站,而且派了公社党委副书记去当专职站长,每站都有三至五名技术员。很多大队都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每个生产队也都建立了技术小组或设技术员。全县组成了二万多人的农民技术队伍,建立了系统的技术推广网。又如南海县大沥公社和清远县洲心公社,都建立了农业科学站,办了小型良种示范场,并建立了基点队,由干部、技术员、群众三结合,进行科学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工作。高州、阳春等县在创造示范队样板田的基础上,采取办短期训练班的办法,普遍训练生产队长和农民技术员。
所有的高产单位,他们改变面貌夺得高产的事迹,生动地证明了一个道理,这就是要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三大运动中创造成绩,取得胜利,就必须高度地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从所有高产单位的共同特点来看,他们都是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不怕艰难困苦,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天换地。他们不做表面工作,而是坚持不懈的下硬功夫,作“笨”功夫,坚持不断革命,力争高产再高产,先进再先进。
(附图片)
广东省台山县人民建设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发挥了很大效益。端芬公社的田野上春水溶溶,保证了及时春耕。 梅暖摄(南方日报供稿)


查看完整版本: [-- 广东一部分水稻高产社、队的增产经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