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评《瘦马记》的演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4年08月 -> 评《瘦马记》的演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凤子 1964-08-31 00:00

评《瘦马记》的演出

第6版()
专栏:剧评

  评《瘦马记》的演出
  凤子
河南省话剧团来京演出的话剧《瘦马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村在进一步组织起来以后,发挥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面貌。戏里着力刻划了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公社干部韩芒种的形象,他那爱社如家、忠于集体、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表现了我国勤劳勇敢的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充沛的信心和坚定勇敢的进取精神。
《瘦马记》通过一匹廉价出售的瘦马,展示出柿树沟生产队一场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喜剧色彩的尖锐的思想冲突,展示出贫农和富裕中农之间、夫妻之间、干部之间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一系列的矛盾。柿树沟生产队是个穷队,买健壮的牲口买不起。市场上恰好有一匹廉价的瘦马要卖。队干部芒种说服了不愿买这匹瘦马的副队长李十三,终于把这匹瘦马买了下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力,歌颂了芒种的无产阶级高尚情操,令人信服地创造了这样一个性格憨厚、作风朴实、而在关键时刻却能坚持原则的农民形象。例如当他看中那匹“卧倒比起来快”的瘦马时,出现在他想象中的却是一匹能干活、能跑路、能下驹、气壮膘肥的黄骠骏马。当富裕中农饲养员梁斗故意刁难、拒绝接受喂养这匹瘦马时,从来没有养马经验的芒种却挺身而出,接下这个任务。为了喂养这匹瘦马,同妻子蔡秀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冲突,秀真受不了落后群众的冷嘲热讽,加上梁斗妻刘翠香的挑拨,提出回娘家来要挟芒种辞去喂养瘦马的任务,芒种宁可决裂,却坚持了原则。当李十三受梁斗思想影响提出将马作价卖给个人时,芒种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而且严肃地批评了梁斗。当秀真被父亲送回家来,让副队长李十三将马送回饲养室,芒种发现后,意识到必须从根本问题上教育妻子,意识到这不只是一般的思想落后,这是忘本。也就在这一场家史的叙述中,我们对芒种的思想性格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他为什么那样一心为集体的阶级感情找到了答案。这是旧社会受剥削的贫农具有的阶级感情,这是新社会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态度。芒种的形象,是中国农村有了共产主义觉悟的新型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是十分可喜、值得重视的。芒种对马的感情和梁斗对马的感情对比鲜明,梁斗盘算的是个人如何发家致富,而芒种却是从马联系到怎样加快步伐来改变穷队的面貌、加快速度建设社会主义。这种忠心耿耿的阶级感情,这种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正是无数象芒种这样的有觉悟的干部坚持原则、辛勤劳动的动力,正是依靠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才能彻底战胜梁斗这类人的资本主义思想。
剧本在正面英雄人物创造了芒种之外,还写了队长长水,五保户韩广才老夫妇,青年群众二夯、秋囤。长水戏不多,作为领导,他的出场都有力地解决了问题,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尖锐化以后,他分析问题立场鲜明,因而给人印象是深刻的。广才夫妇拿出自己不多的粮食给马熬米汤,长水组织秋囤、二夯成立抬马小组,这段细节,从剧情出发,而具有深厚的阶级内容,十分真实、感人。
对比之下,梁斗夫妻的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行为,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多么卑鄙、丑恶,更重要是反映了人民内部思想战线上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性。在翠香的影响下,秀真也有了一套发家计划,从而展开的夫妻间矛盾,说明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腐蚀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作为阶级战士,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必须进行斗争。第五场芒种叙述家史教育秀真,语重心长地说:“难道叫咱的小栓紧,也得过过旧社会的生活吗?”一针见血地挽救了坠向个人主义泥坑的妻子。
副队长李十三是一种胆小怕事的典型人物,“常在河边站,不怕不湿脚”,正好是他的内心自白。实质上他总是前怕龙后怕虎,怕湿了自己的脚。这个人物反映出来的思想情况,分寸较准确。他的错误,是思想问题,梁斗的讨好,让喜鹊拉牲口推磨,他拒绝了,并且批评了梁斗,说明了他的品质是好的。
几个不同性格人物的创造是成功的、特别是在生活细节描写上,水到渠成地流露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情节的发展中展示了人的性格,芒种、长水等同梁斗夫妻、秀真等人展开的一系列戏剧性的冲突,是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和思想的火花的。
那匹不出场的马,是贯串全剧情节发展的一根无形的线,而有关于马的一些细节描写,却那么紧张地吸引着人们,通过这匹马,反映出不同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观众看不见马,却被舞台上戏的进展拉进到这一场斗争中去,关心着马的命运。当最后这匹黄骠大马套车进城取芝麻,远处传来马蹄声和车轮声,这时,台下观众不禁同台上的人们一块欢呼出声来,这种高昂情绪的汇合,正是形象艺术感染的结果,是经历了一场两种思想、两条道路斗争获得最后胜利的结果。
我们说这个戏富有喜剧色彩,所谓喜剧色彩,决不是外加的噱头。对于喜剧的概念,无产阶级的美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美学观是有根本区别的。喜剧是一种表现形式,根源是生活。笑不能只是为暴露而暴露,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不是停止在客观的反映,在揭露某一种落后思想的同时,应有所批判。今天生活中的笑,是有丰富的思想内容的。以秀真从娘家回来那场为例,秀真赌气回娘家时故意把五只鸡交给芒种保管,而芒种呢?却把五只鸡卖了。用卖鸡的钱,买盐喂马。于是个人主义发家计划的小业和集体事业的大家业发生了矛盾,并巧妙地构成戏剧的悬念。这个悬念第五场一开幕通过长水就提出来了,可是一直到叙家史前才揭开这个冲突。夫妻间一长段戏,是迂回曲折的,芒种考虑如何说服妻子怎样把眼睛从这个小家挪到集体大业上,而秀真却更暴露出处处为这个小家的打算。两种思想交锋迸发出的火花,通过针锋相对的对话,十分引人发笑,然而却更引人深思。这样的喜剧手法,是来自新社会的新生活,而且闪耀着新思想的光辉。
梁斗和妻子刘翠香,还有留根,可以说是喜剧性人物,梁斗夫妻和留根的思想还有区别,虽然程度不同,但是他们的行动产生的喜剧效果都是自我嘲讽。对留根的笑,对梁斗、翠香的笑都是对落后思想的批判。但对后者的批判更加尖锐严厉。这笑声是对没落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讽刺和鄙视。
观众十分喜爱这个戏,原作提供了很好的文学基础,改编是成功的,整个演出也是成功的。导演、演员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每个演员,特别是几个主要人物,都创造了生动、鲜明的形象,象芒种、长水、秀真、李十三、梁斗、刘翠香、留根,甚至戏不多的秀真爹、韩广才等,给人印象是那么真实,可信。我们说演的象,不单指的形体动作象农民,而是思想感情是剧中人物的,不是演员的。我们感到这些成功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是演员们较长期地深入生活的收获和成果。河南省话剧团在深入生活,进行艺术创造方面的经验,值得话剧界同志们研究学习。


查看完整版本: [-- 评《瘦马记》的演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