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新技术面前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3月 -> 在新技术面前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5-03-30 00:00

在新技术面前

第5版()
专栏:短评

在新技术面前
有了塑料薄膜,水稻、甘薯等的育苗工作就可以大大改进,有利于早育苗,育壮苗,有利于争季节,夺高产。可是,并不是只要有了塑料薄膜,就准能达到这些目的。
任何一件新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万能的。任何新事物都是要由人来掌握、运用的。要使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每一种新事物充分发挥促进生产的作用,就必须下工夫精心研究它本身的特点,以及它同别的事物的相互关系。
在没有塑料薄膜的时候,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关于育苗的经验。塑料薄膜育苗的经验,正是在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在采用塑料薄膜育苗的时候,仍然要好好运用过去的经验。但是,既然有了塑料薄膜这个新的有利条件,就不能原封不动地运用过去的育苗经验,而要适应新的情况,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根据塑料薄膜的保温性能,对播种期要作适当的选择。由于塑料薄膜育苗的保苗率高,对播种量也要有适宜的规定。塑料薄膜育苗生长快,就需要及时供应充足的养分。塑料薄膜育苗的苗床内温度和外界温度有很大的差别,就需要解决在栽插之前怎样使秧苗同外界条件相适应的问题。总之,有了塑料薄膜这个育苗的有利条件,在水稻、甘薯等的生产中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在一切有关的环节上都要细心研究如何同新的变化相适应。决不是有了新的有利条件就可以少做工作,而是有了新的有利条件以后,就要做很多新的工作。
塑料薄膜不是只有一种,水稻、甘薯等的品种又很多,南北各地的气候、土壤更是大不相同。各地为了采用这一项新技术,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另方面要自己动手认真地做许多科学实验,做许多调查研究。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都不是为了使人吃现成饭,也不可能对想吃现成饭的人有什么好处。一些新技术在一些地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推广,原因之一就是那里的人们不懂得这一点:采用新技术并不是把一锅现成饭端过来就吃,而是自己要下许多工夫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应用新技术就一定会带来一些新“麻烦”。坐着不动,当然暂时看来“麻烦”是要少些;可是,我们的生产斗争是个革命运动,要革命,要运动,就要迎着困难前进,也就是说要敢于“自找麻烦”。
也不能因为有了塑料薄膜,就把别的好的育苗方法都丢掉。水稻育苗,并不能因为有了塑料薄膜就全部提前。都提前在一个时间播了种,一齐长了起来,到插秧的时候受劳动力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都插上,到了插秧后期许多秧苗长成了老苗,就不好用了。即使能做到同时插秧,以后的管理、收获也就都要在同一个时间,劳动力顾不过来,也难以确保增产。因此,用塑料薄膜提早育苗也不可过多,而要根据劳力、季节,确定一个适当的比例。用塑料薄膜就要增加一些生产成本,因此还得通盘考虑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育苗才合算。用塑料薄膜育苗,就要有一批能够掌握这种新技术的育秧员,因此,还要通盘考虑怎样培养技术力量才能普遍推广。
要使塑料薄膜育苗发挥有利于增产的作用,需要把它同有关的一些事情联系起来看;要正确估计塑料薄膜育苗的作用,也需要看到它同有关的一些事情之间的矛盾。在推广新技术中间一定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当时当地的各种条件相互发生影响的。要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要把主观能动性用于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客观规律,认识同新技术有关的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查看完整版本: [-- 在新技术面前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