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重钢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学会技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5月 -> 重钢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学会技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5-05-26 00:00

重钢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学会技术

第1版()
专栏:

  认真实行“三定一顶”制度,真正象普通劳动者那样劳动
  重钢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学会技术
  对生产中的问题了解得更及时处理得更恰当
  同工人更加谈得拢相互间更了解感情更亲密
本报重庆二十五日电 重庆钢铁公司推行干部参加劳动的“三定一顶”制度一年来,广大干部在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很大进步。据统计,现在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名党、政、工、团干部和技术干部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术,并在生产劳动中直接顶替了班组的操作岗位。他们既是生产组织者,又是普通劳动者,在改进企业管理、促进技术革新和组织领导新的生产高潮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九六四年三月,重钢公司党委根据中共四川省委的指示,认真推行了“三定一顶”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为了帮助干部尽快掌握操作技能,这个公司首先从生产需要出发,结合干部的不同业务、体质情况,对劳动岗位和劳动时间作了统一的安排。例如生产部门的干部尽量到主要生产班组拜师学艺,工人提拔的干部尽量回原岗位熟悉操作,并且一般都暂不到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操作等。公司有关部门还定期举行技术测验,检查“师徒合同”执行情况,颁发“技术操作合格证明书”,不断促进干部学习操作技术的积极性。有些车间还开辟了“练兵场”,帮助干部在学艺初期锻炼基本操作;有的车间又举办各种专业技术讲座,请老工人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向干部传授生产基础知识。对于一部分刚出学校的青年技术干部和不懂生产技术的管理干部,公司还采取了定期轮流下班组劳动的办法,帮助他们在比较集中的时间内尽快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为了使干部能够集中精力学好技术,公司规定:凡是能下去解决的问题便不开会解决,能合并开的会便不分别开,能开小会的便不开大会,并尽量使会议时间不与干部劳动时间相冲突。对于本企业自订的五百多种表报,也从实际需要出发,精简为二百三十四种,为干部学习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各级干部逐步掌握生产技术以后,对生产中的问题了解得更及时,分析得更透彻,处理得更恰当了。由于完全不懂操作技术而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没有发言权的情况大大减少。干部与工人同劳动,同商量,同革新,使大批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大大推动了生产。
小平炉炼钢车间炉后浇钢,过去常常发生漏钢、跑火现象,既影响产品质量,又浪费金属材料,成为这个车间一项影响生产的老关键问题。可是,由于车间领导过去不懂得浇钢操作技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虽然召开过多次会议、作过多次决定,问题仍然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三定一顶”劳动中,车间主任张文金掌握了浇钢工序的全套操作技术,从现场观察和亲身的操作实践中,他发现漏钢、跑火的原因并不完全在浇钢工人身上,更主要的是耐火砖的干燥没达到要求,温度一高,砖型便发生变化、裂缝,造成漏钢、跑火。他把自己的想法同自己的师傅和组里的工人们一起讨论,大家都说确是这个问题。小组里过去也有工人发现这个问题并提过意见,但因为领导上不了解真实情况而没有得到积极的支持。根据工人们的意见,张文金从耐火砖入手,追根究底,又发现耐火砖干燥不合格是烧窑砌得不合理。于是,他便找来技术人员,同工人一道重新砌烘窑,增加抽风烟囱,使耐火砖的干燥很快达到标准,长期未能解决的漏钢、跑火问题也解决了。
去年,全公司有四百多个生产技术关键,都是干部在劳动中和工人一起研究解决的。这对超额完成一九六四年国家计划,并为今年一开始就创造出很好的生产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干部参加劳动,不仅有利于推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有利于领导群众中的兴无灭资的思想斗争。这个公司大平炉炼钢车间炉后浇钢工段,为了判定产品质量,曾规定:凡浇铸出的两节短锭(不合长度的钢锭)加起来够一根整钢锭重量,即作为浇铸废品,计入废品率;不足重量,不以废品论。少数浇钢工人为了“提高”质量,便在估算短锭重量时,故意以多报少,隐瞒废品。在这个工段顶班劳动的党总支副书记胡开元(当时是炉后党支部书记)发现这个问题后,深感过去对工人的思想了解得不深。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进行思想上兴无灭资的斗争,胡开元利用劳动间隙,反复讲解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荣职责,帮助他们深刻认识资产阶级思想的丑恶本质。在一次小组会上,工人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批评弄虚作假的行为。人们的认识很快提高了。
干部学会了操作技术后,同工人有了共同语言,互相更加了解,感情更加亲密。耐火材料厂有一个值班主任,原本是老烧窑工人,但由于长期脱离生产劳动,不仅丢掉了操作技术,而且染上了一身官气,常常自以为是,批评工人,工人们对他很有意见。这次参加劳动后,他才感到在大大发展了的生产技术面前,自己早已成了外行。从此他虚心向工人求教,刻苦学习,重新掌握了生产操作技能。现在,这个老工人出身的干部又象十几年前一样,在烘窑边与伙伴们一道为一窑砖的质量、为一项技术革新而大动脑筋。原先对他有意见的工人,很快改变了态度,说这个老伙伴又回到他们中间来了。


查看完整版本: [-- 重钢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学会技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