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现场设计可以打破烦琐哲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2月 -> 现场设计可以打破烦琐哲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模 龚贵焘 1965-02-27 00:00

现场设计可以打破烦琐哲学

第2版()
专栏:

现场设计可以打破烦琐哲学
在设计大楼里闭门做设计,为什么会来来回回踢“皮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家不了解现场实际,都是“纸上谈兵”。到现场去设计,烦琐哲学就失去了市场……有些人对现场设计提出了种种否定的理由,认为现场设计没有优越性。这种说法我们不能同意。我们从最近的一次实践中深深感到,现场设计具有许多重大的优点,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打破“闭门设计”的一整套烦琐哲学,解放出许多劳动力,大大加快设计的进度,提高设计的质量。当然,烦琐哲学在机关里只要贯彻了革命精神,同样是可以破除和应当破除的,但是在机关里进行这场革命,会比现场上困难得多。
过去,我院所作的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差不多都是在北京办公大楼里做的。由于关起门来设计,又加专业过多,分工过细,层次重叠,一个大中型水电站,往往要涉及二十多个专业,要做几十个方案,设计书洋洋数十万言,图纸数百张。在工作过程中,头绪多,涉及面宽,往往形成你等我,我等他,一个专业未完,另一个专业就得“停工待料”。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靠开会与联系合同来解决,彼此委托,手续繁多,一份勘探任务书,要经过近十道手续,开会一百多人次,才能初步定案。在院里闭门做设计,工作联系强调“正规”,本来可以用口头联系的,也要文字往返,甚至有些很简单的事情,唯恐口说无凭,也要写成文字,立“字”为据。遇到涉及几个专业的事情,情况更是复杂。
总之,关起门来设计,大家把许多精力都花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上,来来回回踢“皮球”,扯皮,结果延缓了设计进度,拖长了建设时间。以前一般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初步设计,往往要花二、三年时间。
最近,我们院做某水电站初步设计,一变以往做法,设计和勘测地质人员一起下现场做初步设计。从形式上看,这仅是由设计大楼搬到了现场。可是这一变,仅是确定勘探任务书的手续,就由以前的十道减为四道,会议由一百多人次减为二十多人次。同时,由于大家在一起办公,互相了解情况,一个见得着摸得到的工程任务,就是大家共同劳动的目标。通过劳动建立了感情,协作配合就加强了,扯皮减少,设计时间大大缩短。这个电站的第一期勘探任务书是在院里编制的,花了约三个月的时间;第二期勘探任务是在工地上做的,仅花了几天时间就把任务落实到了机组。由于打破了种种烦琐的工作方法,使设计人员得以集中精力设计,进度大为加快。如我们在初步设计选坝阶段,当地质初步资料整理出来以后,设计工作就跟地质平行交叉作业,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地质与设计成果就先后完成。而类似工作在过去却要做八、九个月。
由于在现场设计,对实际情况摸得比较透,这样,就可能做到方案少又比较切合实际;文字报告和图纸也比在办公大楼里“纸上谈兵”的作法要简练。如我们的选坝报告只出了二万字十六张图,在过去就要几十万字,几百张图。
在现场设计,审查也就随之到现场。以往在院里设计时,由于层次多,专业细,审查工作常常是层层汇报,逐级审查,一个小组长得向大组长、专业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分别汇报好多次。有些审查人员没有到过现场,提意见还难免主观。这次在现场设计,在现场审查,不仅提高了审查质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层次。
沈道清同志认为新建工程不一定去现场设计。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来看,新建工程到现场设计同样有必要,仅就打破烦琐哲学这一点来看,就是一件大好事。
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
黄模 龚贵焘


查看完整版本: [-- 现场设计可以打破烦琐哲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