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教师的喜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4年08月 -> 教师的喜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国屏 1964-08-30 00:00

教师的喜悦

第8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

  教师的喜悦
  陈国屏
哈尔滨市十二中学东边有一块“农园”。六年多来,杨治周老师几乎每天都要领着学生们到这块园地上播种耕耘,教会他们热爱劳动,传授给他们农业生产知识。让他们懂得农业生产的甘苦,也领会到那丰收的喜悦。如今,杨治周老师的学生中间,很多都已走上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不少人已被评选为农村知识青年的标兵或积极分子。
晨光刚在校园里升起,杨治周刚来到这碧绿的“农园”里,“杨老师,信!”随着,一封信递到了他的手上。信是学生修葆华寄来的,他的耳边立刻响起一个女孩子的银铃般的声音:
老师:这是我接到你第三十七封来信了,《农业技术》杂志也收到了。谢谢您的关心。您说这星期天您和同学们又要到队上来看我,不要来啦,明天我就要来省里参加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呢……”
信笺一页一页沙沙沙地翻过,杨治周老师的心里不知不觉泛起了六年前的情景。
那是一九五七年夏天,初三班的学生要毕业了,这时党提出了中小学生回乡生产的号召,杨治周老师在课堂上,在个别谈话时,在家庭访问时,反反复复向学生和家长们介绍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奔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大道。学生们激动地听着,他发现年轻人的一双双眼睛是那么聚精会神,象要把他讲的一字一句都印进心里。就在这年夏天,修葆华和另外几个学生,高高兴兴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杨治周老师字字嘱咐,欢笑着一直把学生送到生产队。
学生们下乡了,老师的心时时刻刻追随着他们。是呵,他们不愧为党培养起来的坚强一代,在人生道路上已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但年轻人毕竟还缺乏生产知识和生活锻炼,“能送走他们就算了?我有责任帮助他们永远踏踏实实走下去!”他放心不下,农闲时,他给学生们送去报刊和农技书籍;农忙时一到假日,他领着班上的学生去队上帮忙,趁机也让在校的学生学习田间劳动,熟悉农村的生活。
学生们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们锄地,手上打起泡不吭一声,地里歇晌,小竹板一呱?,讲了《老兵新传》又讲《王国藩》,直讲得社员个个眉飞色舞。墙报建立了,广播站建立了,科技小组建立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朝气蓬勃的学习精神,获得了社员们的一致好评。而这时,修葆华眼里却隐隐有了焦虑的神色。她是近视眼,早晨雾大什么也看不见,下地干活不是跌进沟里就是踩进水洼里,几次三番把白菜苗儿当草铲了,越着急越出事,一个大雨天把腿摔坏了,十几天下不了床。“不务农,做别的工作也许会好一些吧?!不,怎么能这样想……”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风吹雨珠打在窗上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她多么想见见杨老师!
大雨瓢泼般下着,正在干活的同学们一齐涌进屋来避雨,一回身,啊!后面是谁?那不是校长李英华妈妈和杨老师吗?他们虽然穿着雨衣,但雨水却顺着衣服往下直淌。他们打老远到队上来有什么事呢?只见李妈妈亲切地走到修葆华床前,一手抚摸着她的额头,亲切地问:“病了?”修葆华眼眶里不由得涌出了晶莹的泪水。透过盈盈的泪水,她看见杨老师那无限亲切和期望的目光。大家欢笑着把老师们团团围住,敞怀地谈着,同学们都夸奖修葆华如何冒雨坚持抢收,如何帮助队里组织扫盲,小小茅屋里腾起一阵又一阵笑浪。杨治周和修葆华谈了很久,临走,把一本书和一本新买的笔记本轻轻放在她手上,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笔记本上端端正正题着四行字:“困难是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钢铁是在烈火中炼成的,对吗?”杨治周含笑望着大家。
年轻人个个激动得很,修葆华那两颗晶莹的泪珠终于忍不住“噗”地掉了下来:“老师,我们绝不会辜负党的希望!”
杨治周老师从北京开会回来了,他带着一迭迭新出版的农技书来到屯里。屯里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已经成立,文化夜校已经建立,地里农业科研小组搞得多么红火!人们一见面就夸修葆华实验的茄子丰收了,一个茄子长了五斤呢,现在正领着一伙青年在那边作实验。火辣辣的太阳下,修葆华在地里一见老师,高兴得迎了上来,抢着翻开那一迭农技书,笑了:“老师,正需要,太好啦!太好啦!”呵,一时他发现她那一双眼睛多么明亮呵!
每年春耕、夏锄、秋收……,杨治周老师不断从学校到队上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他和大队党支部一起,继续给学生们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以自己所能作到的指导和帮助,而学生们多少感动人心的事迹又反过来鼓舞着老教师的心。沿着公社的这一条乡道,他迎过多少风霜雨雪,他踏出过多少日落日出,望着公社的土地一年比一年碧绿无垠,茂盛葱翠,他就不由幸福地想到:生活多么美好,新的一代正在成长!
喜讯不断传来,学生们的科学试验经过三次失败后又成功啦,修葆华,她被评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农业劳动模范了!
接着,又一个消息传来了,修葆华入党了!他曾看见她戴着红领巾,他曾看见她入团宣誓时严肃的身影,现在又听到她在农村入党的消息,该用什么来形容一个教师此时的心境呢?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他,不由得泪水晶莹了。
叮铃铃!上早自习的铃声响了,晨光和笑声一起涌进了校园。“老师,修姐姐该今天到呀!”学生们看见杨老师,一起围了上来。
杨老师正想说要去接修葆华,忽然,一群女学生欢叫着簇拥着修姐姐涌进菜地,那穿着蓝衣服、手上提个小包的不正是修葆华吗?她的脸晒得更红更亮了,简直象一棵刚从田野上走来的茁壮的红高粱:“老师,这是我们队上新收的种籽!”杨治周接过来一看,嗬,一色金灿灿的“大金黄”,他哈哈大笑:“好,好!我们一定要把它培植在这块小‘农园’里,让它们更茁壮地生长,回头还要请你给弟弟妹妹们谈谈下乡七年来的体会呢!”
“欢迎,欢迎……”
这时校园里晨光更加灿烂,师生们满怀信心地向教学楼走去。
〔《黑龙江日报》供稿〕


查看完整版本: [-- 教师的喜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