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顺 |
1964-12-21 00:00 |
在参加群众斗争中自编自演
第5版() 专栏:
在参加群众斗争中自编自演 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朝鲜族 郑永顺 我今年二十四岁。我高小毕业后在公社参加农业生产时,有一次看了前热河省歌舞团的演出,很是喜欢,也非常羡慕他们。所以当我一九五九年到“乌兰牧骑”工作时,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可是实际工作却与我的想法相反,我们并不是在剧院里演出,却是一年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到辽阔的草原为广大的牧民演出,进行各项宣传工作,并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当时由于对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不明确,思想上对此有些动摇。特别是在一九六一年,当领导上号召我们每个人以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开动脑筋,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编写新人新事的节目,不要只演从外地学来的节目时,自己思想上更是想不通。我想,我们这些人,都是出身于农牧民的家庭,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进过专门的艺术学校,怎么可能创作呢?好多同志认为这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认为就是我们自己搞出了节目群众也不会喜欢,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到外地去学习一些节目呢!领导上发现了这些思想问题,及时地组织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过反复地学习和讨论,使我们明确了文艺为谁服务,认识到:“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思想上明确了,我们大家就动起手来搞起创作来了。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编写创作了六个节目,有《幸福河》《顶碗舞》《打狼舞》等舞蹈;有《翁牛特旗大联唱》《只因有了共产党》《珍贵的奶酒献给毛主席》等歌曲。 当第一次向牧民演出我们自己编写的节目以前,心里很担心,生怕演到半道人就走光了。没想到,第一个节目《翁牛特旗大联唱》,就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牧民们看了表现牧区广大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幸福生活的《顶碗舞》、《只因有了共产党》等歌舞时,他们高兴极了,情绪非常热烈,比过去我们演从外地学来的舞蹈还要受欢迎。他们说,这次你们演的可真好,都是咱们旗和牧民们的事,唱出了咱们心里的话。有的说,这是你们自己编的吗?比过去演的那些好懂啦!也有的说,你们真行,能劳动、能演戏、又能放幻灯,样样行。 群众给了我们很大鼓舞,打消了我们过去认为别人的最坏的节目,也比我们自己编的最好的好的迷信思想。我们从此有了信心,决心深入到农牧区,通过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学习他们,反映他们。在这二、三年中,我们配合党的各项政策、中心工作,以及根据当地的新人新事,编写了一百七十多个演唱节目,对群众进行宣传起了很大作用。如一九六二年,当我们早上知道了蒋匪帮企图窜犯大陆的消息后,晚上我们就演出了双簧,使大家对蒋介石匪帮的罪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激起了他们的愤恨。新立屯大队受了水灾,但是他们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在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盖新房,搞生产。我们就及时地编写了演唱节目,反映他们不怕困难,与洪水作斗争,重建家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加鼓舞了他们的劳动热情。 正因为这样,广大的农牧民非常欢迎我们,不是今天这个大队要我们去,就是明天那个大队要我们去,所以我们十几个人常常分成三、四个小组,分别到几个队去,以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一次,我们赶到额仁茫哈大队时,由于正是割草季节,人们都去割草了,营子(村)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这时虽然我们走了四十多里路,很累很乏,可是,也没有休息,马上赶到了草场进行演出和宣传工作。我们在呼日哈大队演出时,队长曾向我们感叹地说,有一个八十多岁双目失明的老大爷可惜不能来看节目。于是我们马上派了一个人专门到他家给他说了一段好来宝。他感动地说:“只有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才会有这么好的青年,送上门来给我演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一九六二年冬天,我们在北大庙大队演出宣传时,发现有一个距北大庙三十多里地的白日屯大队的老太太特地赶来看演出。原来是我们春天到白日屯大队演出宣传时,正赶上她儿媳妇刚生产不久,她怕儿媳妇累,没有叫媳妇来看,但是当她看了一半以后,感到太好了,不叫媳妇来看可惜,于是自己没看完又跑去叫媳妇看了。这天听说我们来演出,就又赶来了。 这几年,在和群众一块劳动,一块生活当中,我们的业务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相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我过去只会跳跳舞、唱唱歌,其他什么都不会,连简谱都认不好,更不用说弹奏乐器了。但当我看到群众这样欢迎我们,有那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作,我就下决心学习吹奏乐器,一有空就练,经过苦学苦练,边学边演,我这几年不但学会了打洋琴、弹三弦、拉二胡、手风琴等七种乐器,通过向民间艺人学习,还可以写歌词、谱歌曲了。另外还学会了放幻灯、举办展览,学会了汉语和能够听懂一般的蒙语。 我深深地体会到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性,真正地认识到毛主席说的“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的真理。我是一个贫农的儿子,我要不忘毛主席的话,不忘阶级苦,不怕艰难困苦,永远为农牧民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